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名作欣赏》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知网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一个“90后阿宅”的“晋江”民国——评《百年家书》
杂志文章正文
一个“90后阿宅”的“晋江”民国——评《百年家书》
发布时间:2018-02-07        浏览次数:49        返回列表

北京 彭笑笑

摘要:在“晋江文学城”发表的网文《百年家书》自一开始就与缠缠绵绵、腻腻歪歪的民国言情风划清了界限,带上了历史的厚重感。本来就是二次元宅的作者,一边追着日本的动漫、游戏文化,一边坚持抗日斗士的身份,身份却到底该从何认同?文章的逗比吐槽文风,是对二次元的认同,当把这层砂砾吹去,留下的是颇有些沉重的基调。

关键词:《百年家书》 二次元 民国

要想在“晋江”林林总总的琼瑶派、恨水风的民国文中找一篇不“苏”的历史文,何其难也。“疯丢子”2014年11月11日在“晋江”开的“坑”——《百年家书》,却自一开始就与缠缠绵绵、腻腻歪歪的民国言情风划清了界限,带上了历史的厚重感,这实在是让人感动。《百年家书))虽不是排名一二,但确实是篇“红”文,“战况欠佳”的原因,只是因为作者太“懒”而已。即便如此,其半年榜上的排名在三周内便从一百一十三上升到了五十五,且为半年榜前二百中唯一的民国文。作者明言此非爽文,其目的是为了“记住”。

与其说作者的目的是为了“记住”,不如说是为了“进入”。女主艾伽自一开始,就是要从外公的“坑”里挖出点什么来。像“茅坑里的石头”一样的外公,用自己的[来自www.lW5u.coM]沉默,将其固守的朝北的阴暗小房间,与宽敞明亮的周围划出了一条明显的疆界;而艾伽,正是想努力跨过这一条界线,在“斯人已逝,外物归土”的时候,固执地想顺着外公的眼神去看世界,去分享同一份心理感受。作者将这份现实中所不可能的经验,寄托在了民国十九年的黎三爷身上。

艾伽(现代人)所接触的历史,与黎嘉骏(艾伽穿越到民国后的身份)所接触到的历史是不同的,是媒体所拼贴起来的去深度化的历史。说起媒体的拼贴,不禁想起电影《摇尾狗》中对于事件的制造,历史被用经典歌曲、记忆标志和口号来取代。而穿越到民国十九年的艾伽所能记住的历史,也只是“九一八”“季羡林”“赵登禹”“上海滩”等,且夸张地只记住“九一八”而不能记住1931年。新闻媒体的报道、图书杂志影视资料,将历史变成了疏远的数字和粗糙的影像。因而仍带有现代人视角的黎嘉骏,初到当代的第一感受便是“高清,3D,IMAX”,即使置身现实之中,有时看周围的视角跟看哔站(弹幕视频网站)的视角也没有什么区别。

百度搜索“抗日”二字,首先得到的便是被刷屏的电视剧。在影视化的历史中,屏幕之前的个人是很难将自己的影子映照在发光的显示器上的。一方面,影子实在是特立独行,部落化、自媒体的新时代里,只要有一根自拍杆,个人就可以有一部自己的历史;另一方面,朋友圈里的日常,与《新闻联播》中的时事快讯又是很难联系在一起的,尤其像作者所代表的“90后二次元阿宅”们,蹲在电脑屏幕前边吸溜着外卖边滑动着鼠标,在感叹着生活丰富多彩的时候,难免生出一种与时代历史脱离的惆怅。这也是为什么黎嘉骏初见鲜活的北平时万分感动的原因——“每一个路人都可以自己在一本电视剧里主演一段剧情”。他们虽然有些“笨拙、落后、愚昧、顽固”,但他们有着自己的“坚持、不屈、奋战、守候”;我们有“丰衣、足食、欢笑、自由”,但我们的家国感却在何处呢?在中华民国的历史中,黎嘉骏是可以参与到生活中、社会中去的。他是历史的分享者,即便历史中有南京大屠杀的残酷,即便个人的力量很弱小,但是,相比当下每个人都是历史的路人,他至少有自己在历史中应该去做的事。

但作者想力图接触到的民国的“真实”,也只是镜花水月罢了,当时的社会,俨然就是一面隔绝的冰冷的镜子,所见的历史,不过是当下的倒影而已。作者感动的来源——纪录片《一寸山河一寸血》的背景资料与历史课课本资料小说—一本身就是去深度化历史中的家国,这本来就是一种新次元。但是,如生产线上的罐头一样的我们,不就是想冲破罐头,参与生产,要一份相同的慷慨激昂与热泪盈眶吗?不然,本来就是二次元宅的作者,一边追着日本的动漫、游戏文化,一边坚持抗日斗士的身份,身份却到底该从何认同?

文章的逗比吐槽文风,是对二次元的认同,当把这层砂砾吹去,留下的是颇有些沉重的基调。穿越到军火商之家的黎嘉骏,明明可以享受安逸的生活,却在纸笔上和行动上都奋斗在抗日前线。虽说“她再怎么扑腾,不还得死在这个时代里”,但是“只要一停下来,她就觉得辜负了这个时代”。在黎嘉骏的身份里,作者胆儿肥了,这是在电脑前码字的作者所不能得到的和渴望的经验。在《百年家书》中,黎嘉骏可以肩负起自己的时代,虽然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没有金发碧眼与制服美男,通篇都是大叔大妈、当兵的、臭要饭的,但是黎嘉骏所参[来自wwW.lw5u.CoM]与的,是切切实实正在发生且要被载入史册的历史。但是,观望着屏幕中的纪录片,“90后二次元阿宅”只能通过黎嘉骏的历史来满足地喟叹一声,这是不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

作者:彭笑笑,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中文方向2012级在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