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对话式学校管理的实践与感悟
杂志文章正文
对话式学校管理的实践与感悟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4        返回列表

杨振亭

作为一所农村小学的管理者,我在实践中一贯秉持“大气为人、阳光做事”的价值定位,牢牢把握“将平凡赋予意义、让细节发挥效能”的工作理念,坚持把管理的视界置高、把管理的重心放低、把管理的过程做实,通过多内容、多方式、多层面、小切口的“阳光对话”,力求使管理充溢人性、使管理富于智慧、使管理增添生气,凸显“宽容,不失理性;简单,蕴涵张力”的管理个性。下面结合学校三个管理案例,交流一下我对于对话式差异管理的点滴尝试和感悟。

促膝对话:基于多方解读的建设性业务评价策略

在学校管理中不宜过度施行以“分数”为外显形式的、单纯的数字化管理方式。实践显示,如果量化管理过度,就会阻隔情感的交流,就会泯灭人性中美好的东西,管理的价值就会被严重扭曲,学校工作就可能会陷入程序化、低效能的条条框框的泥潭。相比之下,基于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对话则是一种能够激活人的内源、增进人际交往、提升工作效能的简约有效的调适方式。对话式业务评价就是我们的一种尝试。

所谓对话式业务评价,就是将教师常规教学工作评价(业务评价)定位在“促进个体差异、持续发展”上,让评价成为人性化、建设性的多元解读、民主沟通的真实对话的过程,成为有内容、有意义的会诊剖析、反馈互动的科学研究的过程,成为有实效、有价值的改进优化、共享共进的超越提升过程。

我们在全校教师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包括专业学习、备课、课堂教学、批改检测与辅导、校本研究等项目的《教师常规教学工作评价基本标准》,并将评价活动分为“自查”和“互评”两步、期中前和期中后两个阶段展开。

一是教师自查与教导处跟踪实证相结合。自查活动于每个月底由教导处组织一次。在组织自查互评活动前一周,教导处下发《自查互评表》,各任科教师对照“评价标准”(印制在《自查互评表》上)中的诸项内容,先对自己的各项工作进行自查反思。在“自查”栏内,达标的项目后标“√”,没有达标项后标“△”,并在项目相应的环节(关键词句)处标“~”;在“反思”栏内,先将符合班情学情的创新做法和有效经验用语言进行叙述,然后查找不足之处,确定努力方向。教导处根据“自查”结果进行实证性跟踪抽检,并给每一位教师填写反馈意见或建议。

二是教师间互评与经验交流相结合。教师互评活动每学期开展两次,分为组级和校级两个层次:组级互评,即分高年级组、低年级组两个组分别进行,每个学期的第二个月(期中)开展一次;校级互评于第四个月(期终)开展一次。互评活动由校长主持,先组织展评互学活动,然后组织“自陈”和“对话”,即由任课教师本人有侧重地介绍自己的阶段工作,要求注重特色和经验性,然后逐人进行剖析,谈各自从该教师工作中学到哪些值得借鉴的有效做法,谈给该教师的工作建议。不管是组级互评还是校级互评,每次互评活动后,教师、所在年级组和教导处都要根据互评活动记录,给每一位教师填写反馈意见或建议。

三是每学期两个阶段的评价各有侧重。评价活动以期中检测为中点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对于不同阶段,我们开展的自查互评活动的侧重点不同:第一阶段,即第一、第二次自评和期中互评,旨在引导教师按常规要求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同时发现、倡导、培植常规教学工作中富有成效、极具个性的创新做法;第二阶段,即第三、第四次自评和期终互评,旨在检查教师是否根据教导处的反馈信息进行整改,同时引导教师整理、提炼、积累常规教学工作中富有成效、极具个性的教学经验。教导处对每一次质性评价结果进行汇总,形成综合信息反馈给每一位教师;每次的《自查互评表》1式2份,1份学校存档,另l份由学校反馈给个人,并存入个人成长档案袋。如下表所示:

