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名作欣赏》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知网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齐白石的推陈出新
杂志文章正文
齐白石的推陈出新
发布时间:2018-02-07        浏览次数:44        返回列表

湖南 聂鑫森

摘要:齐白石作画的题材十分广泛,水中动物类,如鱼、鳖、龟、鳅、蛙、虾,常撷之入画,此中又以画虾最为人称道。另外,他喜欢画蟹的横行姿势,并通过题款来抒发他特有的情感。

关键词:齐白石 河虾 蟹

此生三变画河虾

齐白石作画的题材十分广泛,水中动物类,如鱼、鳖、龟、鳅、蛙、虾,常撷之入画,此中又以画虾最为人称道。他曾自矜地说:“余之画虾已经数变,初只略似,一变毕真,再变色分深淡,此三变也。”

齐白石画的是河虾。河虾分青虾与白虾两种,青虾色深青,白虾无色透明。齐白石最初画的是青虾,后来专意于画白虾,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形神俱备,栩栩如生。

他的虾画得好,首先是对虾的生理特征、生活形态极为熟悉。他少年时代在乡间,仔细观察过溪流里的虾,还经常捕虾、钓虾。他在一幅《菖蒲芦虾》中,题诗日:“五十年前作小娃,棉花为饵钓芦虾。今朝画此头全白,记得菖蒲是此花。”诗后还加上注解:“余少时尝以棉花为饵钓大虾,虾足钳其饵,钓丝起,虾随钓丝起出水,钳犹不解。只顾一食,忘其登岸矣。”

齐白石六十岁以前画虾主要是摹古,古人多画一虾,他也如此,后来才画群虾,笔墨上超过了古人。当时他在虾画上题日:“即朱雪个画虾,不见有此古拙。”朱雪个即八[来自wWw.lW5u.Com]大山人朱耷。

六十二岁后,齐白石在画案上置一大碗,长期蓄养长臂虾数个,得闲便观察虾的形状、虾游水的姿势,还常用笔杆触动它们,默记其跳跃的鲜活之态。老人六十六岁时,画虾已经大进,用笔用墨的变化很多,虾已十分生动。“虾的身躯已有质感,头、胸部前端有了坚硬感,表现了虾的硬壳。腹部节与节若联若断,中部拱起,好像也能蠕动了。虾的长臂钳也分出三节,最前端的一节较粗,更显有力。前腿已伸直,不再弯曲,后腿已由十只减少为八只。虾须也稍有了弯曲变化。虾与虾也有了浓淡的不同区别。”(胡佩衡、胡橐:《齐白石画法与欣赏》)

几年后,齐白石[来自wWw.Lw5u.coM]画虾又有了改进,虾眼用两墨点稍外横,腹部小腿减少为六只,头胸部分淡墨上加一笔浓墨。这一笔浓墨不但加重了虾的重量,而且更衬托出白虾躯干的透明,齐白石认为这一笔浓墨,是他最为成功的创造。

“白石老人在七十岁后,画虾已经定形。从七十岁到八十岁,只是在用笔、用墨上又精益求精了。八十岁以后的虾,才真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齐白石画法与欣赏》)

田冰、春寒所著《齐白石轶事》-书中,谈到齐白石画虾摸索出一套前无古人的奇特画法:“先画躯干,从头、胸人手。一支羊毫提笔,笔尖上蘸过淡墨,用小勺往笔的根部注入数滴清水,横斜着中锋一笔,上尖下粗,用力一顿,就画出了虾的圆柱体。在圆柱体下面平行稍向外的部分,再加中锋一笔,使之和上一笔构成虾的脚,再有偏锋各半笔,画成虾的头部两片成‘戟’状的薄硬壳。接下来,用不再蘸墨的原笔,画出虾的腹部和尾部。就这样,在笔墨的浓淡、水分的多少,以及笔墨落在纸上自然渗透化的特殊效果中,一只只形体准确、躯体透明而富有弹力的虾,便呼之欲出了。”

齐白石在七十八岁时,胡佩衡请他画一幅虾,画好后他用玩笑的口吻题款:“予年七十八矣,人谓只能画虾,冤哉!”这是反话正说,表达的是他画虾出神入化才博得世人的喜爱与赞叹。

在《齐白石诗集》中,有不少咏其画虾的诗。其一:“塘里无鱼虾自奇,也从荷叶战东西。写生我懒求形似,不厌声名到老低。”其二:“苦把流光换画禅,工夫深处渐天然。等闲我被鱼虾误,负却龙泉五百年。”

第一首,齐白石强调的是他的创作原则: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应在似与不似之间。第二首,齐白石叙说的是他在画虾上勤奋努力,矢志精进,在继承传统、师法自然的同时,锐意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

齐白石“吾画虾几十年始得其神”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当我们穷其一生,孜孜不倦地去追求一个神圣的目标时,成功也就势在必然。

草泥乡里蟹横行

蟹,又谓之螯。

《红楼梦》第三十回,菊花诗会结束了,大家兴致勃勃地来品尝热螃蟹,贾宝玉说:“今日持螯赏桂,亦不可无诗。我已吟成,谁还敢做呢?”说毕,便吟出一首七律:“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犹香。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诗中的“无肠”亦是蟹的别称。

蟹横行的姿仪,古人早就注意到这个特点。《埤雅》说:“蟹横行,故谓之‘桀步’。”唐人皮日休在《咏蟹》中写道:“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元人杨显之的<临江驿万湘秋雨》也有这样的诗句:“看你横行到几时。”

