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破解教代会“假民主”的思考
杂志文章正文
破解教代会“假民主”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8        返回列表

童义清

教代会作为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我们有责任使之发挥它应有的重要作用。破解教代会中“假民主”的难题,需要上级部门、学校领导、参会代表和学校工会负责同志等多方联动,一起发力。

一、上级要参与

教育主管部门主动指导学校教代会工作,是破解这个难题的保障。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需要摸清情况,主动谋划。教育局分管领导和工会部门领导通过调研、座谈等形式对辖区内学校全面熟悉,问诊把脉,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辖区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做好统筹规划,以积极的状态参与到基层学校的教代会工作中来。其次,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对基层学校的规范指导。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学校,教育局的分管领导和教育局工会部门可采用专题会议和红头文件的形式,落实主体责任,规范学校行为,对那些存在混乱现状和无序组织的学校,可以明确时间段要求,进行手把手地指导,明确各方权益和责任。最后,教育主管部门要成立检查组或互评组,严格督查辖区内基层学校教代会的开展情况和活动质量,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力争各校能够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二、领导要重视

学校党政领导重视、支持教代会工作,是破解这个难题的关键。

“众人拾柴火焰高”,学校领导要站在全局和长远的角度看待教代会工作,充分认识教代会的重要意义。首先,政治上要给予高度重视,让教代会成为学校政治生活中的重大要事。其次,经费上要给予高度的支持,让教代会办得既不奢华也不寒酸,确保会议开得有声有色,决不让工作人员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再次,时间、空间上要给予保障,保证教代会在学校的最佳时间段和最合适的空间里举行,这样教职工代表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最后,學校领导要在具体落实代表提案上给予高度重视,尤其是要花大力气、下大决心解决教职工代表的立项提案,努力让每件提案都能得到暖心妥当的解决。

三、代表要提升

参会代表拥有良好的素质,是破解这个难题的根本。

“打铁还要自身硬”,要提高会议的实效性,需要格外重视参会代表的素质问题。首先,我们要把那些政治素质高、参政议政能力强、业务水平好、能够代表一线教职工心声和想法的教职工代表选出来,让他们为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利益和学生的成长出谋划策。其次,要对这些教职工代表进行会前培训,可利用会议培训、校园内部网、QQ群、微信群、致代表一封信等方式,向他们宣传教代会相关事项和职工代表的权限权益,鼓励他们围绕会议中心议题献计献策。最后,代表们自身要能秉承一颗公平公正的心,从学校大局、维护广大教师利益的角度出发,会前多观察、多调研、多思考,会中多倾听、多参与、多献策,会后多关注、多追踪、多沟通,把自己代表的声音勇敢地说出来。

四、程序要规范

规范、创新教代会的会议安排,是破解这个难题的基础。

首先,会议内容要合法。学校领导与具体负责同志要研究教代会的职能、权限和作用,明确哪些内容需要提交到教代会上去讨论,哪些内容不适合拿到教代会上讨论表决,争取把那些涉及学校的办学思想、发展规划,或者涉及绩效分配、职称评聘等重大问题的方案都拿到教代会上谈论表决,这样才能保证教代会研究的内容都是有用的、有效的。其次,会议程序要规范。目前,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重视教育,学校的规模和布局都趋向科学合理。学校工会部门要用心用情,保证教代会程序的规范性。召开前一两个月甚至学年初,就要跟校长、书记做好汇报、请示,得到批准后认真准备,做好筹备;然后按照召开预备会议,召开正式会议,落实会议精神等程序进行。最后,会议形式要创新。对那些有碍代表履行民主的会议形式,应想方设法予以创新。如,一般情况下,中心议题都是用举手表决的形式表决,这样不能给代表提供自由空间。学校的具体负责同志要创新会议形式,可以用无记名投票方式,也可以利用现代网络平台自由表决,这样代表才能真实地表达意见和建议,从而收到真实的代表心声。

教代会工作,既是参会代表的工作,也是学校领导的工作,更是事关所有人的一项工作。要破解教代会中“假民主”现象难题,单靠哪一方的努力很难完全实现,需要多方联手共同努力,这样,才有能整体推动这项工作,从而达到实现“真民主”的美好愿景。

(作者单位:安徽合肥市屯溪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