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校长的自问
杂志文章正文
校长的自问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4        返回列表

黄建新

记得某县教育委员会主任在一次“全县教育行政工作会暨学年度教育工作考核表彰大会”上语重心长地向与会校长提出了六个问题:校长办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校长主要精力做什么?校长工作的着力点是什么?我凭什么当校长?我比前任校长强在哪里?我给后任校长留下什么?笔者认为,这六个问题,值得当今学校的每一个校长深思。

校长办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校长办学的主要目标——成就每一个教师,成长每一个孩子。校长既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实施者,又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指挥者;既是各项工作的领头人和决策者,又是实现办学目标的实践者和责任人。因此,校长应注重学校的全面性工作的开展,不断增强责任意识,进一步明确学校的根本目的——为祖国的强盛,民族的未来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校长要经常深入一线,管好自己的学校,抓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每一个校长都应有这样的观念:“实现教师价值,让老师感到幸福”。如果校长把教师的工作设计并开发成一种幸福的享受,教师就会把自己的工作作为一种事业来追求。只有校长发自内心地关心热爱老师并真诚地为他们服务,老师们才会发自内心地认同校长、尊重校长。校长的威信就很自然地树立了起来。校长感动教师,教师感染了学生,学生就一定珍惜老师的教诲,整个学校也就充满了激情和生机。

校长主要精力做什么

“求真务实”是教育工作对校长的一贯要求,校长作为“一校之主”,不应只管抓项目跑关系而脱离学校中心工作,应将更多精力用于抓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让教师接纳你,让学生拥戴你。校长主要精力做什么?那就是把一切精力投入到服务教师、成长学生、发展学校的中心工作上。学校是小的社会,社会是大的学校,学校离不开社会的认可,社会离不开学校的支撑。校长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营造学校内外良好的育人环境上,投入到全面培养人才的工作中。校长的岗位在学校,学校是校长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的舞台。学校管理是直接面对一线的教职工,直接服务师生,需要“务实”,不能“务虚”,尤其需要把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落到实处,需要校长一步一个脚印沉下去的工作作风。因此,校长要经常深入师生,了解师生并为师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当校长期间,给自己定出一条规则:“如果我没有听过两节课,我就认为今天我在学校里什么事也没有做。如果今天碰上开校长会议,那么,本来在今天要听的两节课,就得移到明天来补上。”大教育家尚且如此,何况普通的校长?

校长工作的着力点是什么

校长工作的着力点是立足本校求真务实,更新观念创新行动。理性分析学校的发展问题,科学定位学校的发展方向,客观公正地实施学校管理。在行政上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师生人格,珍惜教师工作,满足教师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竭力让学生的禀赋天性得到科学的发掘与发展。要办好一所学校,校长要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在一线坚持学校管理。校长要坚守岗位,才能了解学校的工作,才能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生活动态、学习动态和工作动态,才能知晓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驾驭学校的整体局面。校长要坚守岗位,才有机会面对面地接触教师,才有机会与教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才能消除误会与隔阂,才能让教师开心地生活,安心地工作,愉快地学习,才能让教师感到知心的幸福,才能让教师感受到学校的温馨与依靠,才能让教师感受到自己人格的尊严,才能让教师感受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崇高而有意义,才能让教师感受到团体因我的存在而自豪。

校长要善于创新、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的格局,勇于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与桎梏。定位校本,干本校的事;立足校本,发展以校为本的特色。

我凭什么当校长

一所学校,教师上百,能人众多,才子无数,唯我是校长。我凭什么当校长?凭关系?凭本事?凭业绩?还是凭运气?无论你凭什么,作为校长都得正视自己所处位置的分量。“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一所好的学校,首先必须有一个好的校长。可见校长对于所管理的学校是何等的重要。

因此,校长必须经常地审视自己:

校长身处要职是否具有忧患意识、发展意识、引领意识?校长的学识是否渊博、经验是否丰富、办学思想是否先进、胸怀是否宽广?校长的人格魅力是否能吸引师生?治学之道是否能引领师生学而不厌?育人之道是否能诲人不倦?有人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这话一点不假,因为,校长是学校的牌子,是学校发展的决策者,是师生的主心骨。谁能为师生的成长谋幸福,谁就有资格当校长!