吃蟹在古诗中称作“持螯”,典出《世说新语’任诞》:“毕茂世(卓)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而吃蟹的黄金时间是秋后,因为“九月团脐十月尖”,九月母蟹有黄,十月公蟹才有膏,而这时候菊花也开了,所谓“持螯餐菊”,别有风味。

蟹之美味,细论起来,江蟹胜于海蟹,湖蟹胜于江蟹。湖蟹最佳者,为太湖之“太湖蟹”,阳澄湖之“大闸蟹”,吴江汾湖之“紫须蟹”,昆山蔚洲之“蔚迟蟹”,常熟潭塘之“金爪蟹”,此中以“紫须蟹”最为人称道。

古人画蟹,无非二法,一工一写。就大写意而言,到了齐白石手上,才真正达到一种妙境。古人以水墨大写意画蟹,蟹壳凸凹的感觉不明显,也画不出蟹腿又扁又圆的印象,以及蟹身蟹腿上的细绒毛。齐白石画蟹,先用湿墨连着三笔画出头胸,便有了凸凹的意味,然后画钳,再画腿,最后以浓墨点睛。除眼睛和钳之外,他都用中扁锋,下笔有力。尤其是画蟹腿,运笔爽快、挺拔,节与节笔断意连,水墨的稍稍洇开,体现出蟹腿上有细绒毛的感觉。

他生于农家,曾亲自去捉蟹,故对蟹有十分透彻的了解。他在一幅《石与蟹》的画上题日:“余寄萍堂后,石侧有井,井上余地,平铺秋苔,苔绿错杂,尝有肥蟹横行其上。余细视之,蟹行其足一举一践,其足虽多,不乱规矩,世人之画此者不能知。”

他喜欢画蟹的横行姿势,并通过题款来抒发他特有的情感。1944年,即日寇投降的前一年,他已预感到敌人的日暮途穷,作了一幅水墨蟹画,题了一首诗:“处处草泥乡,行到何方好!去岁见君多,今岁见君少。”老人的题蟹诗,往往带有贬义,或喻之为仇敌,或喻之为专横者,或喻之为少廉无耻者。如:“老年画法没来由,别有西风笔底秋。沧海扬尘洞庭涸,看君行到几时休。”“多足乘潮何处投,草泥乡里合勾留。秋风行出残蒲界,自信无肠一辈羞。”

《白石老人自述》中的1946年,“十月,南京方面来人,请我南下一游,是坐飞机去的,我的第四子良迟和夏文珠同行,先到南京,中华全国美术会举行了我的作品展览;后到上海,也举行了一次展览”。这两次个人美展,都十分轰动,观者如潮。各方要人、名人、友人,争相设宴款待,令齐白石应接不暇。

田冰、春寒所著《齐白石轶事》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齐白石在上海办美展时,收到伪浙沪警备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的请柬。迫于无奈,齐白石只好前去赴会。“宣铁吾生日那天,车辚辚,马萧萧,缙绅、显宦、贵妇、名媛,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祝寿大厅里、,灯火辉煌,觥筹交错,好不热闹。宣铁吾欲借助风雅抬高自己身价,亲自陪同齐白石步入首席。”

当主持人请齐白石讲话时,齐白石称自己不善辞令,就讲个笑话吧。其内容为:很久以前,松江府一带有一位著名画家,因游玩误入了两江总督花园,被仆役捉住,这天正是总督大人寿诞。总督闻知,亲自为画家松绑,并请到首席落座。总督在客气一番后,指着席上的松江名菜鲈鱼,出上联“鲈鱼四腮,独占松江一府”,请画家对下联。画家指着席上的螃蟹,大声说:“下联是:螃蟹八足,横行天下九州。”顿令总督面红耳赤。

接着,听出了齐白石话外有音的宣铁吾,仍厚着脸皮请齐白石在宴间乘兴挥毫。齐白石料定他们会这样做的,没有推辞就走到了画案前。齐白石称砚池里墨太少,要求宣铁吾亲自磨墨,以表示主客俱欢。宣铁吾只好照办。然后齐白石握大笔纵横驰骋,兴致勃勃作起画来。“齐白石笔走龙蛇地画了半个时辰,宣纸上,既没有流出象征多福的东海水,也没有长出象征长寿的南山松,甚至连一只象征吉祥的喜鹊也没有。活动在他(宣铁吾)面前的,是一只斗大的水墨螃蟹。那家伙铁甲如磐,利爪如剑,无论从哪个位置看,都横着向你冲来。齐白石画完,接着在旁边题写了一行字:‘横行到几时,铁吾将军。’然后,收起自带的画笔,目不斜视地走了出去。”

齐白石除喜欢画活蟹之外,还喜欢画熟蟹。煮熟的蟹,呈赭红色,故老人用笔蘸殊磦、赭石画之。熟蟹盛于盘中,软沓沓的样子,往日的骄横之气顿失。老人的题款幽默而风趣:“何以不行?”

作者:聂鑫森,作家,画家,著有长篇小说《夫人党》《浪漫人生》,诗歌集《地面与地底的开拓》《他们脖子上挂着钥匙》,散文随笔集《旅游最佳选择>《收藏世界的诱惑》等。写作之外,四十多年来,专心研习大写意花鸟画,

曾在多家报纸、杂志刊发国画作品,并多次应邀为刊物和书籍插图。

编辑:张玲玲sdz110803@163.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