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区域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体系构建与路径选择
杂志文章正文
区域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体系构建与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13        返回列表

刘敏

[摘 要] 顺应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建立完善的区域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体系,会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文章主要从区域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体系的构建与路径选择两个角度出发,做一些探索。

[关键词] 区域教师;专业能力;体系构建

构建区域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体系,是顺应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好举措,在区域内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实施引导、帮助,能够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升,切实提升中小学的教育质量。本文就以重庆市开州区为例,对区域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体系构建与路径选择等方面的问题做一些概括和总结,对区级研训机构如何在教育新形势下通过改革和创新实现自身更好发展做出探索。

一、建立好协调配套的四个体系

1.科学的能力发展标准体系

教师专业标准。制订客观科学的教师专业标准是确立和提升教师专业地位的重要前提,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必要依据。区教委结合开州区实际,制定了区级各类教师专业标准,如《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这些标准是区域内中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教师专业标准反映了对不同阶段、不同水平的教师的专业素质的要求,为完成从“教师培训”向“教师专业学习”的转化提供了系统的、循序渐进的专业发展台阶,为建立能够促进教师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是教师发展的基本规范,规范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堂评价标准。区教委根据《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和市教科院研制的《立足有效,建设卓越课堂教学实施建议及评价标准》,结合课程改革实际,制定了《开州区课堂教学改革评价标准(试行)》和《课程改革先进学校评价标准(试行)》,并以开教基〔2016〕41号文件形式印发了《中小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开州区中小学教师课改合格课验收标准(试行)》,旨在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改革对提升全区教育质量的推进作用,这些举措很好地推动了全区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

2.及时的政策物质保障体系

政府行政策略保障。开州区区委、区政府、区教工委、区教委都加大了对教师队伍建设经费的投入力度,为研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在政策上,区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切实保障了教师的成长发展权利。区教工委、区教委坚持从实际出发,组织专门力量通过深入調研,科学论证,多次召开中小学研训工作会,使研训工作成为“基础教育品质提升工程”的重中之重,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研训教师队伍保障。为培养一批合格的学科教研员,区教师进修学校采取了“高校引进、公开考调”等方式,配齐、配足研训教师。以夜校为载体,以处室为主体,狠抓教师的政治及业务学习。每年都要征订各种教育报刊、教育专著、学科教研刊物、课标修订资料供大家研读。对学科教研员进行主题式培训,要求教研员积极做课改、写论文、出专著、办讲座,争取早日成为名副其实的学科专家。

骨干教师建设保障。一是抓好校级学科骨干队伍建设。要求一线学校以“五善”(善上课、善评课、善导课、善研课题、善写)为标准,打造校级学科带头人。二是抓好市区级学科骨干队伍建设。区教师进修学校要做好全区学科骨干、带头人的培养工作,近年来,共培养出了科研骨干和积极分子4500余人次。通过实施“选苗子、压担子、引路子、结对子、架梯子、搭台子、树牌子”的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养出了多名骨干校长和名师。目前,全区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有全国优秀教师、市级特级教师、市级骨干校长、市区级骨干教师共计1900余名。

评价激励机制保障。一是建立教育科研工作总结与表彰机制。每年都要以量化考核的方式评选出区级教育科研先进单位与个人,以公正的评价促进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建立科研工作阶段性成果展示机制。针对不同课题的研究进程,开展多种形式的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重点关注科研的实践效益和经验推广。三是建立城区强校与农村学校“一对一”结对帮扶考核机制。在队伍建设、教学资源、教研及考核等方面进行捆绑评价,实现了班子共建、教师共育、教研互动、资源共享、质量共进的发展目标,有效提升了城镇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质量,也带动了农村学校课改的深入实施。

3.有效的研训一体教育体系

只重研究,那是空中楼阁;只谈培训,那是无本之木。只有有效地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才能真正推动教育发展,明确区级研训机构在新形势下的职能新定位。要不断强化研训机构培养教师的功能,深入改革研训机构的课程与教学体系,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专业支撑。针对开州区教师队伍现状,按照“统筹规划、创新方式、按需施训、注重实效”的原则,着眼于一线教师的教学需求和专业成长,我们整合现有资源,创新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策略,逐步形成了民主、开放、高效的研训体系。目前,区教师进修学校各处室都能在明确自身职责的基础上,联合作战,形成了处室职能融合、理论实践融合、实践与研究融合的格的新格局,建立了“研训一体”工作模式。在区教工委、区教委的领导下,以区教师进修学校为轴心,把各中小学和广大教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互通互连的“研训一体”平台。

