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以五大评价理念引领学校评价变革
杂志文章正文
以五大评价理念引领学校评价变革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7        返回列表

刘纪挺

好制度成就好学校,好学校创造好制度,制度创新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评价制度作为学校基本制度之一,在学校发展中起着引领、推动、制约的作用。近几年来,我校学习借鉴名家名校的先进理论和经验,尝试摸索符合校情的评价路径,归纳总结出具有校本特色的评价理念,在学校管理中以五大评价理念引领学校评价变革。

一、创新五大评价理念

1.以促进主动发展为导向的评价理念

评价的目的和功能不单纯是总结甄别、分出好坏,评价的最大功能和最终目的是总结过去、开启未来,以评价标准引导人们主动适应新的工作标准,以评价手段引导人们主动寻求新的工作方法,以评价过程引导人们主动点燃新的工作热情,以评价结果引导人们主动追求新的工作业绩。评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促进被评价对象的主动发展。

2.以鼓励纵向进步为导向的评价理念

既然评价是为了促进被评价对象的主动发展,那么评价就要不断地激发师生的自信、热情、内动力。基于这一点,我们倡导“鼓励纵向进步”的评价理念,我们评价师生个体,是把他的现在与他的过去进行对比,看态度是否变化,看付出是否变化,看结果是否变化,无论哪一方面的正向变化都是进步,自我进步一直是我们评价的重点。例如:我们每个月评选学生进步之星、小组进步之星、教师超越之星、班级跨越之星,把荣誉颁发给这个月自我进步最大的学生、小组、教师、班级,这与我校的育人目标“志向远大、品德高尚、追求进步、学有所长”相契合。

3.以团队互利共赢为导向的评价理念

学校评价什么,怎么评价,师生就会朝着评价的方向努力,就会顺着评价的方向发展,学校的评价方向就代表着师生的发展方向。因此,我校大力提倡“团队互利共赢”的评价理念,引领师生减少同质竞争,加强团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在这一理念的支撑下,我校把更多的评价转向评价一个个小团队,如级部评价、小组评价、备课组评价、教研组评价等。

4.以激励人人达标为导向的评价理念

过去,我校开展的各项评价活动,都是基于评选几个优秀、上报几个模范,这种“掐尖选美”式的评价,打击了大多数的师生的积极性,往往收不到应有的评价效果。2015年,我校尝试开展达标评价,制定各项工作达标评价标准,引导师生学习标准,激励师生超越标准,评价表彰全体达标师生,优秀不限定数量,模范不拘泥时限,先到先优、后到也优,你优我优不影响他优,我们称之“刻度尺式评价”。

5.以尊重个体价值为导向的评价理念

评价首先是关注师生个体成长和发展的一种方法,其次才是引领、推动学校发展的一种方式。基于这种理念,我校在评价师生时既关注团队评价和发展,又关注个体价值在评价过程中的凸显,让师生在评价后实现个体价值的自我彰显和他人认可。例如,评价前让每一名被评价的师生撰写自我总结,评价中让每位评委首先看到每一名被评价师生的优点、付出、贡献,评价后从不同角度表彰被评价的每一名师生。

二、变革八大评价路径

1.达标评价

首先,我们改变原来的扣分制度,扣分让被评价对象心里很不舒服、很敌对、很反感。其次,制定班级各项检查项目的达标标准和不达标反例。再次,评价结果简单化,只有达标和不达标两种结果,达标的计2分,不达标的计1分,计算班级每项平均得分和整体平均得分,分值在1~2分之间,既便于评价人果断正确评价,又能简单明了区分,让被评价对象对自己的情况一目了然。最后,评价结果达标化,达到1.8分的为优秀班集体,达到1.5分的为达标班集体,达不到1.5分的为不达标班集体。此外,我校在多媒体使用、学案使用等方面也都实施了达标评价。

