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用“心、情、智、法”管好学校
杂志文章正文
用“心、情、智、法”管好学校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6        返回列表

姚宏昌

当校长难,当成功校长更难。特别在今天这样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知识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时代,当好校长难上加难。那么,今天我们怎样当好校长呢?

用“心”

校长要用心专一。做校长既是一项历史使命,更是一份社会责任。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投身教育事业,校长就当全心全意,专心致志,百分之百进入“角色”。千万不可心不在焉,漫不经心。用心专一是校长走向成功的第一要素。

校长要用心良苦。校长的一切活动要从“心”开始,用“心”对待。在日常工作中,时时事事处处要舍得花心思,多琢磨,常推敲,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思考,用心去体验,用心去经营。校长如此用心良苦必然会感染广大教师,一定能赢得教师用心工作的回报。有人说:“心”好,一切都好。对校长来说,这个“心”就是事业心、责任心和进取心,这是所有成功校长的立身之本。

用“情”

校长要富有激情。一个人心态年轻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富有激情。校长内心应当常常涌动着一种为人民办好学校的强烈的激情。这种激情会将工作的压力转变成追求成功的动力。当校长满怀激情地去追求一种理想、一种精神、一种境界时,他就会变得崇高与忘我,就会对教育事业、对教师和学生充满深厚的感情。校长要有干事的冲动和创新的欲望,要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去点燃全体师生心中的火焰,铸造一种蓬勃向上、奋发昂扬的校园精神,从而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校长应当有一颗年轻的心,应当热情澎湃,激情飞扬。只有这样,校长才能走进师生的心灵,真正与师生心相通。

校长要满怀真情。学校的管理主要是人的管理,校长要“以人为本”“以仁聚贤”。人本化管理注重人文关怀,用情感呼唤情感。教育是心灵的碰撞,校长要尽最大可能把工作建立在对教职工关心、爱护、尊重、信任的情感之上,以欣赏的眼光给教师成功的机会,对教师要多点关爱、多些关注、多份关心,做到严中有情、情中有威、恩威相济。如此才能“激活每一个细胞”,真正赢得全体教职工的信赖与响应,校长才能拥有亲和力、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用“智”

校长要学识渊博。校长要把学习视为自己生命的第一需要,要广泛阅读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政史地、经济学、文化学等方面的书籍。同时要把学来的知识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去捕捉信息,发现问题,然后用心去研究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努力培养自己驾驭复杂局面的大智大德,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只有这样,校长才能在挑战日益严峻的教育战线上横刀立马,游刃有余,建功立业。

校长要思维聪颖。校长在学校发展中要始终保持一个富有建设性与创造性的头脑和高瞻远瞩的情怀。要用战略家的眼光,洞悉未来教育发展的大势,用敏锐的观察力、缜密的思考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与时俱进地勾画学校发展的蓝图。要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用自己独到的见解,抓住机遇,自由创造,开拓创新。校长还要有艺术家的风度。要让学校各部门、每一个教职工形成合力,奏响学校工作最美妙动听的乐章。校长要讲究领导艺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引导、去带动、去激发每一位教师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显神通,让校园“知识与个性齐飞,人文与师德共舞。”

用“法”

校长要维护“国法”。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平时要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校长不仅要守法、懂法,还要用法、依法。首先,树立依法办学的观念,认识到法制化的教育才是理性的教育。其次,以法律为准绳管理学校,切实提高师德师风修养,努力造就一支遵纪守法、师风清纯的教师队伍。从法律的角度自觉把握和规范学校各种办学行为。最后,用法律作武器捍卫学校。面对社会上、网络中各种不良现象对学校的冲击,校长要拿起法律武器与之抗争,坚决维护学校、教师、学生的各种合法权益。

校长要擅用“家法”。校长治校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致力于健全和完善“家法”,即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化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在制订制度时“以人为本”,以肯定奖励为主,这有利于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执行规章制度时规范严格、公平公正、一贯到底,切不可时紧时松、因人而异,要确保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在制订制度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挥教代会的作用,使制度“合法化”,这样才能被广大教工所认同并自觉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