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创建节约型学校的“五环图”
杂志文章正文
创建节约型学校的“五环图”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3        返回列表

吴水洋

前提:转变领导作风

提出创建节约型学校,需要校长有“壮士断臂”的决心和勇气。首先,这一提法有一定的承诺意义。节约型学校占大头的是“整体的节约”,即学校作为法人通过合理行使独立财产权而促进的节约,然后才是师生自然人个体的节约。其次,节约型学校是否真正“节约”了,是对学校领导政绩观、管理观、教育观和作风关的全面考验。如在对待学校发展的政绩观上,是片面的举债经营、寅吃卯粮,还是注重规划节制、可持续发展,是偏重规模、结构、数量还是质量,是看重长远,还是只顾当前,所导致的节约或浪费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学校管理理念上,如果依法治校意识、民主管理意识和学校经营意识不强,不能自觉接受教职工的监督,就会产生大量的不节约行为。从教育思想来看,倚重“大楼”还是“大师”、面向全体还是面向尖子生、将学校办成贵族学校还是平民学校,哪怕在德育工作中不同的消费观,节约与否的后果也是大相径庭的。最后在领导作风方面,也有很多区别,如工作是不是务实,能否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原则性强不强,敢不敢较真,能不能顶住各方面不合理的要求,是重实质还是重形式,是不是“高效能人士”等等。一个好大喜功、贪大求全,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看重形式、讲究排场的人,何谈节约之有?而一个务实廉洁、作风正派、追求效能、善于节制的领导,则不仅直接节约了学校的开支,而且还必将赢得大批追随者,推动节约型校园文化的形成。

基础:改进后勤管理

成为节约型学校的特殊意义之一在于:作为教书育人和文明示范的学校,在厉行节约方面起带头和示范作用,是学校对节约型社会的直接贡献。后勤部门在其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后勤管理中的节约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按节约对象的财务属性区分,有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的节约、物品、资金的节约、物化劳动(设备、材料)、活劳动(时间)的节约、招待(费)、会务(费)、差旅(费)等的节约;按节约主体区分,有领导、教师、职工、学生的节约;按节约场所区分,有教学场所、生活场所(宿舍、食堂)的节约:按节约内容区分,有基本建设、日常开支的节约,硬件、软件(图书资料等)的节约,时间、空间、人力资本、无形资产的节约按节约环节区分,有物品采购环节的节约和物品管理使用过程环节的节约;按节约性质区分,有显性节约、隐性节约等等。了解以上分类,有助于学校管理人员在实践中树立“节约型后勤”理念,实施全面全程细节化的系统节约管理策略,做到后勤节约“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余空档”。

建设节约型学校,从后勤来讲,应从最能显现节约成效的水、电、易耗品、通讯等细节方面人手,在基建、接待、会务等项目方面着力,在“不闲置、少重复、可循环、挖潜力”上动脑筋。

为此,学校后勤人员应牢固树立节约意识。“摘后勤的要学会管家,学会少花钱多办事”(邓小平语),节约是后勤人员应遵守的一条原则。这就要求后勤人员在工作中要合理科学有效地利用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其发挥最经济、有效的结果。例如对学校的基建、维修工程,发包前要做好预算,施工中要严格监督,防止浪费和损失。光有节约意识还不够,学校后勤人员还应提高节约本领,为此必须具备经营意识、资源配置意识、共享合作意识、整合盘活意识,提高相应的本领。要勤于了解市场,“货比三家”;要“大帐”“小帐”都会算;要一专多能,能自己动手的就不花钱雇人;后勤人要坚持服务意识,既要为教育教学服务,也要为创建节约型学校服务。

以下是笔者总结出的学校后勤管理“四字经”:

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开源节流、增收节支;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减少重复,避免闲置;打通壁垒,促进共享;循环利用,盘活挖潜;轻重缓急,统筹安排;分配公平,提高效能;服务全体,一线倾斜。