2.进阶评价

在达标评价的基础上,为激励优秀师生不断超越自我、跨越发展,我校制定了进阶评价制度。第一,骨干教师进阶评价。例如,进阶二级骨干教师必备条件包括:一级骨干教师任职2年,任职期间获得市级会课二等奖以上荣誉,任职期间参与市级及以上课题并获得市级论文二等奖以上荣誉,任职期间师德考核1年优秀,任职期间学生评教不低于98分。只有具备以上条件才能进阶二级骨干教师,条件具备,自动进阶。第二,卓越中学生进阶评价。进阶卓越中学生必备条件包括:星级评价8星及以上,1年内获县级荣誉2项及以上,本人所在学习小组1年内2次及以上被评为优秀小组,厚德学分中的“道德品质”项互评为满分,体质健康测试为优秀。只有具备以上条件才能进阶卓越中学生,条件具备、自动进阶。进阶评价,给优秀师生一层层进步的阶梯,一次次跳起来摘到桃子的喜悦,一个个超越自我的梦想。

3.鼓励评价

目前,广大教师普遍对学校考核存在不满情绪,主要原因是评价考核项目过多,与实际教育教学工作脱钩,自己不在乎又迫于领导面子和分數压力。为此,我校将大部分强制性、统一化的考核项目变革为鼓励性评价项目,如教案、作业批改、教研活动、集体活动、班主任工作、承担课题等评价项目,不是一刀切地要求全体教师去开展工作、完成工作,而是鼓励每一名教师去主动选择并完成自己喜欢的工作,将自己的工作成果主动地交给学校评价。鼓励性评价让更多的教师去干自己喜欢的,去发展自己擅长的,去获得自己最需要的。例如,教研活动,原来的制度统一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本学科25节课,其他学科15节。变革后的鼓励性评价制度改为“不要求教师们具体的听课节数,鼓励教师自己随机听课,可以不听完一节课,听本学科每节加0.1分,听其他学科每节加0.15分,外出听公开课每节加0.2分”。事实证明,制度变了,教师听课的节数反而增加了,听课的收获更能补充自己的教学所需了。

4.即时评价

为提高评价效果,我校推行即时评价,让师生在即时评价中有存在感、有自豪感、有价值感。第一,学生方面。我校实行学分卡制度,便于教师对学生开展即时评价。学分卡分黄蓝卡两种,黄卡代表惩戒,蓝卡代表奖励,学分卡面值有2分和5分两种。课堂上,教师会根据课堂表现和学分标准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积极的奖蓝卡,违纪的发黄卡;课堂外,值周教师会根据课间表现和学分标准对学生开展即时评价,好人好事奖蓝卡,违纪行为发黄卡。第二,教师方面。我校实行红绿卡制度,便于对教师开展临时性工作评价和弹性考勤管理。持绿卡,教师可以不请假、不开条,提前离校1~3节课,只需在离校时将绿卡交保安,一卡一节。持红卡,教师可以不请假调休1~2天,只需在调休前将红卡投入到指定信箱,一卡半天。老师们在课余时间主动辅导学生、主动为他人代课、主动命制试卷、主动监场阅卷,主管领导根据其工作量和工作效果奖励绿卡和红卡,折算标准全校统一,专人审批。教师领取红绿卡后,随时自由使用,既方便了自己,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红绿卡地使用就是即时评价的表现之一。第三,月度评选。校园月度人物(教师和学生)评选是我校即时评价的又一表现形式之一,每月月初,由各级部和各班上报符合评选标准的候选人员名单和突出事迹,全校公示、全体师生投票,评选出上个月的校园月度人物,利用升旗表彰奖励,并将其事迹在橱窗展示。

5.团队评价

我校在评价过程中,以团队评价为主,个体评价为辅,二者相辅相成。团队评价主要有学生小组评价、学生社团评价、班集体评价、级部评价、教研组评价、备课组评价等。以级部评价为例,我校对三个级部进行双月评价,主要从学科优秀率总和、学科及格率总和、级部生均分、级部优秀生比率、公开课等七个方面对三个级部开展团队评价,级部评价结果与本级部教师的绩效工资和年度考核息息相关,级部人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6.学分评价

