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
杂志文章正文
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5        返回列表

刘敬华

曾和同事多次谈起,什么样的管理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是一个非常抽象的问题,老师们很难一下说清楚。但经过多次交流,他们认为心目中理想的学校大致呈以下面貌: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学校成为教师和学生最向往的地方;同事之间相互尊重,关系和谐;工作时尽心尽力,玩时酣畅淋漓;教师内心丰盈,意志独立,没有压抑感,能够实现自我价值。

怎样的管理才能达到以上目标呢?我觉得做到“以人为本”是关键。

管理者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校长曾经也是普通教师,所以考虑施政纲领时力求做到换位思考,什么样的政策教师喜欢,什么样的政策教师抵制,什么样的态度教师欢迎,什么样的态度教师厌烦,真正做到“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于教师”。只要从这个意愿出发,做到以下几点,就能受到老师的支持和爱戴。

1.尊重老师,平易近人

爱因斯坦说:“我的政治理想是民主。让每一个人都作为个人而受到尊敬。”教师只有受到了尊重,才能激发出无限的工作热情。所以学校的重大问题,要给予教师话语权,让教师参与讨论和决策。一方面激发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感,另一方面让教师体验到被尊重的自豪感。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因为工作需要,中途调整一名教师担任班主任,而这位教师的家距离学校有20多里路,每天往返非常辛苦,副校长做了几次工作都没有做通。一天,校长叫这位教师到办公室。一进门,校长看见这位教师肩膀上沾了一些灰尘,忙走上前去为他轻轻拍掉。这位教师感动地说:校长,什么也不用说了,我答应当班主任。因为校长的平易近人,因为他表现出对教师应有的尊重,本来困难的思想工作却轻松解决。这就是尊重的力量。

2.关爱教师,彰显人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没有关爱就没有管理。校长要把每个教师装在心中,少些“锦上添花”,多些“雪中送炭”。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自尊心强,遇到很多困难都不愿告诉领导,只是自己默默承受。所以校长要多关注教师,多了解教师,知道教师所处的困境,不用教师开口,主动去为教师解决困难。教师把校长当作了“知己”,还有干不好的工作吗?有位教师,妻子病了,要到省城去会诊。校长得知这个消息,自己骑自行车到局里开会,却让司机开车送他们去省城。这位教师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其实教师很容易满足,有时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肯定的话语,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就能让他们心存感激,奋发作为。

3.身先垂范,平等待人

李镇西说: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校长和教师人格上是平等的。作为一位校长,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教师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面对困难,冲锋在前,面对荣誉,坚决后退。力戒高高在上,指手画脚,独享特权。有位校长,一直坚持第一个到校,即使有时工作上有应酬,他也坚决到下班时间再走。正是他的榜样带动,教师们在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时才凸显出高度的自觉性。

管理者要力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有些校长,目光短浅,只重视自己出名;而有些校长,目光远大,关注教师成长,帮助教师成长,从而带动了学校的快速发展。

1.思想引领,文化感染

苏霍姆林斯基说:“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校长要有教育思想,学校才有灵魂,校长要有文化内涵,学校才有长远发展。只有这样,校长面对教师,才能用思想引领思想,文化培育文化。教师身在其中,每天耳染目濡,必定能够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2. 提供平台,帮助成长

李镇西说:“帮助教师成长,满足他们成功的愿望,是最大的人文关怀。”只有教师的发展,才能带动学校的发展,只有教师的成功,才能推动学校成功。校长只有确立了这一理念,才能使学校和教师得到可持续发展。因此校长要鼓励教师参加教育培训,夯实基础;支持教师走出去,开阔视野;想方设法引进“教育大家”讲学,更新理念;为教师购买教育专著,丰厚素养。更重要的是,校长要为教师提供“展示风采”的平台,让教师经常体验到成功的滋味。只有这样,才能引领教师不断成长,从而促进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

很多优秀学校的实践证明,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更具生命力。

(作者单位:山东昌邑市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