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不可忽视教育公平的起点
杂志文章正文
不可忽视教育公平的起点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7        返回列表

肖小华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教育公平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1994年到2004年的10年间,我国共发表了400多篇关于“教育公平”的论文,还出版了一批教育公平的专著。2005-2007年间,以“教育公平”为题公开发表的论文和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至少在950篇以上。但这些文章关注的中心大多是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忽视了教育公平的起点研究——学前教育。

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终身教育。从这一体系可以看出,学前教育位于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底端,是基础教育的基础。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2005年美国一位名叫赫克受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人力资本形成的最佳投资时期是学前教育阶段,而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也以学前教育阶段最高;学前教育时期的投资回报率,相当于此后所有年龄阶段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之和。

如果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一切公平的起点的话,那么,学前教育则是基础的基础,起点的起点。

目前我国幼儿园的发展很快,但两极分化的情况比较严重,城市中出现了许多高价幼儿园。据称,这些天价幼儿同的共同点是:有特色、有优美的环境、有气派的教学楼、有现代化的儿童玩具,有高学历的教师等一般幼儿园无法比拟的条件。然而人数最多、地域最广的农村幼儿园又是什么样呢?农村的学前教育又是什么呢?因工作关系,笔者曾深入农村幼儿园进行调研,当前农村的学前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问题之一:办园条件差。幼儿园大都规模小、校舍破旧,教学设施配备简陋,教具、玩具严重不足,卫生条件差,没有消毒设备,没有专用的餐具。

问题之二:师资队伍素质差。幼儿园大多数是民办的,除部分乡镇中心幼儿园的老师是公办教师外,绝大多数幼儿教师为非科班出身,没有经过正规培养训练。普遍存在幼教专业知识缺乏,教育观念滞后,教学方法陈旧的现象,其整体素质不能满足学前教育工作发展的需要。

问题之三:“小学化”现象突出。为了迎合家长心理,大部分幼儿园学前班的教学内容、管理模式与小学一年级的内容、管理如出一辙,甚至部分幼儿园学前班的教材也是一年级的教材。学前班的教学内容主要就是拼音、识字、写字、做数学题等,很少有开发幼儿智力的游戏。

问题之四:管理力量薄弱。一是由于点多面广,教育行政部门无力对所有民办幼儿园进行检查、验收。一些乡镇中心小学的学前班由于日常管理不规范,教学随意性大,“小学化”“放羊式”现象严重。

问题之五:部分幼儿入园不方便。学校网点调整后,一些居住在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分散村庄的小孩子,入园困难、极不方便。致使一些乡镇3-6岁的幼儿入园率不及50%。

学前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就在教育的起点上出现了不公平。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如下:

1将学前教育列入义务教育范畴。当前,世界上不少国家已把学前教育纳入免费的义务教育范畴。在德国,所有幼教机构的运作经费绝大部分由国家提供。美国近30年来日益重视幼儿教育,不断增加投入,尤其是用于解决贫困家庭幼儿保育与教育的经费大幅度增长。我国在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的时机也已成熟。

2加大投入,实施标准化幼儿园建设工程。一是要把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做到逐年随财政收入增长;二是要根据人口分布状况和交通情况,统筹规划学校网点布局,将幼儿同设在小学校园内,争取方圆2公里内,有一所标准(含大、中、小三个班)的幼儿园。条件成熟后,逐渐取消学前班。三是采取民办公助或其他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在农村边远地区举办学前教育机构,提高学前教育覆盖率。

3加大评估考核,规范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是幼儿教育的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幼儿园管理条例》《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要求,依法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对农村幼儿园定期进行督导评估,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示,对那些无法达标的幼儿园,坚决予以关闭;对无证办同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同时要加强宣传,帮助幼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引导家长将孩子送入合格的幼儿园,为孩子的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