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名作欣赏》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知网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风骨本性呈笔端
杂志文章正文
风骨本性呈笔端
发布时间:2018-02-07        浏览次数:49        返回列表

赵学文

江湖人称“都可以”的刘立平兄,吾密友也。常赴其宅,叨扰讨教,慷慨陈词,以解寂寞。其室壁挂一幅草书“坐井观天”,笔势逶迤,行如龙蛇,结体奇崛,形险势峻,悬[来自wwW.lw5u.coM]挂有年,书者姚远。

“坐井观天”乃姚兄与刘兄共勉之语。此语本喻格局太小,以一隅为天下,洋洋自得,姚兄反其意而用之。当年二兄均遇坎坷,胸有抱负,心有不甘,自喻为蛙。然坐井仍要观天,向天而鸣,向天而怒,向天而思,谁奈我何?

古语云“窥一斑而知全豹”,一语亦可知人性情。姚远兄承继家学,专心勤勉,才华横溢,壮即成名,工诗善弈,三晋出版界无出其右。其为人近善远恶,爱憎分明。今人多苟且,文人亦犬儒,姚兄面对威权不摧眉折腰忍气吞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义气当先。

姚兄攻书有年,少受父濡染学书,有童子功。入门学隶,得书通规,落笔雄健,气势朴拙。然终觉隶不能张其心性,遂再入草书。一经入门,便得其要,心畅神怡,乐而忘返。吾常思,以姚兄之狂放不羁,何以于点画之间寻寄托,于线条之中抒自由?待吾亦邯郸学步,惭然弄墨方知,草书于性情中人犹风之于鹰,水之于鲨,点画、线条皆成性情之依托。性与情无依托,何以言哉,何以显哉?

观姚兄草书,最折服其气韵。姚兄书,不刻意为之。酒后微醺,神舒气爽,呼笔蘸墨,尽情挥洒,使转有度,错落有致,浓淡相宜,连绵不绝,众友赞叹。一日兴起,遂书杜甫《秋兴八首》,六尺十二条屏,历时近三时。从起到落,一气呵成。浑然一体,略无迟滞。正合《书谱》云:神怡务闲,时和气润,偶然欲书之谓也。一时而书,心手双畅,气贯其中也。

学草书者,有不成,有小成,有大成。学书务必纯熟,盖因书为技尔,熟能生巧,习之久必有可观处。草书若想大成,非一味苦学可为。 《书谱》云: “假令众妙攸归,务存骨气,骨既存矣,而道润加之。亦犹枝干扶疏,凌霜雪而弥劲,花叶鲜茂,与云日而相晖。”孙过庭所言骨为何物,一日字之骨,一日人之骨。古语云,字如其人,其理一也。姚兄人之骨,赖其不屈不挠不弯不折不俗不媚;字之骨在其线如枯藤,使转苍劲。

学书必摹古, “古质而今妍”。姚兄草书上追二王,出之王铎、傅山。姚兄经年手摹心追王铎,学其运笔、使转、结体,得其精髓。姚兄倾慕先贤傅山之人品书品,又因出版《傅山书法全集》,得以观赏傅山先生诸多真迹,每每释手,眼冒金星,如夫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得与傅山先生墨宝咫尺相对,姚兄心会其神。尔后其草益进,宛得傅山真传,故友人称姚傅山是也。

姚兄工于古体诗,近年尤喜杜工部,诗风沉着郁结,有老杜风。刘立平兄与我偶与之唱和。一周末晨起,尚睡意朦胧,忽得姚兄一短信: “酒酣每欲泼醉墨,发白始敢抄杜诗。非[来自www.lW5u.CoM]是可笑贻天下,原为留痕半百时。(为书展注)”近几个月来,姚兄忙于准备七月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书法“个展”,倾心泼墨,积得佳作数十幅,仍觉忐忑,故谦作此诗。然正如《书谱》所言:“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以姚兄之性情与天分,假以时日,不避砥砺,切之磋之琢之磨之,平和圆通,不激不厉,草书必有大成。故打油和之:“浩然正气生云烟,风骨本性呈笔端。人书俱老看耄耋,半百醉墨卓不凡。”

非姚兄所嘱,余自荐此文也。因余好其书,更好其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