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校长应慎对个人爱好
杂志文章正文
校长应慎对个人爱好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20        返回列表

陈立武

与低俗爱好“切割”

爱好虽无贵贱之分,但有好坏之别。有的爱好是高雅的、文明的,有的却是低劣的、粗俗的。爱好能反映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反映出人的精神境界乃至道德品质。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阵地,人类文明的乐园。校长作为传播文明的“头”,必须慎重培养爱好,远离低级趣味。但在我们周围,某些校长的兴趣爱好明显低级庸俗:有的喜欢喝酒而又酒后无德;有的喜欢搓麻进而彻夜不眠;有的喜欢人舞池进“KTv”包房……“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一些教职工自然会跟着效仿甚至放大,校风自然不正。校长是始作俑者,必不能行使有效管理。所以,校长要远离这些不良嗜好,最好做一个完整的“切割”,与其决裂。

现代社会光怪陆离、物欲横流,我们面临的消极影响和诱惑越来越多,如果不能以宁静的心态面对外界诱惑,就很容易迷惘躁动,对低级趣味的东西津津乐道,对骄奢淫逸顶礼膜拜,沉溺于灯红酒绿,最终不仅无威信,也必将把自己玩完。只有做到清心寡欲,心无旁鹜,神安气定,做自我的主人,才能成为一名好校长。

给私利性爱好“上锁”

业余生活中的一些高雅爱好,如玩玩字画、琴棋、奇石、古玩,野外垂钓、外出旅游等纯属个人爱好,似乎与他人无碍。但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却不能如此简单看待。因为这些爱好具有很强的私利性,如果把握不好,完全会起到反作用。

个人情趣爱好也是一把“双刃剑”,把握得好,可以丰富生活,陶冶情操;而一旦沉迷其中,则可能变成追求个人利益和享受,导致玩物丧志。同时,校长的这些私利性爱好难免被一些好事者利用,让校长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笔者原本喜欢垂钓,几年前闲暇时偶尔背起渔具到户外享受野趣。有人了解我的这个喜好后,就邀请我出去玩耍。盛情难却,我便赴约下乡。渐渐地,这个周末还在玩着,下周的行程就安排好了;有时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学校垂钓者也越来越多,垂钓成为了一种风气。没想到,原本怡情养性的垂钓,陷进去以后满脑子都是“鱼”,对工作的思考和投入明显减少;它很扰人,损害他人利益;个别人乘机向我提出一些要求,更让我深感为难。于是,我毅然选择了放弃,将钓具束之高阁。

显然,高雅的爱好也有私利性,需要我们管住它!最好的办法是“上锁”,将个人爱好“尘封”起来。宁愿低估自己,锁住爱好,也不应高估自己抵御诱惑的能力。当然,实在喜欢某种爱好,不舍得丢弃,可以采用“隐身”的方式,把个人爱好当秘密,不向人展示,不让周围人知道。

只有把握尺度,守住情趣的底线,才能不让我们反受情趣之害。“水可载舟,亦能覆舟”,个人的情趣爱好,只能用来丰富业余生活,调节紧张情绪;切忌不分主次,把情趣爱好当作生活和工作的全部。

让积极性爱好“在线”

健康的生活情趣能提高人的文化修养、道德素质和人格品位,让人终生受益。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写作及书法,他不仅缔造了新中国,还为后世留下了气吞山河、脍炙人口的诗词和别具一格的书法。可见,健康的生活情趣是一个人精神的支撑、前进的动力、发展的阶梯,它能强健人的体魄,陶冶人的情操、激励人的斗志。

欣赏音乐,参加运动,热爱读书、写作。这些既没有多少私利性,又有很好的利他性,能对人产生良性、积极的影响。校长的这些爱好无疑能为广大师生树立榜样,给校园带来浓厚的文化氛围,需要我们大力提倡,积极彰显。让这些爱好“上线”“现身”,能无形中影响一大批人。

当然,健康、积极爱好的“在线”,只是一种导向,希望起到辐射作用。效仿学习只是教师和学生个人的事,我们不能强求师生都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一些校长喜欢以自己的爱好作为学校的特色,强行要求师生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极不妥当,很容易导致学校发展的失衡;因为个人的喜好是有限的,而学生的发展应是全面的。学校的特色教育只有以学校长期的文化积淀和现实状况为依据,任何凭个人意志的东西必不能成为真正的特色。擅自将个人喜好强加给学校的做法当需谨防!

总之,理智选择个人爱好,切实管住业余爱好,真正发展情趣爱好,是每一位校长必须认真思考,谨慎对待的。

(作者单位:安微风阳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