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探究式教学不应成为教学的唯一方式
杂志文章正文
探究式教学不应成为教学的唯一方式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2        返回列表

盛 梅 仲崇高

当前,探究式教学成为教师情有独钟的教学方式,大有一统天下的势头。但是,凡事都应有个“度”。大谈“探究”之道的时候,是否应先冷静一下,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更客观地深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我认为,当前的教学活动应该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无论是传统的讲授法也好,还是新兴的“探究式”也好,都各有短长,都有其存在的必要。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讲授法对应于奥苏伯尔的接受学习理论,探究式的理论依据则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

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接受学习也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他认为接受学习适合于年龄较大、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学习者。学习者接受知识的心理过程表现为:首先,在认知结构中寻找同化新知识的有关观念;然后,找到新知识与起固定点作用的观念的相同点;最后,再找到新旧知识的不同点,使新概念与原有概念之间有清晰的区别、旧知识得到改善、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

接受学习是学习者掌握人类文化遗产及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途径。接受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是系统的、完整的、精确的,而且便于储存和提取。

布鲁纳则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他认为,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发现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在发现法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材料,让学生亲自发现应得的结论或规律使学生成为发现者。可见,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是促进学生自己去思考并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有以下优点: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2.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加学习的积极性;3.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自由回旋的余地,并有利于学生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但这一理论也存在不少缺点:1.无视学生学习的特点,歪曲了接受学习的本意;2.对发现学习的界定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3.发现学习浪费时间,不能保证学习的水平。因此,发现学习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

仔细研究一下奥苏伯尔和布鲁纳的观点,我们不难发现,二者并不矛盾。他们只是侧重了学习的不同方面,但是他们都强调学生认知结构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重视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

另外,虽然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适合于年龄较大、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学习者,但对于年龄小、又没有足够知识和经验的学习者而言,就更离不开接受学习了。比如小学生,由于他们的生活知识、科学知识以及科研探索的方法、技巧等知识的储备都是非常欠缺的,尤其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甚至几乎就没有这种知识储备,自主探究式教学自然也就无从谈起。而这时最有效、最根本的教学方法,就是传统的讲授法。而且,从教学条件来看,目前我国高中大班额(50位学生)、超大班额(超过60位学生)的班级普遍存在,实验室和实验材料不足等因素制约了教师高频度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或野外活动。

由上分析可知,倡导探究性学习并不意味着对其他学习方式的一概排斥。不同的学习方式有各自的特点、优势和适用的条件。对某些教学内容来说,接受式学习仍然是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注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演示、讲授、辩论、模拟、游戏、角色扮演、专题讨论、项目设计、个案研究等。

因此,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中,“讲授一演示”的教学策略仍将是基本的教学策略。“讲授法”之所以如此被人们深恶痛绝,是因为人们常常把讲授法错误的等同于落后低效的“灌输式”教学法和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方式。这和奥苏伯尔的“接受学习”相去甚远。这实在是人们对“讲授法”在认识上的一种误解。而一线教师这种在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导致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的教学行为偏差。事实上,“接受学习”也特别强调学生认知结构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重视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不可与“灌输式”教学相提并论。

在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讲授法仍然是一种重要且高效的教学方法。而探究式虽然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科学研究素养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也不宜过多使用,更不应该成为唯一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