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中学教师“坐班制”、“弹性坐班制”和“非坐班制”态度的调查研究
杂志文章正文
中学教师“坐班制”、“弹性坐班制”和“非坐班制”态度的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57        返回列表

王凤秋等

“坐班制”、“弹性坐班制”和“非坐班制”是我国中学教师工作管理的三种模式。坐班制是一种刚性管理模式,学校有严格的考勤制度,我国大部分中学实行这种管理。“弹性坐班制”是近期出现的一种相对宽松的管理模式,介于坐班制和非坐班制之间,每周规定一定的坐班时间,其它时间可以自由支配。非坐班制是一种松散的管理模式,中学教师在上完课以后,同大学教师一样可以不在学校办公,但每周有固定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时间,学校或学年组有事临时通知,教师要随叫随到。关于何种管理模式是中等学校争持已久的问题,近年来取消坐班制的呼声越来越高,而弹性坐班制和非坐班制也大有推行的趋势,因此,有必要对中学教师坐班制度进行研究。

笔者运用自行编制问卷对广东省和黑龙江省部分中学的教师进行了调查,选择4个城市3所坐班制学校和3所不坐班制学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78份,扣除不合格问卷14份,实得问卷164份,调查结果分析(见表1)。

1.坐班制、非坐班制态度的

性别差异

在所调查的6所学校中,男女教师的构成比较适中,女教师的比例略高于男教师,对75位男教师和89位女教师的赞成情况的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分析,发现男女教师的总平均分有显著差异(P<0.05),男教师为56分,女教师为52分,女教师明显倾向于非坐班制。在身心健康方面的“非坐班制课余可以减少教师的闲聊和由此而引产生的消极影响”一项,男教师的赞成比例明显低于女教师(P<0.05)(见表2)。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女教师很赞成非坐班制的这一项优点,男教师为一般赞成。大部分男女语文教师提出在批改作文时,需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女教师对安静环境的要求比男教师高一些。女教师在一起闲聊的时候更多一些,对工作和心理的影响大一些。男教师闲聊相对少一些,影响也小一些。这与女教师的心理特点有关系,女教师的倾诉意识较男教师强,几个人在一起更容易闲聊。但在工作时,她们又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下办公,环境的好坏很容易影响她们情绪,这就形成了矛盾。共同办公很难有安静的环境,因此很多女教师容易产生烦躁焦虑的情绪。在访谈中坐班制学校的一些教师反映,当绝大部分教师有课或备课时,办公室相对安静,但当有些教师无课或备完课后提出某个话题或其他人员来访,办公室就无法安静下来。如果探讨一些教育教学或与学校发展有关的问题尚可,但绝大部分是与此无关的,不但办公受到干扰,有时谈一些小道消息及张家长李家短的事不利于团结,容易产生矛盾,每天要有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时间消耗无效益或负效益过程中。这种情况越是办公条件差的学校越突出,有的办公室有高达二三十人工作,彼此间所受影响极大。

2.坐班制、非坐班制态度的

学历差异

将被测教师的学历水平分四级:中专、大专、本科及硕士。通过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发现不同学历在学校管理、身心健康、师生关系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总平均分本科和专科有极显著差异(P〈0.01),本科为52分,专科为56分,说明本科学历较专科学历对非坐班制更为赞成。学历对教学提高一项赞同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本科学历对教学提高的愿望比大专和硕士都强,就目前师资分布情况看,本科学历集中在示范中学或高中,这些学校对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竞争力强,他们更希望有相对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因此更赞成非坐班制的这些优点。而专科学历的中学教师也有这样的愿望,但相对于本科则低一些,他们大部分集中在一般初中或农村中学,学校的要求不是很高,压力不大。硕士学历的教师在中学里占少数,由于他们的知识层次高、能力比较强,他们对教学提高的愿望较本、专科则弱一些,因此对非坐班制的这些优点的赞同程度低一些。

