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走向生态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杂志文章正文
走向生态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4        返回列表

陈惠芳

不难发现,走进新课程,伴随着新型的师生关系,面对越来越多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面对课堂上精彩的预设与即时的生成,许多老师仍在疑惑,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真实有效的,才有利于师生共同成长。来自课堂的诸多案例告诉我:教学生态学视野下的课堂是一种特殊的生态场,生态课堂强调真正以人为本,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强调课堂的真实有效。由此可见,小学数学课堂应该走向生态课堂。

走向生态课堂:课堂简约性的显著标志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突出之处是,课堂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突破了原来狭隘的教材、设备,呈现出扩大化趋势,包括了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具、学具等诸多教学生态因子,这就使得课堂沟通在渠道上形成多样化,在信息交流上呈多元化。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本着健康、生态、简约、环保的要求,走向生态课堂,正是数学课堂简约性的显著标志。

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找规律”一课时,跟学生玩了一个游戏。

师:伸出你的左手,从大拇指开始数数1、2、3、……如果数到17时,落到食指上,你该怎么数呢?看看里面有什么规律?

生:(举手数数)1、2、3、4、5,5个手指为一组。17除以5等于3余2,落在食指上。

师:如果数到17时,落在无名指上,你该怎么数?如果数到17时,落到小指上,你该怎么数?

学生情趣盎然,智慧在指尖流动。这个环节安排在新课的结束,有我的想法。新课伊始,通过学生的叙述交流和老师的精心预设,学生已经了解到日常生活、自然世界中各种周期现象的规律。课末,教者进一步拓展,和学生玩“手指游戏”,借助自身资源,在游戏中运用规律,变化规律,从规律之美,感受数学之美,获得灵活性品质的思维磨练。同时,从学习素材来看,从生活现象、数学现象再到宇宙现象,最后用自己灵巧的手指进行练习,既经济又实用,不断丰富周期规律的内涵。

由此还想到,执教“圆的认识”一课时,很多老师自然会联系到生活中的圆。于是,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利用动态演示,让学生去理解圆的特征,掌握圆的画法,似乎觉得在华丽的外表下,学生通过欣赏,对于圆的许多特征也就掌握了。而张齐华老师在执教该课时,挣脱了生活的“牢笼”,整节课都出示了黑白的图案,尤其在讲述圆与其他图形的不同之处时,出示了黑白的三角形、正方形、椭圆,然后,绕着图形的某一点旋转,最后,运动的点的轨迹形成了圆。当教者不停地演示时,听课者却“遭遇”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原来数学美是感性之美,理性之美,是秩序之美,结构之美,更是简约之美。

本着简约性的原则,教者在数学课堂上要正视已有的环境、资源和条件,应机敏地捕捉静态和动态生成的教育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人文素养、数学思维得到更好的提升。

走向生态课堂:课堂文化观的对话重建

课堂承载着文化,理应充满文化的色彩与氛围,文化是课堂的养分和特征。新课标强调课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而传统课堂教学强调以知识为本位,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培养。这种机械、传统的教学只强化知识教育,忽视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忽视了课堂上师生生命成长所需要的教育环境和文化气候,显然与生态课堂是相悖的。因此,很多课堂上,学生成了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生态课堂是师生和教学环节交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走向生态课堂,有利于课堂文化观的对话重建。

一位教师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材料:有直尺、线绳、有大小不等的圆形(有硬纸板做的,有用软布做的,有的画在纸上没有剪下来,有的已经剪下来了),课堂上,老师让学生进行操作练习,探究圆的周长。

学生观察了这些材料,通过尝试练习,小组辩论,有的认为:老师提供的硬纸上的圆片可以用滚动法或者用绕线法来解决,大家对这个想法普遍赞同。但面对软布剪下的圆,学生却犯难了。怎么办?许多孩子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老师身上,老师微笑着将问题抛给了孩子。孩子们相互启发,终于想到可以先量出软布圆的四分之一、二分之一……进而推算到整个圆的周长,孩子们感到自己解决了难题,开心极了。

