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高中地理“区域认知”素养养成策略
杂志文章正文
高中地理“区域认知”素养养成策略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5        返回列表

胡梅

[摘 要] 区域认知能力是当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从概念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区域的内涵;立足教材资源,帮助学生寻找到分析问题的思路;在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完成知识与能力的有效迁移。

[关键词] 高中地理;区域认知;养成策略

最新发布的高中地理教学的核心素养要求将“区域认知”作为高中生在地理学习中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之一。笔者所理解的“区域认知”能力应是对地表各种地理性状的感知和判断能力。在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Ⅲ的教学中,笔者尝试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形成。

一、从基本概念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区域的具体内涵

就高中地理而言,笔者觉得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规律应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开展第一阶段教学需引导学生把握的主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这些内容时,需要学生了解的必须通过材料及案例的给出,让学生自己在教师所呈现的线索下发现与完善。

在学习荒漠化这一生态问题时,笔者向学生说明了本课的学习目标后,会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导学案和自己的理解,尝试根据教师给出的索引找到荒漠化的概念、主要类型及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学生完成后,教师可以通过投影等设备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综合全班学生的答案再给出参考答案。接下来,学生去分析不同区域可能会出现的荒漠化类型及其产生原因的时候就会容易很多。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报出答案让学生去背,学生即使记住了这些内容,也很难将这些规律放置到具体的区域中,面对具体问题时依然不会解决。

结合区域的实际来分析教材中的基本概念看似消耗了一些教学时间,却能使沉闷的课堂因此而活跃起来。基本概念和规律在教材中属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学生自己去查阅教材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师及时的鼓励会让学生从开始就能非常愿意跟随教师一起来解决后面相对困难的问题。

二、自教材资源出发,促使学生找到分析区域的思路

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本,从教材提供的资源出发,通过整合多个不同版本教材中的案例,使学生能在分析不同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验证中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

在学习荒漠化部分的知识时,笔者不仅会要求学生认真思考教材中提供的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问题发生的原因、危害和防治的具体措施,还会引导学生根据人教版、中图版和鲁教版教材中所展示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与我国南方的红色裸岩荒漠现象来进一步思考这些生态问题发生的原因、危害,并说说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在这些案例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应基于自然和人为两个角度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了解人为原因是导致这些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在阐述危害时应基于人们的生命与财产两个角度;在说明解决措施时需从生物、工程和宣传等角度来展开。

教材中的若干典型案例能让学生在自己脑海中形成解决具体区域问题的一般思路,在后面的学习中,遇到具体的问题时,能更娴熟、自信地找到解题方法。

三、安排好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迁移能力

就高中地理而言,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地理教学核心目标的完成,更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区域问题的解决若不经过实践,就很难能真正地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生根。在教学时,教师可结合地域特点或学生在假期游学时所获得的感知,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迁移。

在学习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部分的内容后,笔者会结合必修Ⅱ已学的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世界上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及其特点、农业生产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等部分的知识,引导学生参与一些有益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到田间地头按照教师的要求做一些走访,了解家乡农业生产的类型、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及劣势条件;尝试采访地方政府农业主管部门,了解当地农业发展的一些未来规划;通过网络搜索一些相关的视频及文字材料,了解家乡农业发展的最新动向;通过小组合作来解释当前农业发展的一些新词语,例如:生态农业、立体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观光农业等;在以上所获得的認识的基础上,为家乡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教师的合理安排与引导,能促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实践活动,通过自主走访和小组合作,逐个完成教师所安排的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原来自己刚学到的内容和当前最新的农业发展态势是密切相关的,在针对当地农业发展情况给出自己的建议时,学生不仅可以收获成功的喜悦,更能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在此期间,学生可以因此具备较为良好的知识、能力的迁移能力,逐步具备“区域认知”的素养。

参考文献:

[1]袁孝亭.区域认知及其培养重点解析[J].地理教育,2017(1).

[2]杜秀敏.初中生地理区域认知构建[J].地理教学,2017(4).

(作者单位:江苏白蒲高级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