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唤醒“沉睡”的校长
杂志文章正文
唤醒“沉睡”的校长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122        返回列表

王梅青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一些校长自身的专业发展,并没有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这将严重影响校长的成长,阻碍学校的发展。因此,唤醒“沉睡”的校长,焕发校长活力,促进校长的专业成长势在必行。

“沉睡”型校长的表现

1、思想旧。新课改开展得轰轰烈烈,校长本应做新理念的带头人,走在新课改的最前面。可是有的学校的课改却是冷冷清清,甚至看不到课改的影子。使用的是新教材,可沿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敢有丝毫的创新,视教师的各种创新理念和创新手段为“洪水猛兽”。有人形象地比喻为“穿新鞋,走老路”,有的甚至是“穿新鞋,乱走路。”

2、爱面子。死爱面子,不懂装懂。总觉得自己是学校的最高领导,就必须高高在上,凡事都是自己先给出“答案”再给教师“试卷”,常常喜欢抬高自己从而获得别人的认知,所以很多校长为保权威死爱面子,在教师面前总是设法树立一种权威的形象,要求教师要绝对服从自己,如果校长在教师面前示弱,生怕会影响自己的威信,觉得自己没面子,结果教师心里有想法也不敢或者不想跟校长汇报,生怕领导知道自己的抱负,发现自己的野心。校长不正确的决策使得教师敢怒不敢言。

3、工作懒。懒得思考、又懒得想办法,糊里糊涂过日子,只要学校不出乱子便万事大吉。在校的时间越来越少,开会和各种行政应酬越来越多。学校长时间见不到校长的影子,有事找校长,回答就是“校长开会去了”。校长对学校如此无心,教师怎能有心?

4、胆子小。不是不想改革,只是怕改不好!这就是他们搪塞的理由。其实是生怕他稳稳当当的校长之职给革掉了。

5、学习少。在学校,校长自认为是学校的最高领导,校长与权利、官划上了等号。既然是管,指挥就行,又何需学习?办公室书架只是摆设,大会小会只会谈宏观教育形势和政策,一谈到教学上具体业务,则是一窍不通,甚至是不懂装懂,后患无穷。

原因

1、教育体制的原因。由于教育体制弊端太大,传统的素质教育已把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校长考核的主要指标,所以校长唯令是从,为了学校的“发展”,各种制度都以“分数”为指挥棒,校长也大多扮演着上传下达的角色。

2、校长选拔机制不完善。由于我国校长选拔机制的不成熟,很多校长都把有机会当上校长作为一种能力的体现。我国很多校长都是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直接任命、竞争应聘当上的,那种通过教师民主选举、全面考核的校长却是少数,所以那些当上校长的则认为自己有着任何老师都无法超越的能力。再加上传统文化中的英雄主义、官本位思想泛滥,校长被认为是学校的绝对领导者、绝对权威者,所以凡事只能是校长一个人说了算。

3、自身素质等原因。校长自身素质不高,又不善进取,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落后。

有的校长责任感不强,当校长仅仅是为了本人的“仕途”,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挖空心思升官发财上,有的则把当上校长作为一块跳板或为自己谋利益的一种手段,处处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甚至以牺牲学校教师的利益来谋取自己的利益。

对策

1、建立一套完善的校长选拔机制。目前我国对中小学校长的选用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实行委任制;二是少数地区学校实行聘任制;三是个别学校实行民主选举校长。

校长选拔任用制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公开初选——听课(了解人选者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让其对年轻教师进行评价(看其有无指导教师的能力)——让其召开一次教师大会(看其组织能力如何)——检查对教育政策法规掌握的情况——考察——由专家匿名协商确定推荐人选。

2、建立健全_校长评价机制。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多维度、多层次的校长评价机制(如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倡导用素质教育的观念全面、科学、正确地评价中小学校长。比如可以采取教师、学生、家长对校长进行综合评价。

3、建立科学公平的考核制度。对中小学校长实行年度考核、届中考核和届末任期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校长奖惩、岗位津贴以及续聘或解聘、任免的主要依据。引入竞争机制,建立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校长管理制度。

4、健全校长培训制度。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中小学校长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校长缺乏教育专业理论并长期得不到系统的培训。即使有了参加培训的机会也是被动的学习,而不是校长自主的参加培训。其实,校长自身的追求是培训有效的关键。只有校长自主决定是否参加培训,才能把实践的东西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然后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

(作者单位:湖南新化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