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名作欣赏》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知网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代群意识的辩证
杂志文章正文
代群意识的辩证
发布时间:2018-02-07        浏览次数:49        返回列表

上海 何言宏

《名作欣赏》2014年第9期辟“80后:文学新青年”专号,集中关注“80后”文学,又一次突显出这些年来的文学界和我们研究界的一种代群意识。21世纪以来,我们的代群意识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对“80后”文学的关注之中,这种意识表现得非常强烈,以至于很少[来自www.Lw5U.com]有人会怀疑对于这些写作者们代际命名的有效性。这是“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中代群意识最为强烈的一段时期。

在我们的当代文学史上,“新时期”之初,当时的“右派作家”、“归来者”诗人、“朦胧诗人”和“知青作家”的群体性出现和被批评界与文学史的指认,更多突出的,还是他们的政治历史身份、精神立场和美学特质,只有当时的“青年作家”和“青年诗人”,他们的大量出现和被指认,所突出的才是他们的年龄。文学史命名,当时主要关注的,还是前者。但在那以后,“新时期”文学的代群意识却越来越自觉、越来越被不断地突出与强化,这在后来对“第三代诗人”“晚生代作家”(或称“新生代作家”)“70后作家”和“80后”作家与诗人的一系列命名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以至于形成了一种非常突出的“代际焦虑”。批评家们动辄仅仅根据作家出生的时间与年龄不假思索地以代际命名,很多写作者也都会很自觉地为自己寻找代际归属,目前,随着“80后”一代的长大成人[来自wWW.lw5u.coM],已经又有人关注起所谓的“90后”作家了。

我们应该承认,如果从代群的角度来考察21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这段时期的文学确实是由不同代群的作家与诗人们的实践所共同构成,他们之间各有特点、互有差异,形成了丰富复杂的张力关系,也构成了我们文学成就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但是在另一方面,我们不仅很少追问“80后”等不同代群中所谓“代表性作家”的“代表性”,更少追问每一代群内部的差异与张力,而代际命名的局限与问题,也很少被我们深入地去反思,诸般问题,非常值得进一步讨论。我认为理想和有效的文学命名,应该像我们对“九叶诗派”、“归来者”诗人或“朦胧诗人”的命名那样,建立在他们的文学实践与社会文化历史以及文学史之间的深刻联系,而我们关于“80后”的命名,更多地却只是基于他们的自然年龄,有效性十分可疑,也难以经得起时间的淘洗与学理性的检验。但很无奈的是,事已至此,大家至今都未找出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来把握和命名“80后”一代的更加本质的方面,所以只能将错就错,姑且沿用。所以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以为《名作欣赏》的这期专号,正是属于这样的情况。但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对《名作欣赏》的努力,又是非常肯定的。以前人们一说起“80后”,首先就会想到韩寒、郭敬明和张悦然,诗人当中会想到郑小琼,后来又出来了个笛安,再后来,一个又一个非常优秀的“80后”作家与诗人,还有“80后”的文学批评家们陆续出现,人们方始意识到,“80后”其实有一个很大的阵容,作为个体,他们之间也有着很大差异。这期专号,就是对这一阵容和这些个体的很有规模的展示,甫跃辉、张怡微、郑小驴、续小强、戴潍娜和刘涛、金理、黄平、项静、丛治辰、李一等属于“80后”一代的作家、诗人与批评家,这集中展示了他们的特点与实力。虽然在他们之外,我知道还有很多优秀的“80后”,但这次展示,对于“80后”这一概念的内涵,是一次非常有力的补充,某种意义上,也是对“80后”命名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的“挽救”——虽然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衍,“80后”们终将会分道扬镳,“80后”这一概念与命名也终将解体,但我们现在要做的,还是得像《名作欣赏》这样,尽量全面地搞清楚到底都有哪些值得关注的“80后”,先来一个起底!

作者:何言宏,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