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如何建立适合学生的评价体系
杂志文章正文
如何建立适合学生的评价体系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4        返回列表

严申虎

评价不仅是手段,更是教育理念、教育环境和教育文化的集中体现。为此,我校要求教师把评价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坚持“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评价,评价促进学生成长”的评价观,建立了一套宜于学生全面发展而又能发挥个性才能的评价体系。

1.学校制订了评语改革实施方案,实施了“学生素质报告卡”制度,由所有任课教师多方面对学生的素质进行综合评价。学校要求教师把鉴定式的评语转化为激励式的评语,在写评语中把握几个原则:一是注重评价的激励,多一些个性特点;二是注重评价的导向,多一些心理辅导;三是注重评价的语言艺术,产生心与心的碰撞。综合素质评价是通过描述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行为和表现状况、社会公益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情况和日常表现,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真实反映学生的素质发展状况,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的重要依据,并为高一级学校择优录取学生提供重要参考。

2.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让学生把获奖的作业、满意的测试卷、得意的作品汇集成册(即建立每学期的成长记录册),让学生在收集自己学习成果的过程中看到自己在进步,进而产生成就感。在这个“积累”的过程中学会扬长避短,自己能够客观地认识到怎样学习是应该保持下去的,怎样学习是应该摒弃的,这也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客观评价的过程。同时不忘记指导学生注重反思,关注挫折与失败。久而久之,这种对优劣的判断能力会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同时这个档案是动态的、开放的,由学生、指导教师和家长共同完成。记录着学生成长的足迹,汇集了学生一阶段来的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的信息,为综合评价学生成长历程提供了确凿的依据。档案评价方式强调评价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的有机结合;强调学生、教师、家长、同伴的参与,从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3.“学生成长记录袋”设计了“家长寄语”“老师留言”等栏目,作为师长与学生沟通交流的重要载体。教师、家长能够借此用满腔深情的话语,表达对孩子的希望和美好的期待。“学生成长记录袋”里还设计了学生的“星语心愿”栏目,一些学习或生活心得,一些烦恼和苦闷可在这里倾诉;这里有学生的“优点卡”,学生可以回味成功的快乐;这里有最满意、最喜爱或最重要的作品,可以经常品味;这里有来自各方的真诚的激励性话语,令人激动……在这里,我们会为孩子感到宽慰,会为他们感到骄傲。通过定期召开档案袋交流展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档案袋中最优秀的作品,给每一个学生以展露才华的机会。还可以尝试在家长会中展示学生的档案袋,让家长也参与进来,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

4.学校还推出了“六层次”表彰活动,“六层次”表彰活动,包括“博雅学生”“全能学生”“理化精英”“文史精英”“文体明星”,让每个学生都找到了“我是好学生”的感觉,在成功中得到满足,在满足中得到愉悦。我们重视每个学生的发展,学生有发展、进步,就是成绩,就值得赞赏,不能只看绝对成绩的高低,不要把考核作为逼迫学生的手段,积极营造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

5.学校采取多次、多层次评价,拓宽评价的时间与空间。我们采取多次评价形式,允许学生对不理想的作业多次修正,鼓励学生养成根据作业反馈修正错误的习惯;允许学生再次考核等。可以采用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如课堂提问、作业检查、单项测验及观察学生动手收集的相关资料、参与活动、讨论质疑等形式的评价,其特点为小容量、短时间、多次数、活泼多样,其可采用即时评价;设计一些操作性强,需收集一些资料、需要一段时间(一周一月甚至半年)进行社会体验、需多人合作完成的作业,其可采用延时评价。需要动手操作、收集资料的实践性作业,允许何时做完何时评价,选择最满意的作品把评价记录放在档案袋里。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力和协作能力,激发其坚韧的意志和进取心,还可以检测学生利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从关注学生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学生个体更多被认可的机会和可能出发,研究制定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使教育评价最大限度地产生教育效益。

评价的本质不是甄别,而是发展,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被评价对象的发展成长,坚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这应该是我们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