3.是否示范校对坐班制、

非坐班制态度的差异分析

示范校是指被上级有关部门经过严密程序考核评定的并颁发有相关证书的省一级学校。在所调查的6所学校中,示范校和非示范校教师的构成比较适中,非示范校的教师的比例略高于示范校,对72位示范校教师和92位非示范校教师的赞成情况的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分析,发现两类学校教师在总平均分方面有明显差异,示范校51.8,非示范校55.5,(P〈0.05)示范校明显地倾向于非坐班制,而非示范校则一般倾向;在学校管理方面有显著差异,示范校平均分2.77,非示范校2.98(P〈0.05),在身心健康方面有极显著差异,示范校平均分2.22,非示范校2.57(P〈0.01)(见表4)。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无论示范校还是非示范校的教师的三项得分都比较倾向于非坐班制,但相比之下,示范校教师倾向于非坐班的态度则更显著,这说明示范校教师相对于非示范校工作强度大,学校管理更严格,心理压力更大,他们更希望有宽松的办公环境,既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工作,又能放松自己,很好地调节身心,减缓压力,管理者也能提高管理效益。

4.是否坐班对坐班制、

非坐班制态度的差异分析

在所调查的6所学校中,学校和非坐班制教师的构成比较适中,非坐班制的教师的比例略高于坐班制学校,对88位坐班制学校教师和76位非坐班制教师的赞成情况的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分析,发现两类学校教师在总平均分无明显差异,但在身心健康某些项上有显著差异(见表5)。

从表中可以看出两类学校的教师在这些项上都倾向于非坐班,但坐班制教师较非坐班制教师倾向性更强,他们有感于坐班制硬性管理给教师造成的紧张情绪及有些教师把不良的情绪带给学生的一些情况,因此更希望有能使教师身心放松的管理模式。

对本次调查研究的有关数据和材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

(一)在对坐班制和非坐班制进行比较时发现,教师群体倾向于非坐班制。教师性别、学历、是否坐班、是否示范校对坐班制和非坐班制的态度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女教师明显倾向于非坐班制,男教师没有明显倾向于哪一种管理模式;本科学历教师较专科学历教师更倾向于非坐班制;示范校教师较非示范校更倾向于非坐班制。分析中还发现,不同类型的教师对“师生关系”态度差异不明显,都没有明显倾向于坐班制还是非坐班制;在“身心健康”方面却都倾向于非坐班制,但不同类型的教师倾向程度有差异,教师的性别、是否在示范校、是否坐班对此有较大影响。女教师较男教师、示范校和坐班制学校的教师,他们要求松绑的呼声更高。(二)在对坐班制、弹性坐班制和非坐班制三者进行比较时发现,教师一致赞同弹性坐班制,比例为为71.2%,由此看来,弹性坐班制是一般教师心目中理想的管理模式。(三)基于教师对弹性坐班制的共同态度和对坐班制和非坐班制不同的态度,我国中学的管理状况,建议校长针对自己学校的特点慎重选择适合本校的管理模式。每一种管理模式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不能绝对地定为孰优孰劣,三种管理模式各有各的长处,也都有各自的不足,我们提倡弹性坐班制,也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实施非坐班制,但并不意味着就完全否定坐班制。若学校实行人本管理,给教师们创造良好的办公环境,工作无干扰,效率高,坐班制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我们反对的是那种强硬的坐班制,把教师当工厂的工人、机关里的人员,要求教师每天上班签到,坐班定时和下班点名,时刻把教师管得严严的做法,以为管理就是把人管住,这是对管理的错误理解和认识。学校管理应该以教师为本,管理者要不断激发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感,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潜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因此建议管理者树立管理即服务的思想,为教师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四)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对“坐班制”“弹性坐班制”“非坐班制”三种管理式,采用哪一种上级主管部门都不应整齐划一。学校之间也不能盲目效仿,由于地区与学校的特点不同,应本着“灵活、务实、高效”的原则而相应地采取一种模式。无论实施哪一种管理模式,都要注意使用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方法和手段。非坐班制和弹性坐班制较之坐班制的管理难度要大,对教师的素质及管理者的管理能力要求较高,校长若欲选择后两种管理模式,就要客观申视本校教师素质以及校长自己和其他管理者的管理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