重点:加强节约教育

成为节约型学校的特殊意义还表现在:对学生的节约教育,让节约观念、节约文化深入人心,培养一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新人,是学校对节约型社会最大的贡献。

人是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教育是指向人的事业,培养具有节约素养的公民,与创建节约型学校一样重要。开展节约教育,既是创建节约型学校的需要,也是教育人、培养人的需要。创建节约型学校为学校开展节约教育提供了一个契机和抓手。开展节约教育,又从根本上促进了节约型学校的创建。

节约美德要传承弘扬,但也要顺应形势及学生需要,合情合理。笔者以前经常这样对学生讲:“如果阴天同学们都在教室里看书的话,开六盏灯未必是浪费,因为保护视力更重要;但如果外面艳阳高照或者教室里一个人都没有的话,那么就是开一盏灯也是浪费。”要顺应时代要求拓展节约教育内容,除了节约用钱、节约用品的教育外,应当把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团队合作意识等纳入节约教育范畴。

节约教育应“化整为零”,与其他主题教育有机结合。一是与劳动教育、孝敬教育、感恩教育、爱护公物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二是与消费教育、理财教育、闲暇教育、现代生活方式教育、人生观教育相结合。警惕“破窗理论”的影响,抵制过度消费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及时行乐思想。三是与国情教育、资源意识教育、生态环保教育(绿色教育)、时政教育结合。如在政治课上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禁摩”、鼓励小排量车上路、恢复自行车专用道等社会现象。四是与荣辱观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八条中有两条与节约教育密切相关:“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将“俭”与“温良恭让”并提,反对奢侈浪费,他说:“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五是与艰苦教育、挫折教育、磨难教育的结合。六是与心理教育结合。矫正学生的盲目攀比心理,名牌崇拜心理,虚荣心、嫉妒心等。

无疑,节约教育特别应发挥学校后勤在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注重校园环境的创设和氛围营造。要全体动员,从我做起,从今天开始,从细处着手,从长远坚持。

关键:教职工的以身作则

领导做老师的表率,老师做学生的表率。有篇报道引起了笔者的深思,为了让学生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一位老教师把学生扔进垃圾桶里的饼子,拣起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吃了。这位教师靠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倡导节约的做法很值得推崇。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为人师表的老师,一般都是学生信赖和崇尚的偶像,一举一动都关乎学生的成长。这位老师不声不响的节俭举动,让学生受到一次生动的节俭教育,胜过了洋洋洒洒的千言万语,胜过了巧舌如簧的旁征博引。

当前一些教师自身还存在奢靡的生活习气,追求物质的奢华,让这些教师去给学生讲节俭,学生能相信吗?教师一向被誉为“灵魂的工程师”,塑造学生的节俭灵魂,不单单需要给学生灌输大道理,还要给学生做出节俭的示范来。既然为人师表,理当表里如一,但愿教师们都能从这位捡饼吃的老教师身上得到启发,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厉行节约,为建设节约型学校做出表率。

保障:健全配套制度

节约型学校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应参照学校安全工作的做法,采取安全工作的力度,完善节约型制度建设。具体实践中可从两个维度进行制度设计。一是从管理的纵向环节考虑,节约型学校创建活动应该有计划、有执行、有检查、有反馈、有考核、有奖惩、有总结,为此应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度、检查反馈制度、考核奖惩制度、计划总结制度。二是从管理的横向角度考虑,应建立涵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各方面的节约制度。包括财务节支制度(又可细化为各项具体费用的节约制度)、校产盘活管用制度、书报资料及教育教学信息的共享传递制度、无纸化办公制度、网络平台最大化利用制度、师生节约教育制度……在此基础上,适时出台《关于创建节约型学校的若干意见》,由教代会通过实施,将此上升为办学章程式的综合性文件,内化为师生主动意识,外化为师生自觉行动。

(作者单位:浙江衢州市聋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