我校制定了《学生学分评价暨星级学生评定办法》,德育处、教导处、学研处、班主任、学科教师、全体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期中期末考试后按照评价标准开展自评、互评、他评。学分评价体系主要有以下特点:(1)评价内容全面。我校学分评价分为四大项、八维度。厚德学分,包括道德品质、好人好事;乐学学分,包括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志高学分,包括社团活动、荣誉奖励;行远学分,包括遵规守纪、课堂表现。(2)评价标准科学。在八个评价维度上,我校设计了详细、科学、符合学生实际的具体评价标准,例如:“学习成绩”,我们采取了评价学习小组的方式,以小组的进退步为标准,评价每一个学生。(3)评价过程民主。我们采用教师评、学生互评、学生代表评、定性评、定量评等方式,力求评价过程民主、公正。(4)评价结果有效。学分达到100分,授予一星中学生称号,以此类推,学校大力表彰星级学生并为星级学生颁发荣誉牌,星级学生每天佩戴荣誉牌,成为学生们的学习楷模。

7.聘任評价

李希贵校长认为,最好的评价就是聘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校作为公办学校在部分领域尝试实施聘任制。校委会按照“自愿选岗、择优聘岗”的聘任原则制定了详细的聘任细则,例如:“正常出勤的教职工自愿选择竞聘岗位,班主任可申报值周;如果报名职工未超过岗位数的2倍,则先报先聘;如果报名职工超过岗位数的2倍,则择优聘用。专业性强、水平要求高的岗位以择优聘用为原则,如班主任、教研组长、艺术类社团等;岗位申报,岗位聘任每学期一次”。第一,级部领导聘任制。中层干部自主申报、竞聘级部校长,并提交《级部发展规划》和《管理计划书》,校长根据所提交的《级部发展规划》和《管理计划书》,结合日常工作表现和能力,聘任级部校长。级部校长自己决定聘任本年级的一名教师为级部主任,校长和校委会不作任何干涉,级部主任直接受级部校长一人领导。下一阶段,我校将积极探索实施级部教师聘任制。第二,班主任聘任制。由教师自主向德育处申报竞聘班主任,德育处根据班主任工作标准初步确定选聘的班主任人选并报校委会,最终由校委会聘任班主任。第三,值周教师聘任制。建校以来,我校一直实行教职工全员值周制,实际上全员值周制名存实亡,上岗迟到、无故空岗、在岗不作为等现象司空见惯,全员值周成为一项劳民效微、民怨冗杂的管理制度。值周教师聘任制的实施打破了这一僵局,教师自主申报竞聘的值周岗位、值周时间,校委会按照“先报先聘、择优聘用”的聘任细则进行公开选聘。值周教师聘任制体现了自主自愿、相互选择的主体性和平等性,极大地提高了值周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效果。第四,社团辅导员聘任制。我校现有学生社团19个,社团辅导员23名。以前社团辅导员都是学校指定,指定的就会出现一厢情愿的现象和结果,聘任制实现了自愿互选、两厢情愿的目标,两厢情愿带来的是高涨的工作热情、精心的课前准备、高效的活动过程。聘任制的实施,不仅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而且真正调动了全体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这是其他教师评价制度所难以企及的,聘任就是最好的评价制度。

8.绩效评价

目前,很多农村学校没有把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作为一项最重要的评价制度,而是当作了一个包袱,大部分学校都本着“缩小差距、基本平分”的原则,把奖励性绩效工资这部“好经”给念歪了,不仅没有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反而打击了一部分优秀教师的积极性,人人怨声载道。我校充分挖掘了奖励性绩效工资的评价功能,制定了符合校情师性的绩效评价制度。绩效评价以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为依托,以多劳多得、优质优酬为评价原则,以公平公正、调动积极性为评价目标,以八大重点工作为评价内容:兼职岗位(班主任、教研组长、实验员等)、值周、社团三项评价,体现“干与不干不一样”;考勤和课时两项评价,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公开课、级部合作成果、个人工作效果三项评价,体现“干好干坏不一样”。绩效评价要先实现“干与不干不一样”,再实现“干多干少不一样”,继而实现“干好干坏不一样”,最终实现“三种评价导向有机融合”。

评价是最好的引领,评价是最好的激励,评价是最好的管理,评价是学校最优的发展路径。创新评价理念、变革评价路径,这将成为学校科学、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作者单位:河北肃宁县砚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