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校长自我修养的四个必要过程
杂志文章正文
校长自我修养的四个必要过程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0        返回列表

王伟东

学校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校长应该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校长怎样加强自我修养,才能迅速成长?外部的环境当然十分重要,校长自身的努力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就校长应该主动经历:“在自我认识中清醒,在经常否定中进步,在自我完善中成熟,在不断提高中升华”这四个必要的自我修养的过程做一些探讨。

在自我认识中清醒

不可否认,校长是一个官,把握着一所学校的前进方向,领导着一部分老师和学生。在这个天地里,掌握着一部分权力,是一个说话算数的人物。在目前这个环境里,有人为了想得到自己的利益,势必会投其所好,整天围着校长转,拍马逢迎,刻意创造在这个小世界里校长就是皇帝的氛围。这个时候,如果校长不知头高头低,麻木不仁,似乎觉得自己真能呼风唤雨,那么,这个校长就一定被少数人左右和利用。可以想像,这个校长的道德、能力和水平怎么样,这个学校是什么样的一个状况。

作为一个有头脑的校长,就应该好好思考,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何德何能?到底有多大权力?是不是真是一个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人?究竟值不值得别人这样尊敬你?仔细想过以后,就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只不过机会比别人好一点,有能力有水平的人很多,靠一些人的盲目或者是少数人有意识的吹捧,这样建立起来的威信是没有基础的,是十分脆弱的,根本经不起一点风浪的考验。

在今天这样的体制下,我们绝大部分的中小学校长是由教育行政部门任命的,自己的领导才能还没有得到实践的检验,自己的品行还没有经过大风大浪的考验。即使自己是通过竞争等方式成为校长的,比自己能干的人还大有人在,要想得到大部分人的信任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刚当上校长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找到治理一所学校的灵丹妙药,更何况这个灵丹妙药就根本不存在。事实上,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能力与实际领导好一所学校是有着很大差别的。如果对学校的情况没有从根本上深刻了解,过于理想化,过于自信,在领导过程中,一定会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并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使自己在工作中常常处于被动,十分难堪,以后的工作将更加难以开展。

那么,究竟以什么样的心态做校长呢?首先就是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首先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平凡的人,并不比别人高明多少。在这样一个定位下,就能避免狂妄自大,做到谦虚谨慎。然后要明白作为校长还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行,要把这个学校的所有教职员工都放在心上,时刻为他们着想。同时必须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对自己的所教学科必须是一个权威,必须对全校的学生的终身负责。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统领全局的能力、敏锐的观察问题的能力以及协调能力。当然这样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对自身的弱点和缺点有深刻的了解,并且有足够的自制力和毅力,克服自己一点一滴的毛病。只有这样,在一片恭维话中或者在复杂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受考验,为以后的工作打下比较好的基础。

在经常否定中进步

学校的工作对象,从教师到学生,都是一批有头脑、性格各不相同的活生生的人。校长要让所有的人都能按照你制定的方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即使你做了几件证明你的能力和水平的事情,就以为大功告成了,那就是大错特错的事。

学校是一个真实的社会,社会上的各种思想都在学校的方方面面打上深深的烙印。社会的复杂多变,在学校的反映往往更加强烈,但是,学校与社会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学生的幼稚和狂热,老师的单纯和多虑,会导致许多事情比社会上更加复杂。如果把学校看成独立的地方,孤立地看待学校的事情和问题,是不切实际的,在处理许多事情时会碰壁的。如果把学校完全等同社会,把学校的事情当成社会的事情处理,那也会出现偏差。在弄清楚这些以后,我们的思想才有可能将社会和学校融合起来,用对待学校的思想方法去分析社会的现状,用对待社会现实的思维方式去处理学校的问题。

