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要让教师敢于提建议
杂志文章正文
要让教师敢于提建议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8        返回列表

张岳军

在学校管理中,校长如果能够放下架子,对学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真诚接受教职工的批评和建议,非常难能可贵。确实,教师的批评和建议可能很尖锐,触及到校长的痛处,听起来不顺耳,有时让人坐立不安,但校长们如果能够静心思考,认真听取,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喜人效果,有可能帮助学校避免一次事故,完善一项制度,改进一项措施。这不仅有利于做好校长工作,而且在一定程度保证和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然而,我们在为这样的效果感到欢欣鼓舞的同时,有一种现象却让人担忧,高兴不起来:究竟现在有多少教师愿意向校长提批评和建议?校长真的都能随时听到教师的心声吗?据了解,在有些学校,教师已经很少向校长提批评和建议了。有的教师即使对学校有看法和意见,情愿躲在旁边牢骚满腹,也不会在校长和其他领导面前吐露。还有教师事不关己,漠不关心,听之任之。更有教师隔岸观火,坐看“好戏”。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校长是很难听到教师的心声的。

造成这种尴尬的局面,原因是复杂的,但必须承认一点,肯定跟校长的人格魅力、管理作风和领导方式密切相关。教师不敢向校长提批评和建议,无非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怕被校长笑话,担心说成是“逞能”、好表现;二怕受到拒绝和冷落,担心批评和建议不被采纳;三怕“祸”从口出,担心以后遭到“报复”;四怕即使校长表面接受批评和建议,实际也已经得罪领导,担心以后间接遭到“报复”。毫无疑问,这些原因充满了教师对校长的不信任,以及教师一旦提出批评和建议后的害怕和不安心理。教师的这些不良心理并不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实际工作中,教师的这些现象确实存在。如,某校一位教师向校长指出,学校的考试太多,学生的作业负担很重,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校长对此不以为然,而且振振有辞:“道理我比你懂,不这样不行啊!”以后,再也没见校长对此有什么反应。又如,另一位教师对校长提出该校五(3)班卫生保洁区长期无人打扫的意见,而该班班主任就是校长的侄女。虽然校长当时接受采纳,并且当众批评了自己的侄女,责令其加强班级管理。但过后不久,提意见的教师却隔三差五,不时受到校长批评,原因总是这位教师的班级管理“不到位”,工作“失职”。该教师对此垂头丧气,一脸困惑: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因此,校长要听得进“逆耳”良言固然是重要的,但是还要让校长能听得到“逆耳”良言。为了能听到每位教师的批评和建议,校长要从自身做起,积极主动争取教师提意见,要让教师敢提,想提。

首先,校长要明确思想,端正态度,积极主动听取教师的意见。教师的批评和建议大多中用不中听,校长要想听得进教师的“逆耳”良言,具有良好的心态十分重要。因此,校长要从个人思想上人手,明确听教师意见的目的和意义,尽可能从学校的发展和教师意见是善意的表达。来看待教师的“逆耳”良言。校长只有充分做好思想准备,才能有足够调适自己心态的基础,这样听取教师意见才会积极主动。

其次,校长要和教师亲密接触,加强交流。校长如果始终想保持校长的架子和威严,很少和教师接触交流,是很难听到教师的意见的。为了能听到教师的批评和建议,校长必须经常和教师在一起多聊天,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和教师交朋友。这样,校长和教师才能谈得来,合得来。彼此间就会消除距离感,增进相互的了解和感情。有了这样的基础,教师就能对校长敞开心扉,愿意把自己对学校的意见向校长提。

最后,校长要对教师意见虚心听取,积极采纳,真诚对待每位教师的意见。校长在听取教师意见时的方式态度十分重要。不管教师的意见对错如何,校长都要耐心倾听。正确的意见要虚心接受。在听的过程中,校长还要配合教师,适当发表意见。这样,教师会觉得校长是很重视自己的意见的,进而,向校长提意见会更加大胆、充分。而校长对待教师的意见,不能一听了之,更在于有没有真正采纳。一旦教师的意见被采纳,不光是有利于校长工作,促进学校教育发展,对提意见的教师来说。还有种成功感和满足感,他们会感觉十分欣慰、幸福。不仅如此,其意义还在于,校长和教师的关系更加和谐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更加和谐了。

学校的教育发展错综复杂,不可能没有问题,校长的工作千头万绪,不可能没有差错。学校没有教师提批评和建议,未必是好事,听不到教师批评和建议的校长,未必是好校长。呼吁广大校长,在大谈管理艺术的同时,不要忽视身边的教师,他们有个性,有思想,有智慧,有校长没有发现到,没有考虑到的独特的一面。让教师敢于对校长提批评和建议,耐心倾听教师意见,才是真正的人文管理,才具备管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