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的困境及措施
杂志文章正文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的困境及措施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52        返回列表

刘秀妮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使教学目标也发生了改变,要求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教学目标。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农村学校,其教学管理方式仍然比较落后,这关系到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居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加强对农村小学教学的管理刻不容缓。

[关键词]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措施探讨

随着农村与城市的交流越来越多,农村家长也希望农村教育资源能像城市一样丰富。但现实中的农村小学与城市小学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把这种差距缩到最小,特别是在教学管理方面,要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规范教学管理制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创新,保证每名学生能够全面、健康地发展。

一、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现状

1.农村小学学生管理难度较大

与城市紧张的生活氛围、残酷的竞争压力相比,农村学生自幼接触到的生活环境就是轻松自由的,尤其是农村家长外出打工,把学生留给家里老人照看,进一步释放了学生的天性,导致农村学生过于顽劣,不服管教,自制力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非常不利于教师课堂管理工作的开展,要解决这个问题,农村教师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与汗水,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生活实例来引导学生判断哪些事情是正确的,哪些事情是错误的,接着,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受家庭因素影响,很多学生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就是通过武力来解决,教师要向学生讲明暴力解决问题的害处,相比暴力解决问题,沟通交流最重要;最后,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问题,教师可私下与学生谈话,帮助学生逐一解决难题。“不落下每一位学生”始终是农村小学的教学标准,要争取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社会对农村教师评价不准确

以往人们对农村教师的印象就是教学水平不高。但是现如今,很多农村小学早已具备了符合国家标准的教学设备与设施,多媒体教学已在农村小学中普及,另外,一些农村小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师的專业水平与教学能力并不亚于城镇教师,因此,社会各界应打破对农村教师的固有印象,以全新的态度来看待农村小学教师。

3.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农村教师来帮扶解决

众所周知,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错过了关键的个人成长期,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过于敏感脆弱,容易产生极端情绪。这就需要农村小学教师对留守儿童付出更多的爱,多与留守儿童交流,帮助留守儿童树立生活的信心,教会留守儿童合理地释放负面情绪,及时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交流,促成家校合作,还留守儿童一个天真、美好的童年。

二、加强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的措施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针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分层次制订教学目标,例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对于学生能力一般的学生,要引导他们运用已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注重他们能力的提升,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进而有效地提高班级整体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规范教学管理制度

现在很多教师在工作中都存在“不作为”的问题,认为无过就是功,因此,要通过制定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对于工作成绩突出、表现优异的教师要进行表彰,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可以是奖金,也可以是旅游;对于工作消极、教学能力差的教师要提出批评,按照惩罚制度进行惩罚,可以是扣除奖金,也可以是要求教师撰写工作整改报告,让教师深刻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3.构建全新教学模式,提高师资水平

新课改对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因此,要组织、带动教师深入学习新课改的精神,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要求;同时,大力提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实现授课方式的多样化与现代化,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农村小学一定要重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以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为教学管理目标,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龚云昌.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的困境及对策[J].教师,2013(19):32-33.

[2]张传萍.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3]周洪新.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