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校本培训与青年教师的成长
杂志文章正文
校本培训与青年教师的成长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4        返回列表

黄书贤

青年教师教学质量如何保证?只要校本培训抓得好,措施得力,方法恰当,切实有效,青年教师必能迅速成长。

以人为本,激发潜能

1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我校目前各方面条件是较差,但发展前景不错。规模逐渐扩大,质量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在增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我们要有勇于创业的信心,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争当教学排头兵。

2要有奋斗目标。不想当名师的青年当然也难成为一名好教师。好学校、好生源固然利于青年教师的发展,恶劣的环境更能磨练青年教师的韧劲,激发人的潜能。事实上。农村的环境更容易让有为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满足个人成长的愿望。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思想上统一了,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行动上也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来指导。经过几年的摸索,我校的《新教师培训计划》已日臻成熟。该计划分三年来执行,禀承“一年熟悉教材,两年站稳讲台,三年过关验收”的宗旨,详细安排每学期培训内容,分步实施。我校规定的青年教师十项基本功在三年内全部培训完毕,确保培训有序进行,落到实处。

形式多样,注重实效

1新老搭配,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新课程的实施及多媒体的广泛运用,使传统的“师带徒”形式迅速转变为新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搭档”。新老搭配完成后,我特意点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取长补短,互促提高,资源共享。实践证明,老教师带“徒”的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信息的搜集整合等“新”能力也大大提高,培训效果一箭双雕。

2教师个体“理论学习”与“互动研讨”相结合。营造一个“学理论、用理论”的良好氛围可使新教师少走很多弯路。几年来,除了图书馆的新课程资料,学校每年为每位老师订阅一份教学刊物,鼓励阅读,大力倡导理论学习,了解教育教学新理论,掌握教育教学新动态,互相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尝试在教研组活动中开展互动研讨式的理论学习,先由骨干教师整理材料主讲,教师质疑讨论。再让新教师当主角,定主题找理论,谈学习收获与疑惑,组内老师帮忙传道解惑。这一做法有效地解决了老师中普遍存在对理论学习的“畏难”心理,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3听评说课,三位一体,综合提高。培训中,我们一贯坚持“听评说”课一起开展的做法。听课,分阶段,有计划,有组织,有督促,有总结;评课,每课必评,人人开口,敢评善评,对事不对人;说课,举办讲座,培训理论。名师示范,发放资料,公开课前必说课,人人过关。

善说。就善教;多昕。方能评。听评说课都过关了,教学水平自然提高,学校教研氛围也就浓了。活动开展四年来,我校老师在区内学校听评课,当评课“主角”的不少,大家都说这是得益于学校的听评说课活动。

4,以竞赛促提高,发展特长,挖掘潜能。新新师十年寒窗苦,终于为人师了,学校再总是机械地组织“培训”,居高临下地去“教”他基本功,听多了谁都“烦”。组织竞赛,那感觉就不一样,青年人谁不好强?鲜花、奖状、掌声……那都是青年人乐于接受的。那好,培训内容就布置成阶段竞赛活动:说课稿、三笔字、板书设计、课件制作……一个接一个,不知不觉中,基本功训练的十项内容就变成了十次表彰奖励,一张张烫金的奖状被获奖者小心翼翼保存起来。因为,那是他们成长的证明。

培训的形式还有很多,如课堂观摩、外出学习、热点评说、读书交流、主题沙龙、集体备课等,但不管怎么变,不变的是培训的原则“新、活、实”,即“内容新、方法活、效果实”。

搭建舞台,鼓励冒尖

1敢于探索,对外展示。青年人头脑活,胆子大,电脑熟,信息新,敢于突破常规,上的课往往很受学生欢迎。趁着本地区率先开展新课标改革的契机,我校组织四个新课标探索课,用上了刚刚安装好的多媒体设备,接受兄弟学校几十名老师的检阅,结果深受好评。开课的几名新教师大受鼓舞,信心倍增,从此之后,教学更投入了。

2破格提拔,用人所长。新教师大多数追求进步,学校本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宗旨,成长一个,提拔一个,用人所长。几年来,十几名新教师活跃在团委、学生会、级长、中高考备考组长甚至教研组长的岗位上。为学校教育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在培训过程中,也有老师发展了特长,形成了个人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