虽然我们开展的对话式教师常规教学工作评价尚处于探索尝试阶段中,但目前所产生的内外效应显示。这个方向是正确的,这种探索和尝试是有价值的:从管理层面来看,开展自评、互评活动营造出了一种开放、宽松、愉悦的管理“软”环境,不仅拉近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的心灵距离,还使得学校领导近距离地及时获取了关于教师工作的大量可靠、鲜活的动态信息,对每个教师的成长态势以及成长中的各种需求形成了较为全、准、新的认识。更具价值的是教师的真心参与提高了评价活动的效度。由于这种业务评价活动最大限度地尊重了每一位教师的主体地位,所以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放下分数量化的“包袱”介入其中。在“自陈”环节,老师们通过实物呈现、多媒体演示、现场解析,充分展示各自的工作过程、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效,同时以平和的心态客观地反思自己工作的不足。在“对话”环节,老师们谈得更多的是同事之间“平日里看得见、互查时摆不出”的工作干劲和敬业态度——这些“情感态度”“过程方法”领域的评价所达到的效果是以往分数量化所根本不能实现的。在展评互学中,许多教师自觉地拿着笔和本进行记录,那份诚挚更是让我们深深感动——以往的“听汇报给人打分”真正转变成了同事之间敞开心扉、沟通情感、发掘亮点、帮助同事进步的真情交流。因为有了“模糊”,所以才生成了如此的“丰富”——个人成就感的升腾,人际关系的密切,团队力量的凝聚,工作品质的提升,学校整体工作的协调发展!

书面沟通:基于多元价值的随和型信息反馈策略

在管理实践中,除了面对面的对话外,我更喜欢一种随机、随和的书面对话。以下便是我在学校教师管理中进行的评语式师德师能评价尝试。

所谓评语式教师评价,即通过每个学期给每一位教师写评语的方式(手写),把简单的、平面化、结果性的打分评判行为,变成轻松和悦的心灵对接的过程,变成有意义的职业价值观的共建过程。从2007年开始,我结合自己对学校内不同层面、不同岗位、不同年龄的教师的工作观察和了解,尝试着通过写评语的方式对他们进行阶段性评价。

例如我校的朱天欣老师是一位即将退休的50多岁的女教师,担任着低年级组办公室主任,长期任教低中年级段的语文等学科,兼班主任。这位教师虽然经验丰富,基本功扎实,但她在新课程教学中不以此为“本钱”固步自封,学习和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精神头不逊色于一些青年教师。以下是我于2007年12月底写给她的评语: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认为搞教育科研是一线教师高不可攀的事情,认为是精力充沛的青年教师才能做的事情,并且容易将科研与教学搞成“两层皮”。而您作为一名有近30年教龄的教师,却善于把教育科研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在低年级新课程语文教学中,您注重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贯彻,同时坚持传统的优秀教学经验不丢,重视和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写字等语文素养的培育,创造性地设计语文实践活动项目来活化学生的学习生活,并设计

了过程性评价来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您以教学质量遥遥领先的事实证明:教育科研人人可为,搞教育科研与提高教学质量并不矛盾,用您自己的话来说:“我真的尝到了教育科研的甜头!”如果你们年级组的青年教师有了您的指导和带领,相信一定会成为一个科研增效的“共同体”。为了这个目标,一起努力吧!

我的评语式评价让老师们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他们对此给予了积极回应。朱天欣老师在评价回馈单上给我写下了这样的话:您的一席话,让我的心里感觉热乎乎的。真想不到在您的眼里,我还有这么多的优点!我在继续这样做下去的同时,知道应该怎样去做得更好了——为年级组中每一位青年教师的成长尽一份心、献一份力,让“一支秀”带来“满园春”!

类似的做法还有许多,我还通过打印“温馨提示”的方式,将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同时给予工作方法上的提示或指导。我认为,书面对话虽然是一种再简单不过的管理方式——张方方正正的卡片,几句真实朴素的心里话,它所承载的却是对每一位教师平日工作和生活状态的关注和了解、对每一位教师日常付出和工作业绩的肯定、对每一位教师创造性工作的信任和支持、对每一位教师生存状态的关怀、对每一位教师工作走向的期待,回馈的是每一位教师对学校管理工作的认同、对学校管理者的理解、对职业价值认识的提升、对专业目标攀升的信心,带来的是教师尽心尽责、工作蒸蒸日上、学校内和外顺等积极效应。

