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信息化德育管理的新思考
杂志文章正文
信息化德育管理的新思考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9        返回列表

郑社军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校园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学校管理的新趋势。“校园一卡通”是校园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手段。许多学校把它运用到教学、后勤、考勤等方面,采取了统一的管理,为学校的各方面工作带来了便利。如何借助“校园一卡通”系统,使学生管理更科学、合理呢?

门禁考勤,结合“三项”竞赛,控制学生进出校门

通过对班级间的纪律、卫生、两操“三项”竞赛或其他竞赛,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促进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是目前各所学校使用较多的一种手段。因此,从政教处到班主任及学生都比较重视该项竞赛,也进一步反映了该竞赛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我校一直对该项工作特别注重,但在量化方面也存在着弊端,比如,有的学生为了逃避班级扣分,在门卫“少先队岗”查问中,谎报班级及自己姓名,结果查无此人,无法扣分;有的学生迟到了,故意在一节课后再到校,趁在非门岗时间或撒谎在医院看病逃避扣分。这样就带来了一系列不公平,会造成较大的负面效应。

由此,我们利用“校园一卡通”系统,修改程序,把学生报到、刷卡数据汇总上网,由于网络的普及,使学校从领导到班主任及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方便地查询到各个班每天上学报到(迟到、缺席等)情况,既有利于政教处量化扣分,也有利于校长、任课教师获知学生报到信息,及时做出汇报处理,避免在管理上的漏洞产生。由于学生的每一次进出校门都进行了刷卡,这样班主任也能及时了解学生上、放学的时间,分析特殊学生的日常动态,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

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学校中每个班均有通勤学生、中膳生及住宿生,我们学校还有夜自修的学生,各种类型较多,学校地处繁华闹市区之中,容易出现学生违规出校门,甚至利用中午或下午放学间隙逛街、上网吧等。在过去,我们运用了学生身份卡,不同类型学生采用不同颜色的卡控制学生随意出门。一开始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几年下来,无法回收的卡越来越多,门岗学生及值日教师很难控制,造成学生的违规现象增多。为了解决上述矛盾,我们取消了这种身份卡,采用了“校园一卡通”刷卡辨别不同种类学生,即利用四种不同声音来控制学生进出校门,这样一来,既可加快学生进出校门的速度,也大大减轻了门岗学生和值日教师的负担,杜绝了学生的违规出校门现象。

食堂售饭,限定学生短时消费额度,教育学生勤俭节约

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境普遍较好,但也存在着部分家境比较一般的学生。为了避免学生在学校中乱花零用钱,不节约或攀比成风,我们在“校园一卡通”作为电子钱包使用时,设定了一个在短时内消费金额的限制。如,限定每张卡一次交易最高金额量,一小时内最多刷卡次数,一天中最多消费的金额量。这样从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逐渐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也从另一个角度抑制了由于丢卡而来不及挂失会造成过大的经济损失的情况,保护了学生的利益。

虽然学生勤俭节约需要靠平时通过各种方式的教育,但是采取一定的手段使学生来养成和保持这种习惯是很必要的,采用“校园一卡通”限定学生的消费金额,通过实际操作来看,对于那些自制能力较弱的学生是切实可用的。

刷卡记录,量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促进学生扬善弃恶

中学生正处于一个可塑性强的生理心理变化阶段,学生的好恶行为也是日积月累,从量变逐渐演化为质变的。所以,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要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进行。为了使学生在头脑中牢固地树立起品德与学习成绩好坏是一样重要的理念,我们通过“校园一卡通”系统,对学生平时的点滴行为进行了量化记录,在校园网上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卡号,记录着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学期中好人好事的多少,奖励了多少分数,由于某些违规行为造成了多少的扣分,奖励分可以抵扣违规分。每个学期总计获得了多少规范分,作为每一个学生学期末的思想道德考核的依据。所以,刷卡登记学生的规范分,是班主任老师和政教处领导每天要做的一件事情,虽然增加了这部分老师的工作量,但是对规范学生的行为,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只要软件功能设置得完善,操作起来也并不难。

现在许多学校正在实行学生电子成长记录袋,如果把这两者挂钩起来,互为利用,这也不能说不是一种好办法,既可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又可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德育工作。另外刷卡记录的好处就是快捷、方便、准确率高,查询、提取方便,也有利于保存。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镇海骆驼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