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班级团体文化建设对学生自我效能感及成绩的影响研究
杂志文章正文
班级团体文化建设对学生自我效能感及成绩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16        返回列表

彭东渝

一、问题的提出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是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也有学者认为:“班级文化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在朝着班级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李学农,1999)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自我效能感概念是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最早提出的,指的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Bandura1977)。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自我效能感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也已成为国内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但通过知网检索后发现,在中学德育领域,班主任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来提高学生个体自我效能感和成绩的实证研究为空白,这里将其作为本研究的切入点。实验之前我提出假设:1.班级文化建设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2.班级文化建设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有显著作用。

二、研究过程

本研究在我任教的化州市实验中学进行。我先通过前测随机抽取成绩无显著性差异的高一(75)班(76)班作为样本,(76)班作为实验班,(75)班作为对照班。两个班由同样的教师上课,教育教学所需要的其他相关设施也相同。我在实验班级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活动方案干预训练、而对照班进行正常的教育活动。一年后,参加全市统一测试得出后测成绩。同时,在实验前后对两班学生进行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调查。实验结束后,运用SPSS分析数据,得出本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2)替代经验。观察他人所获得的替代经验会提升效能期望。(3)言语劝说。(4)情绪唤醒。以此为理论基础,我进行了如下操作:

1.优化班级的外部环境布置,强化他人的成功经验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摸得着、看得见的“显性文化”,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除了常规的讲究教室的干净美观、座位布置的合理巧妙外,强化他人成功经验是我一直隐藏于心的“小心机”。教室墙壁悬挂的名人肖像及其名言、黑板上每日一句的警句、板報也是一分为二,一半展示一周、半学期和一学期在学习、纪律方面表现好的同学的先进事迹,另一半是每周一次的“历史上的那个他/她”,着重宣传名人成功之前的种种努力和不容易……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强化受表彰同学的自身成功行为,另一方面,也给所有同学树立身边及历史上奋斗的榜样,以积极的替代经验激励大家奋斗拼搏。

2.完善班级的内部文化建设,形成健康的舆论环境

正确的舆论是班集体不成文的行为规范,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物质载体,也是形成和发展班集体的巨大力量。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隐性文化”,是班级文化环境的核心。我们的班级总体目标、班规、班级口号、班旗、班徽、班歌都是向全班学生征集、再经过热烈讨论后统一投票产生,这本身就是一个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完善班级内部文化建设的过程。

刚接手(76)班时,我发现学生中有一种不良风气,看不起勤奋学习的学生,特别羡慕那些貌似轻轻松松拿高分的同学。为此,每次考试前后的关键期,我都一定会进行全班或个人的“班主任有话说”系列讲座,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及反复的言语劝说,不断强化以下舆论,从来没有人随随便便成功。所有轻松的背后都是日积月累的坚持与奋斗。勤奋学习的学生,值得尊重。即使目前暂时落后,努力也一定能取得好成绩。经过一段时间后,班级内很快就形成了“谁更努力谁就更容易成功更值得尊敬”这样一种健康的舆论环境。

3.丰富班级的班团队活动,引导学生的自我激励和管理

班团队活动一向是班主任育人最主要的载体,用活动启迪智慧、用活动凝聚人心、用活动锻炼才干、用活动提升素养……而对我而言,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唤醒学生的斗志、信心以及对努力及坚持的认可是最大的目标。因此,我开展了一系列的班团队活动,如,“我努力我成功”主题辩论赛、“我的成功我做主”先进事迹报告会、“悦纳自己”演讲比赛、“我对老师和父母的承诺”茶话会、“解读他人的成功”故事会、“聆听内心的自己”心理游戏等。同时,我要求每个学生在每天的早晚读之前都齐声喊口号:“爱学习,爱自己,越努力,越成功!”,在每天晚休前“自省”并且同伴之间“互省”,内容如下:今天我努力了吗?我的努力使我取得了哪些成绩?哪个方面做得好?哪个方面做得不好?明天我要坚持什么?要改变什么?通过每天常规的“一喊二省”活动,绝大部分学生情绪饱满,学习态度积极,并且自信心强,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取得成功。

三、数据及分析

1.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调查

在实验前后我对学生进行了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调查。其中,对照班实验前发出问卷66份,回收64份,有效60份;实验后发出问卷66份,回收62份,有效60份。实验班实验前发出问卷66份,回收66份,有效60份;实验后发出问卷66份,回收65份,有效65份。

题目设计内容如下:(1)我相信落后是暂时的,自己总能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2)我的成绩是努力的结果,我觉得我可以继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3)即使我某次考试成绩很不理想,我也能平静地查找错误,分析原因。(4)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就一定能学好。(5)如果某次考试考得很好,我认为那纯粹是侥幸。(6)我在学习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可是一直都学不好。(7)面对新的学习内容的时候我总觉得我不行,总会习惯的想“我不会”。(8)我认为我的学习能力比较差,即使我再怎么努力也是学不好的。(9)班集体和谐团结的气氛对我的学习很重要。(10)我喜欢这个班集体,我有信心和它一同成长。

题目1~4为正向自我效能感设计,5~8为负向自我效能感设计,9~10同时考查学生对班级文化建设的认可度,每题选项设置ABCDE五个选项,A代表非常不同意,B代表比较不同意,C代表一般,D代表比较同意,E代表非常同意,通过统计选择DE项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来了解学生的情况,回收的数据统计显示:对照班的学生在正向自我效能感提升方面没有明显变化(题1.70%~72%;题2.68%~70%;题3.57%~58%;题4.74%~73%),而负向自我效能感反而略微提升了(如题5.50%~55%;题6.55%~65%;题7.70%~75%;题8:65%~70%),同时对班级文化建設和班集体的归属感变化不大(题9.85%~86%;题10.76%~78%);但是,实验班学生变化明显,如,正向自我效能感大幅度提升(题1.71%~85%;题2.69%~89%;题3.59%~80%;题4.73%~90%);负向自我效能感明显下降(题5.52%~20%;题6.56%~17%;题7.69%~15%;题8.66%~18%)同时对班级文化建设和班集体的归属感明显(题9.90%~98%;题10.77%~97%)。

因此,假设1成立:班级文化建设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实验前后,我用化州市教育局统一测试卷对两个班进行了测试并对他们的总分进行数据回收分析。统计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前测成绩(均为班级总分)分别为479.24分与478.00分;后测成绩分别为494.61分与480.98分,目测成绩进步明显,同时,我利用SPSS软件,将两次成绩在95%的对照置信区间上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前测成绩差异不显著(p=0.832>0.05);然而,实验班和对照班后测成绩差异显著(p=0.026<0.05),实验班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

因此,假设2成立:班级文化建设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有显著作用。(p=0.026<0.05)。

四、结论及启示

通过研究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班级文化建设提高了实验组成员的自我效能感;2.班级文化建设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有显著作用。

以上结论说明自我效能感是可培养的,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及成绩的提高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由于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成绩具有重大意义,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可能是今后班主任提高学生成绩的一项有效措施。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探讨班级文化建设中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与学生个体成绩的相关,以及性别对自我效能感及成绩提高有无显著影响。

(作者单位:广东茂名河西区化州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