校长要礼谦至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遇事沉稳睿智,处事民主公正,说话有分寸,工作有原则,行为有准则,待人有诚意。管理上做到总揽而不全揽,信任而不放任,果断而不专断,服从而不盲从,到位而不越位,分工而不分离,合作而不苟且。因此,校长要时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予以反思,在反思中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找出差距,缩短距离,完善自己。这样才能矫正自己的言行,才能用心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从政治的高度、教育的角度、职业的精度干好自己的事业,才能真正为学校师生服好务,才能真正成为令全体师生信服与敬仰的校长。

我比前任校长强在哪里

作为前任校长的继任,责无旁贷地要秉承前任校长的遗风,发扬前任校长的优点,继续着前任校长的工作。不了解前任,就极有可能做不好现任;不继承和发挥前任的优点,就极有可能成为不称职的现任。要搞好现任,在各方面就不得不强于前任,超过前任,否则就没有资格作现任。

我们之前的校长们,办学条件不如现在,办学环境更不如现在,他们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甘守清平,奉献教育,把一个完整的学校交到我们手里。现任校长该怎样继续和壮大自己的学校?现任的每一个校长都应该去用心考量并作出回答。

教育教学思想是否比“前任”强?办学理念是否比“前任”强?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是否比“前任”强?执行上级政策的力度是否比“前任”强?工作中的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是否比“前任”强?校园周边关系是否比“前任”强?对教师的专业化培养是否比“前任”强?育人效果是否比“前任”强?现任校长要从以上众多的“是否”中审视自己、完善自己,在超越前任的同时超越自己。如果你能自豪地说:我都比“前任”强!那么你肯定是一位出色的好校长。如果有一天你离开了现在的岗位,你的“后任”一定以你为榜样,向你学习,你的事业就得以传存,你的影响就得以延续,你的生命就因此而精彩。

我给后任校长留下什么

只要现任校长常以“我给后任校长

留下什么”为警示。那么,这样的校长就一定有所作为,就一定能勤奋工作,忘我工作,就一定能作出让社会满意、让人民满意、让家长满意、让学生满意、让各级领导满意的业绩!后任不忘前任之师,前任校长开了好头,后任校长至少可以保留前任校长的工作业绩以至提高。否则后任就有愧于前任校长的工作,也降低了自己生命质量!可以这样说,只要前任校长留下的是美好,后任校长是不敢有损于美好的,而且还会在前任美好的基础上创造出更美好,所以前任校长给后任校长留下的是什么,直接关系和左右着学校的发展前景!少数校长只凭关系不凭工作,搞乱一所学校就调到另一所学校去,让后任校长来给他揩屁股,收摊子。这样的校长怎么能为一校之长?

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作为管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校长,总得给后任留点有价值、有意义的什么吧!诸子百家留下了万古不朽的学说,达·芬奇留下了精美的画作,莎士比亚留下了意味隽永的文字,就连双目失明的阿炳也给后人留下了《二泉映月》。

那么现任校长就应该留给后任校长:严谨治校的工作作风;严谨治学的学习习惯;严于律己的工作态度;宽以待人的坦荡胸襟;勤于耕耘、敢于创新的开拓进取精神;以人为本、平等公正、关爱全体师生的教育理念;适应现代学校师生发展的管理意识。只要现任校长留给后任校长是以上这些美好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么现任校长就没有辜负前任校长,也无愧于自己的使命。

因此,校长们在实际工作中要用心尽力、内敛自省,考量思忖。要深知自己所处位置的重要,要明确自己所担当的责任重大。想为师生所想,急为师生所急,权为师生所用,福为师生所谋,利为学校所益。以严谨的工作精神引领师生的学习热情,以高效的管理理念推动学校的健康发展,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将党的教育方针贯穿落实于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以“德育为首,教、育并重,质量第一”为工作目标,重视师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狠抓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向科学的管理要效益,以开拓创新的精神谋发展。

作为一校之长,由于岗位的特殊,责任的重大,校长们要在自己的工作上“思前想后”,常思治校之计,常怀育人之心,常学前辈之长,常想学校未来发展之路。“思前”传存优良,克服时弊;“想后”激发忧患意识,提升决策的前瞻力。

作为一校之长,必须为师生的成长负责,为学校的发展负责,以振兴教育为己任!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