必须清醒地看到,时代的变化对学校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学校必须随之变化,顺应时代的潮流。这样就要求我们对以往成功的经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切不可过分依赖;对自己取得的成绩,也要有清醒的认识,切不可沾沾自喜。做完每一件事,常常是你认为是很了不起的好事,但在别人眼里平常得很,说不定还是一件坏事。所以,要在审时度势的基础上,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前提下,敢于否定自己的以前,否定自己从前对的东西,否定自己曾经为之自豪的东西。昨天对的东西,今天就可能不对了;以前错的东西,现在就可能对了;今天先进的东西,明天就可能落后了。这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我们要有勇气面对这些变化,对自己做过的一切要有批评精神,并且要大胆地否定自己,大胆地否定自己说过的话,否定自己做过的事。这种否定是建立在自己不断学习的基础上,这种否定是建立在对新事物的研究与认可的基础上,这种否定应该说是本质意义上的一种进步,是认识水平上的一次飞跃。这种否定需要智慧和勇气,需要宽阔的胸怀和高尚的品行。

在自我完善中成熟

人人都在追求至善尽美,没有人能够达到至善尽美。坚持不懈的追求就是至善尽美。有了追求至善尽美的想法,并且付诸行动,就是趋于成熟的开始,就是在接近至善尽美。对于一个人来说,完善和成熟都是一个过程,不是终极状态。

教育的社会责任决定了教育工作者必须矢志不渝地追求完美。这种追求完美是在一定高层次上的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规章制度的约束是不起作用的,用物质奖励也是无能为力的。

校长必须要有这样的追求,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形势变化的要求,设立自己近阶段的任务和长期的目标。在工作中,不断审视自己的作为,深刻判析自己的思想。在生活中,不断检点自己的行为,经常矫正自己的言行。在紧张的工作中张弛有度,在复杂的情况下游刃有余,在正常的秩序时未雨绸缪。每临大事有静气,每临小事显风骨。有些东西老师们想不到的,校长要想到;有些事情要求老师们做到的,校长自己必须做到;有些错误老师们能犯,而作为校长是绝对不能犯的。说这些,千万不要误解成是和老师们拉开距离,相反的是要和老师们缩短距离,最好是零距离或者是融为一体。校长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是学校的主心骨,都应该是老师的贴心人,都应该是学生的亲人和朋友。

在不断提高中升华

当一个人在校长岗位上做久了,有了一定成绩或者说是贡献,也有了一定的经验,许多事情已经驾轻就熟,或者是到了一定的年龄,别人对你也比较尊重,这个时候就容易自满,容易自以为是,常常出现了危机也一无所知。这对于工作,对于学校,对于个人都是十分有害的,甚至是危险的。这实际上是不成熟的表现,本质上是低层次的。

人们要求的校长是一个完美的形象:做人必须是楷模,做事必须是先锋,处世必须是典范,品德比圣贤,业务是权威,教书胜名师,该刚则刚,该柔则柔,爱憎分明。这是一个永远的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过程。这说明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对先进的向往,也体现了民心对校长的严格的标准和苛刻的要求。这是一种当今社会向善的主流方向。作为校长,心态要平和,认识要准确,要有君子风度,学者风度,大家风范。既要感谢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支持,又要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并且勇敢地承担起这个责任。“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才是校长的最高境界。

把一所学校建设得风平浪静,四平八稳,这是一个成熟的校长的重要标志。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任何一个机体的存在都应该有三个层次:第一是生存;第二是享受;第三是发展。作为一所学校,发展更是永恒的追求,否则,将很快被淘汰。校长应该凭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远见卓识,运用全体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依靠学校的制度和科学管理,注重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使之变成巨大的无形的力量,统一和规范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变成无穷的干劲,使学校顺应时代的潮流,永远立于改革的前沿,用教育教学实绩增强学校的抗风险能力,在复杂多变的环境里,能够培养出经得住时间考验的祖国栋梁之才。学校由此逐步发展壮大,从而形成自己的别人永远学不去的传统和现代紧密结合的学校文化。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一切回归自然,在自然状态下思想和行动的统一才是最高层次的。只有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完全发自内心的状态下自觉的积极进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升华!

(作者单位:江苏射阳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