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校长更应善待“弱势教师”
杂志文章正文
校长更应善待“弱势教师”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0        返回列表

赖春林

校长在善待教师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教师队伍中的“弱势群体”(患病教师、年老教师、年轻教师、外地教师),不能挖掘弱势教师的潜能,这成为阻碍学校和谐发展不可低估的因素。因此,校长更应善待教师中的“弱势教师”。

关爱患病教师

来自于社会、家长及学校的压力和教师自身身体素质等原因,导致一些教师患上了疾病。尤其是患重病的教师,他们无法担任岗位工作,需要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大医院求医,除了承担昂贵的医药费外,还饱受精神压力和病痛的双重煎熬。在这样的境况下,患病教师急需学校领导的关爱。学校领导也应尽力去关爱他们,帮助他们早日康复,重返教坛。去年,林老师患病到广州的大医院求治,需要一笔昂贵的药费,由于林老师的工资不高,节衣缩食后余下的钱并不多。我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组织全体教师捐款,当把教师捐的钱送到林老师手中时,他热泪盈眶。经过医治,林老师已病愈并重返教坛。

为报答学校,他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作为回报;对于其他教师来说,也是快乐的。可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对于学校来说,更是一堂别开生面的师德教育课,既可以教育教师团结友爱,也可以增强教师的凝聚力。

关心年老教师

年老教师一般指年龄在55岁以上。年老教师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几十年,他们在过去的岁月中为教书育人付出青春,如今到了将近退休之年,昔日的棱角已经磨圆了,身体也不那么强壮了,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困难较多。一是精力不足,跟不上课堂教育改革的步伐;二是与学生有代沟,无法吸引学生;三是观念陈旧,创新意识不强,对新课标改革也显得力不从心。对年老教师要采用关心而不放纵的办法。一是每年重阳节,组织老教师外出参观或登高活动,让他们开阔眼界重新接受新事物,既可以学到东西,又可以愉悦心情;二是每遇到教师生日那天,学校送上一份礼物和一张写满祝福话语的卡片;三是引导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活到老学到老,改变保守的思想,摒弃旧的教学观念,为教书育人再做贡献。四是组织他们参加一些有益于心身健康的文娱体育活动,确保他们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激发他们昔日的热情,再度为学校发展奉献“余热”。他们身上积淀的宝贵经验,对于年轻教师来说是一部值得学习且能备受启迪的参考书。

关注年轻教师

年轻教师刚大学毕业不久,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对自己的岗位工作充满激情,但他们缺乏经验,不能很好地驾驭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关注年轻教师也就是关注学校的明天。为了使他们尽快成长,应采取一系列的校本培训活动,一是开展责任与奉献的师德建设教育,开展师德论坛和讲座,学习先进教师的事迹等,让他们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并在活动中让他们明白,良好的师德修养是一名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作为教师,要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影响学生从善;二是开展业务培训评比活动,促进业务水平提高。我们开展了“三笔字”(毛笔、钢笔、粉笔)比赛、普通话朗诵比赛、即兴设计教学和书写教案比赛、上好一节汇报课、制定一个活动方案、撰写一份教学总结、制作一个课件、主持一节班(队)会课等,年轻教师在培训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此外,我们还展开“师徒结对”,让年轻教师尽快熟悉教育教学规律,驾驭教学。通过一系列的校本培训,年轻教师脱颖而出,有的承担市级的示范课教学,有的参加教学评比,获县市、地市、省级的奖励,他们成为学校持续发展的生力军。

关怀外地教师

对于外地教师能否安心工作,关乎教师队伍能否稳定。学校领导要想方设法让外地教师进得来,留得住,教得下。一是感情留人。每逢节假日,外地教师由于路途遥远,不能与家人团聚。此时,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油然而生,难免会伤感、失落。学校以工会的名义组织慰问,让他们置身于学校,有家的感觉。每年中秋节,为他们送上月饼和慰问金。二是待遇留人。提高外地教师的待遇,让他们感到有优越感。我校对待外地教师是“另眼相看”的,如春节回家,学校为他们报销来回车费;每学期组织一次外地教师游览本地名胜古迹等;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对于外地教师在本地购置房屋,采取优惠政策。三是环境留人。许多年轻外地教师求职时,不光看学校的待遇如何,更重要的是看学校的发展前景,看是否有自己可以施展拳脚的平台。因此,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满足外地教师校内住宿条件,为他们构建一个既可满足现状又能有发展前景的平台,让他们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广东恩平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