但学习并不是这么简单。紧接着,面对纸片上不能剪下的圆,不能直接测量它周长,许多孩子对这个充满挑战的问题显得一筹莫展,想求助于老师,老师继续鼓励大家认真思考,如果自己想不出办法,同桌可以商量,小组可以讨论解决。刚开始,有的学生还认为可以用线在纸上比划,可以用已知的圆去比较……但这些操作方法遭到了大多数孩子的反驳,认为这样的测量不科学。被逼无奈下,有的孩子想到可以研究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这正是数学课上老师希望同学们研究的重要问题。于是,随着教者的精心设计,老师和同学们继续开展对话交流。通过实验,学生不断寻找已知圆的直径与周长之间的密切关系……新课学习环节的教学,有了老师的导引,使学生自身零散测量圆的周长的经验不断融合于主导文化的习得中,在听讲、提问、思考交流、亲历体验、操作研究等多种学习活动中逐步生成数学课堂中的学习力,每个学生都经历了探索圆的周长公式的过程。

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主张:教育是一个对话不断展开的过程,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师生共同寻求真理。从生态学的角度看,课堂应该以教学为中心,对教学的发生、发展产生制约和调控的多维课间和多元的开放系统。作为教师这个主导因子要尽可能地为课堂的主体因子(学生)提供各种需要的、真诚的、友好的服务,要为主体因子的学习与成长创设民主、和谐、快乐、尝试的生态体验场,要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气息。只有当主体因子与主导因子处于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才有数学思想的创发,灵感的光照,思维的拓展。

如此看来,走向生态课堂,教师应该从过去的“主讲”转变到“善喻”,调适好自己的教育观、教学观、评价观,这是文化能否润泽课堂的重要前提。上述案例不难发现,数学课堂文化的重建过程也就是师生自主参与、共同学习、相互创生的过程。

走向生态课堂:课堂有效性的策略选择

新课标突出强调教学的真实有效,有效性也是生态课堂的显著特征之一。余文森教授认为:“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为此,生态课堂除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还应注重类生态与内生态的发展。不管创设教学情景,还是进行小组学习,我们都要充分考虑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否真正体现有效。

一位教师在教学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先出示了例题: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在学生尝试练习后,教师引导每个学生在自己本子上画一画,以掌握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优越性。学生经过独立思考,画出了有对有错的几种不同的图。

经过了独立思考,通过展示交流,每个学生都通过自己的作品与他人作品进行比较,明白了错误的原因,弄清了图示所标明的条件与题目里的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学生对于用画图法来解决问题的策略自然产生了兴趣。这样的交流能使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再思维,逐步提高自己的原认知水平。事实上,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的原生态想法,对每个数学问题的修正过程,暗示了学生思维运动变化的过程,而经过独立思考——同桌(小组讨论)——展示评价——修改作品这些环节,我们不难发现,较之传统的教师进行演示讲解,单向的提问交流、评价学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效的教学设计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无疑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个生态场中,在动态的操作探究和小组交流过程中,解决问题这个学习内容和各种信息符号都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师生、生生之间流动、处理和深化,无论类生态因子还是内生态因子,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遇到问题时,用画图更是其对解决问题另一思维方法洞察明了之后的一种释然,一种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等深度体验后的快慰。

显然,在上述意义上,依据教育生态学理论,课堂就是由学生、老师和教室这一特定的时空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是由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三重生态的“圆融互摄”而形成的。教室本是无生命的物质空间,课堂却是充满生机的思维领域,只有师生心智交融,营造一个和谐自然的生态环境,构建一个有长度、有宽度、有深度的“思维场”,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知识经验,产生意向,激发创造,才能显现有效课堂应有的生机与活力。今天,审视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我觉得走向生态课堂,构建持续交互的动态情境和互惠互利、生长性的学习“生态环境”应该是理智的选择。唯有这样,实施有效教学才不失为一句空话。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