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实施网络合作备课的探索
杂志文章正文
实施网络合作备课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6        返回列表

陈志勇

与现场合作备课相比,网络合作备课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巨大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效果。我校属于新创办的市直学校(2004年创建),学校现代化办公设施配套完善,有独立的网站空间,而且每个办公室、教室、实验室等均已联网,在校园内已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就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资源优势,开展网络合作备课,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探讨、切磋与提高。

具体做法

1、组织形式

每年新学年开始,在学校教导处的统一组织下,成立新的语、数合作备课组(各6个,共12个)和技能学科备课组(3个),备课组长由比较有研究经验和威信的骨干教师担任,每位教师则依据自己所教年级科目归入所属备课组。

2、硬件设施

在校园网站设立“教学资源”栏目,点击可进入备课系统。每个学科合作备课组都有自己的独立文件夹,备课组内的教师可以通过用户名和密码进入所属文件夹,自由上传和下载教学资源。另外,每个学科备课组都有一个办公室,每个办公室都配备两台电脑,为教师们进行网络合作备课创造条件。

3、备课流程

学校所制订的网络合作备课流程是这样的:细致分工——主备教师超周备课——其他教师二度调整——交流反思——督查评比。下面分别对各个流程的操作过程和要求进行详细介绍。

分工细致,明确“主备人”。新的备课组成立后,备课组长组织备课组成员确定好每个人的主备单元,进行深入细致地备课。当然,确定每个单元的主备人可以结合个人专长,先自由选择,再依据自选后的情况进行合理分配。

超周备课,预案“有思想”。主备教师依据教学进度最少提前一周进行细致备课。主备教师的任务是对所备单元文本进行深入解读,收集相关信息,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重难点的解决方法等,并形成教学预案,上传至学校主页中“教学资源”中指定的空间。对于主备教师的教学预案,学校的要求是预案要有思想,有个性。主备教师要依照自己的思想理念对主备单元的教材进行创造性处理,融入自己的解读和智慧。鼓励对整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对教材进行深加工,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自己教学个性的教材内容。

二度调整,形成“合作链”。其他教师以主备教师的教学设计为蓝本,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和自己的教学理念、经验等进行调整和完善,确立自己的教学方案,再将自己的教学方案另存在以自己的班级命名的子文件夹中。这个二度调整的过程既让每位教师都能对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有正确的认识,又能很快地制定出符合自己班级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节省了许多时间。这个过程也使得每位教师都能从别人那里吸收到一些优点,形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的“合作链”,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交流反思,生成“新认识”。尽管每位教师的教学预案都根据班级实际进行设计,但毕竟事先的设计与实施之间总会产生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当一堂课结束之后,既会有美中不足之处,也会有灵光乍现之时,教后及时将这些美中不足和灵光乍现记录下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清楚地意识到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逐渐生成对教学活动的理性认识,提高自己的教学监控能力。

我们学校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在每个主题单元的教学完成后,对自己课堂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刻反思,寻找到教学预案与实际教学之间的差距,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在此基础上对自己原先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完善,同时写出教学反思或案例剖析。这样的要求为以后学校再教该组教材的教师提供了实践上的保障,使他们少走一些弯路。经过这样反复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教师的后续教学失误次数会越来越少,驾驭课堂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督查评比,严格“抓落实”。学校分管领导、教导处、教科室每周都会进入系统空间对各个备课组所设计的课进行检查,并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课组织部分教师进行听课视导,从而督促备课组成员认真备课,严格落实合作备课制度。同时,教科室会选择一些有新意、有代表性的教学预案和有启发意义的教学反思(案例剖析),收编于《华园》校刊中,作为学年结束后评选优秀备课组的核心内容之一。

优势分析

1、网络合作备课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现在教师的教学任务都比较重,语文教师多数担任班主任,数学教师多数担任二个班级的教学,有的甚至是跨班教学。以我校中年段语文教师兼班主任为例,每周语文课9节,班会1节,综合实践活动2节,每周总课时12节,学校里还有大量的德育活动、文体活动、参赛评比等任务要落到班主任头上,而且作业批改、转差辅导还要花费很多时间,这些教师的任务不可谓不重。实行网络合作备课后,把这些教师从繁重的教案书写中脱离出来,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2、网络合作备课促使教师更认真钻研

实行网络合作备课制度后,主备教师所备的教案是要为其他班教师所用的,必须对其他教师和学生负责,因此主备教师对于自己所分配到的备课任务都非常认真负责地去完成。另外,每位教师也都知道,自己的主备单元就是展示自己教学水平的一面镜子,学校领导、其他教师都会通过校园网络浏览自己的教学预案,因此都会认真地分析解读教材、查找相关资料、研究教法学法,精心设计预案,力争得到肯定,使备课质量大大提高。

3、网络合作备课促进教师的交流反思

实行网络合作备课制度后,主备教师在进行备课工作时,会将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实践融于自己的教学预案之中,可以让备课组内的教师取长补短。每位教师都写出自己的教后反思,可以引发同伴的思考,启发教学,共同提高。

保障措施

网络合作备课虽具有上述优势,但是如果没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也会使部分教师产生依赖心理,滋生惰性,使网络合作备课失去其应有的作用。

1、领导要重视

领导重视是开展好网络合作备课的基石。学校领导特别是主管教学的领导,要深入课堂实际,深入到教室当中,搞一些实实在在的教学举措。也唯有如此,校长的号召才能变成教师的自觉行动,形成一股活力。领导带了头,万事有奔头。学校领导者参与了,比开大会发号召要有效得多。教导处、教科室一定要充分重视这项工作,统筹、协调、监督和指导各备课组认真扎实地开展网络合作备课。

2、制度要健全

应加强制度建设,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出台一套相对完善的备课制度,使网络备课依照程序,有条不紊。教导处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网络合作备课管理制度,促使备课教师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完成自己的任务。

3、组长要得力

要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骨干作用,要负责对本备课组人员的备课情况综合掌握,发现问题,共商解决,对备课中弄虚作假的情况要严肃批评,特别是对于直接从网上下载,不经思考的现象要及时制止,并与教师工作考核挂钩。为了保证备课质量,各备课组的组长必须选择那些工作能力强、工作态度认真的教师来担当,因为这个角色的优劣是网络合作备课能否高效进行的关键。

4、督评要及时

为确保网络合作备课落到实处,教导处、教科室成员要经常进入网络备课系统查阅各备课小组的备课情况,提醒主备教师及时上传教学预案,表扬那些认真负责的教师,督促那些责任心不强的教师,促使合作备课制度得到落实。

5、评价要改进

实行网络合作备课制度后,对教师的备课评价不要仅仅停留于该教师是否按时上传自己主各单元的教学预案,更要重视其对已有教学预案的“二度调整”的痕迹及教学反思(案例剖析)的水平层次。在学校督评的同时,更应提倡教师间的互评,使合作备课更有实效。

“对网络备课的研究,是对备课方法、备课手段与备课方式的革新,它代表了现代科技与教育结合的方向。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枯燥变为生动,激发教师的备课兴趣,将被动式备课为主动式备课。”利用网络进行备课既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还可以选择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下载一学习一修改一教师个人使用”等程序,减轻教师与教师之间重复抄写、提高备课效率。我们要做到的就是更加深入地探讨,以便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顺应网络时代,以更好地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

(作者单位:福建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