展台交流:基于多维视角的立体化榜样带动策略

实践告诉我,不管是针对学生还是针对教师,那种一味的说教、高高在上的训诫、简单冰冷的通报、生硬强加的约束,只能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对老师失去信赖、对学校产生厌恶,甚至于对学校生活失去情趣、产生不满和抵触情绪;同时也可以引发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心理焦虑、职业幸福度不高、岗位成就感不强等心理问题,继而使部分教师衍生出职业道德偏差。对此我采取的管理方略是:找准切点,发掘资源;正面导引,缓冲调适。通俗地讲,就是凡事善于“借东风”,运用“四两拨千钧”的策略,抓小带大、以柔克刚,同时强调给学生一个自悟的过程,给教师一个攀升的台阶,让管理活动成为一个充满人性、没有距离、积极向上的意义对话的过程,成为一个自下而上、潜移默化、水到渠成的自主建构的过程。下述“搭建师生靓点展台”便是我从2007年开始进行的一点尝试:

所谓“靓点展台”,是学校宣传栏中开辟出的一个专栏。这个专栏设置三个板块:学生的“学途一帖”、教师的“闪光一点”、家长的“家书一叶”。三个板块总的定位是:内容真实,叙事为主;语言亲切,形式活泼——

“学途一帖”:由学生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发生在自己和老师之间的小事情。这一板块面向全体在校生征集事实素材,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讲述老师的育人小故事,真实地再现师生日常交往的情境,呈现学校教育生活的原态,充分展现师德的可贵之处。

“闪光一点”:由教师讲述自己观测、发现到的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成长小事——哪怕是一丁点的实质性进步或可喜性苗头。这一板块面向全体教师征集事实素材,旨在引导教师把师爱寄予学生、把责任融于细节,将公允的赏识和善于发现的眼光更多地投放到学生的起步、差异以及动态发展的进程中,深入发掘和呈现学生成长的活泼性和丰富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等教育生活中最根本、最有价值的内容。

“家书一叶”:由家长讲述自己孩子的校外表现或成长故事,或者能够正面反映学校老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的各方面无私的帮扶和无微不至的关爱。这一板块面向广大家长征集事实素材,旨在增进广大家长与孩子、教师、学校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尤其是引导广大家长及时反馈孩子在校外的真实言行,引导家长为孩子提供更适宜的校外教育环境,激发每一位学生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或激励每一位教师重视职业道德的意义,关注专业价值感、事业成就感和社会归属感,促进自身境界不断提升。

我校“靓点展台”的事实素材由校长室牵头征集、筛选,由中高年级轮流主办,每月至少出1期。“靓点展台”开辟之后,即刻成为学校内“人气”最旺的“文化景点”——不管是上下课的学生,还是上下班的教工,或是出入学校的学生家长,间或路过这里便一定驻足。之后,校园内的笑脸多了,课堂上的赏识多了,学习和工作中的热情高了,校内外的文明行为多了,人际关系更融洽了,可信度高、说服力强的榜样带动产生了积极效应——小、真、实的“三言两语”不仅变成了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交互共建的、倾注民主关爱的对话载体,也使得学校管理者从日常的师生、家校交往过程中了解到了更多的学生和教师的显性和隐性的真实状态,更给予了广大师生精神上的激励、行为上的引领,转化成了师生成长的动力。

其实,这种“靓点展示”的管理方略就是传统的榜样效应的变异。我认为,榜样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会以其特殊的文化作用力,带动个体与团队一路向前,而在学校生活中让学生和教师感觉最真、最实在的榜样莫过于自己身边的真人真事。学校管理之道,就在善于以生命为原点,用淡雅的笔触勾勒学校生活的乐趣、师生交往的幸福,用平实的语言折射美丽的师爱之光、理性的教育智慧,用最质朴的情感——爱,用最有效的纽带——文化来感召人,使学校成为学生喜欢的、能够舒适成长的、洋溢着激情和梦想的栖息地。

在对话式管理实践中,我深深地领悟到:管理绝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和评判,也不仅仅是约束和规范;管理既是基于尊重的沟通和协调,也是充满赏识的发现和开发,更是寄予期待的引领和促进。注重心灵的感应,注重关爱的投入,注重多维的发现,这才是学校管理之要义;用理性来支撑,用情感来联通,用对话来实现,这才是有效管理之正道。

(作者单位:山东莱州市朱桥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