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让校园成为群星闪烁的殿堂
杂志文章正文
让校园成为群星闪烁的殿堂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7        返回列表

吕斌

[摘 要]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其中讲到了每个人都有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肯定的需要。一个人如果长期得不到别人的认可,这个人就会变得越来越自卑,有的甚至会变得心理扭曲,做出危害他人和社会的事情。而反观我们的学校教育,受到老师喜欢的,多是班级为数不多的几个学习成绩好的“优等生”,班级的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改变以往“唯分数论英雄”的评价方式是重点,发掘每一个学生身上的优点,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成为优秀学生的机会,校园才能变得群星闪耀。

[关键词] 心理需要;个体差异;评选制度

周末和几位班主任到杨港附近的困难学生家走了走,顺便了解了解他们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来到陈同学家,他母亲在家,和我们聊起孩子的学习,“孩子小学时我和他父亲就在外打工,家里没人管,基础没打好,学习老是跟不上,初二第二学期开学第一个月就告诉我不想上了,我叫他再努力地拼一个月试试,后来期中考试成绩有进步,学校还给他发了一个学习进步之星的奖状,拿到奖状,孩子别提多开心啦,感觉劲头比以前足多了,再也没提过不想上学的事儿,学习也主动多了,你看这不他表哥周末在家,到他家问题目去了”。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初二(2)班另一位男生,每次看到他负责拖教学楼底楼地面的时候,都是那么的认真专注,看到碎纸片之类的垃圾他总是先用手拣出来,再把地面拖得一尘不染。后来我通过和他的班主任交流了解到,这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尽管学习非常努力,但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比较自卑,不喜欢说话。在期中表彰会上,我给他颁发“热爱劳动之星”荣誉证书时,他那激动的眼神,和那声微微颤抖的“谢谢”,让我至今难忘。自那次大会以后,他的性格明显开朗了许多,问题问得明显多了,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他会主动来找我,老远看到我总会喊一声“校长好”。其实在学习中,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每次期中期末考试之后进行优秀学生表彰的时候,我们总是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让受到表扬不再只是优生的专利,哪怕是基础最差的学生,只要你品质好、勤奋,你就能得到学校、教师、同学的认可,得到奖励。

教育面对的不是空洞、抽象符号意义上的人,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的人格、智慧和情感的具体的人。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其人格、情感和智慧的健康成长,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的最终归宿。所以我们今天的教育者理应始终保持一种“回到原点思考”的朴素心理,切实改变“只看分数不看人”的错误做法,用积极、客观、公正、多元化的评价来引领我们孩子的成长。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的理论》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其中讲到了归宿感和爱的需要,它就是指人类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一些欲望,如渴望友爱,感觉被信任、被尊重、被关注等。这类需要不同于浅层次的自然需要,它是人内心深处的需要,在“需要层次理论”中居于最高地位。作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就要多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今天的教育正从“精英教育”向“全民教育”发展,教育应关注全体学生的成长,当全体学生都能茁壮成长的时候,教育才算真正发挥了它的教化的功能。天生其人有其才,天生其才必有用,正像爱因斯坦说过的,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科学成就,都源于个性。独特的个性品质如果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就可能磨炼出学生个人的专长。

2017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又发生了一起大学生杀害同学的案件,一个曾经优秀的学生,怎会持刀捅向自己的同窗?包括2013年复旦大学医学院的寝室投毒案件,事后分析这些“优秀”学生的心路历程,透过他们亮丽的成绩和看起来乖巧的性格,我们似乎看见了一颗千疮百孔并最终陷入毁灭的心。为什么这样的学生一路走来都会被学校、教师当成是“优等生”呢?难道曾经的学校、曾经的教师一直不曾看见他们内心的迷茫与挣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何尝不是“只看分数不看人”的教育的受害者?早在2004年,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师大顾明远教授就曾发出倡议,废除“三好学生”评选制度。一个班级就十来个甚至几个三好学生,而评价的标准往往是由“三好”变成“一好”,包括不少教师和家长都这么认为,作为一个学生只要成绩好就行,根本不关注什么德、体、美、劳,导致少数“学习优秀生”出现了高分低能、思想道德品质缺失的问题。每一个孩子都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世界上并没有真正完美的人。每一个人都有所长有所短,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很多时候,教师的一句话、一个表情都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在评价体系的建立上,教师不妨做些有益的尝试,力争让我们对学生的评价能更加人性化、多元化。每次期中期末考试之后,我们在评选优秀学生时,都力争人尽其才,保证评价的多元化。另外,定期评选“学习优秀之星”“学习勤奋之星”“学习进步之星”“文明礼貌之星”“文体之星”“勤俭节约之星”“热爱劳动之星”“爱护公物之星”“助人为乐之星”……通过举行庄严隆重的表彰仪式,力争让每位学生都能成為同学学习的榜样,同时又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做到自信而不自大。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一马当先不如万马奔腾,群星闪耀,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个性飞扬,这样的校园、这样的教育、这样的生命一定很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杨港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