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教师多元评价的实践路径
杂志文章正文
教师多元评价的实践路径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7        返回列表

高 翔 吕运法

教师自评

教师自评的权重要根据学校发展的层次,尤其是教师整体发展水平,教师群体之间是否存在结构合理的智育级差,以及全校教师对学校教育文化的认同程度而定。对于发展中的学校,在教师整体处于上升阶段的发展时期,教师自我评价一般控制在12%左右为宜。

1、方式与途径:从思想素质、业务能力、教学成效、班级管理、团队精神与对学校的贡献等方面进行自我价值判断。

采取的方法:填写教师自我发展反思表。(表1)

2、要求:自我评价是基于外部对自我评定和现实成效的基础上,参照自我发展基础和最初的专业发展规划而进行的自我认识的评定。其用意在于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自我,为下一步有效规划自我提供有效自我反思。

同事互评

以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和班级为单位进行的相互评议,该项权重所占多少比例,同样是根据学校教师整体的师德修养和业务发展水平而定。一般控制在40%左右为宜:其中教研组评价占3%,年级组评价占22%,备课组评价占10%,班级体为单位占5%。

1、方式与途径

评价内容:出勤情况、课堂教学评价(采取听课评课)、教学常规评价(教案、听评课、作业、单元测试)、集体备课、承担公开课情况、教学绩效、学生辅导、校本课程研发与实施、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学分认定、选课走班指导情况和班级协调情况。

教研组评价针对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出勤和参与活动的质量进行评价。原则上不超过所在备课组的平均分类成绩。评价组织者是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

备课组评价针对教师的集体备课活动、单元试题命制、课堂教学评价、校本课程研发与实施情况、竞赛辅导、承担公开课情况、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开设与评价情况予以评定。评价主体为备课组全体成员。

年级组评价针对教师的师德修养、出勤状况、教学成效、班主任对任课教师的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校本课程研发与实施情况、竞赛辅导、承担公开课情况、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开设与评价情况、选课走班指导情况和学分认定予以评定。

以班级体为核心的同一班级课任教师的相互评价,针对各学科教师对同一班级的教育过程与成效、互助性协调、学困生转化等情况的评价。

评价途径:学生问卷评价、教师自我述职后教师互评、《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展示性评价。

采取的方式:互评量表和学生问卷调查情况的展示,展现《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填写同事评价量规表。(表2)

2、要求:同事互评是评价的重点,其中教学成效、集体备课、教学常规检查、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研发和实施、学分的认定、选课走班的指导、《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的展示与学科目标的完成等九个方面是评价的重点。

每次评价年级组、备课组必须给每一位教师提出书面的评价报告,针对评价结果给予协商的空间,提出优点与不足,共同探讨改进的措施,形成团结协作、共同成长的和谐氛围。缺失这一环节,教师可向学校评价委员会提交质疑性申诉,学校应协调原评价单位予以复评。

学生评价

有利于了解学生的需求,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帮助教师反思和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评价的权重10%,组织单位是年级。

1、方式与途径:通过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学生素质测查(学生发表作品、各种竞赛、艺术与体育汇演竞技、社团活动)、个别征求意见等方式进行评价。

2、要求:评价前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培训,让学生了解评价目的、内容、过程、程序以及工具等,要信任学生,鼓励学生讲真话、实话;要正确引导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效果、教学水平、教育工作等工作表现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适当顾及学生对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不同接纳程度;学生评价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合适的调查表或问卷表,注重点面结合,特别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评价意见。学生评价中的问卷调查等应采取匿名的方式进行。每一学期进行两次。填写学生评价量规表。(表3)

家长评价

有利于了解家长对其子女的期望,加强家校联系与沟通,帮助教师反思和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家长评价的权重5%。组织单位是年级。

1、方式与途径:通过家长座谈会、问卷调查、校长接待日、校长信箱和热线等方式进行评价。

2、要求:评价前应对家长进行适当的培训,让家长了解评价目的、内容、过程、程序以及工具等,要信任家长,鼓励家长讲真话、实话;要正确引导家长全面、客观、动态地评价教师;适当顾及家长对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不同接纳程度;家长评价应考虑家长的城乡地域差异、文化素质差异、职业差异和家长对教师的了解程度。家长评价中的问卷调查等应采取匿名的方式进行。填写家长评价量规表。(表4)

学校评价

学校成立评价委员会负责对教师进行评价,过程评价由学校各处室承担。该项权重为33%。

评价内容:教学常规检查(每周的教学案和作业检查占8%),该项评价单位是督查处;

课堂教学评价,学校对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每一学期评价两次,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该项占12%。评价单位:教务处:

教育科研评价,包括《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的定性评价、专业研修出勤状况的评价、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教学技能评比的成果和学生竞赛辅导情况的评价等五个纬度,该项权重占13%。评价单位:教育科学研究所。

1、方式与途径:通过日常观察、常规督导、面谈、查阅教师发展档案袋、查阅其他评价主体的评价资料等方式对教师进行评价。

2、要求:要本着促进教师的发展,实事求是地分析教师的优势与不足;要考虑教师工作的特点,体现人文关怀,以动态生成的观点发现教师的进步,帮助教师树立自信心;要注意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良好氛围。

学校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是针对教师的汇报课进行的评价,而不是抽查课,因此教师要将汇报课的时间与上课地点提前上报教务处。

(作者单位:山东宁阳一中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