构建联片研训协作格局。开州区创新工作方法,形成了“一体三层次”的联片研训架构。“一体”指联片研训融上下(区、片、校)交互、左右(校际)协作的整体。“三层次”是指区教师进修学校要做好全区联片研训活动的布局规划、管理、评估工作,负责为联片研训提供信息支持、专业指导、过程监管、成果评估;片区主要负责安排好片内的研训活动,做好检查评估工作;研训重心要转移到学校,研训主体应该是教师,可以轮流在参与学校中组织主题研训活动,形成学校间、教师间相互竞争的格局。通过开设项目短训班、设立学科工作室、实施专家引领、送课下乡、开展课题研究等方式,确保研训活动的高效性。建立片区研训工作QQ群,加强校际的合作和交流,做到经验共享、优势互补。

构建区级研训“三定”机制。为了提高教学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开州区教委创新工作形式,推行了“三定工作制”。一是定蹲点学校。每名专职学科教研员都要选择二至四所蹲点学校,每月到蹲点学校听课不少于5节,座谈交流不少于2次,切实帮助蹲点学校解决具体问题。二是定培养对象。每名专职学科教研员都要选出二至四名培养对象,对受培教师进行全程指导,使其能够快速地成长起来。三是定责任目标。根据蹲点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教研员的学科特长,要求教研员深入课堂,并专门制定明晰的责任目标。

构建研训架构多元模式。一是要积极开展多类别、多层次的教师培训。如分学段的“幼儿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教材全员培训”“普通高中教师课改培训”“中职管理人员培训”等;跨学段的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村校教師基本功培训、教育管理干部全员培训等;专门委托全国著名高校组织的高端培训。二是紧扣干部、教师的发展需要,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为解决教师对教材和课标把握不准的问题,可以专门组织教材、课标全员培训;为提高中小学校长对课程改革的领导力和执行力,专门联合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组织了管理干部高端培训;为切实帮助村校教师解决在备课、上课和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专门组织了村校教师基本功提高培训;针对课改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专门为全区中小学教导主任、片区教研员、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举办了课改专题培训。三是注重研训工作的立体发展。组织“送教、送训下乡”活动,增加“创新思维”“心理辅导”“教师成功策略咨询”等培训内容,实行“一帮一”和“捆绑式”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将传统的“精英培训”“集中培训”调整为“大众培训”“网络培训”。

构建研训发展有效载体。一是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区教师进修学校专门对市、区级立项课题的负责人进行培训,并深入承担课题的学校,对课题研究进行细致指导,并鼓励学校组织针对实际问题的小课题研究。二是扎实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区教师进修学校制定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课程改革先进校评价标准》,研发了《小学学科课改同步监测用书》,导航学校课改;组织教研员深入课堂,帮助学校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一批教师的专业成长。三是加强教学视导。区教师进修学校始终把过程视导作为重点,要求与教师直接沟通并写出书面报告,及时反馈给视导学校,以此为依据来选择教研课题。同时配合区教委搞好教学质量监测,完成命题、制卷、阅卷、统计、分析等各项工作,详细地进行数据比对分析和学生答题情况追踪,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区教委的科学决策、学校的有效管理、教师的有效教学以及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四是以赛促训、以赛促研。通过组织全区中小学说课赛课、教学基本功大赛、中青年教师素质全能大赛等活动,促进了一大批教师的成长。五是坚持开展主题教研活动。以此为契机,促进各校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促使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专业素养,加快新课改工作的推进步伐。六是扎实推进校本研训。区教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工作意见》,确保各校的研训工作都能得到持续化、常态化和立体化的发展。

4.合理的公开选聘使用体系

公开选聘机制。通过程序公开、机会均等、择优录用的方式,建立了教师公开选聘机制和优秀师资选拔任用机制,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积极选录愿意投身农村教育的人才。在教学经费上向农村小学倾斜,吸引更多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工作。同时,区教委、区人社局等部门还会对现行的人事编制体系进行政策调控,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合理调配师资,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城镇教师去农村任教,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上优先考虑这部分教师。

合理使用体系。针对招聘体系系统性不强、能胜任岗位的人才难招、值得培养的人才缺乏、核心技术人才流动性太大等问题,建立了教师合理流动机制,实现了城乡各级各类学校师资的合理足额配置。

二、建立好发展路径的三个平台

1.区级引领平台

构建研训网络。各学科都已经构建起了自己的区域教研网络:建立了以区教委、区教师进修学校为龙头、13个片区中心为支撑、各学校教研组为基础的三级教研网络,成立了31个区级中小学学科中心组,集体统筹与规划,明确职责,分组落实与审定。加强计划性,完善教研制度,健全各级教研组织,努力建立一支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素质的教研员队伍。

构建培训体系。将理论性与实践性培训,校本性与考察性培训结合起来,促进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及语言技能的提升。特别是小学教师队伍中,很多都是转岗教师,可以通过创造更多的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提升学历及教学水平。

建立交流机制。有计划地开展“城镇支援农村、强校支援弱校”工程,使农村和薄弱学校都有骨干教师。开展跨校师徒结对活动,鼓励名优教师到师资相对薄弱的地方上示范课,收徒弟,真正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走出校门,到外校、外地学习取经。各学科中心组要定期深入学校听课、评课、指导教学,开展名师送教下乡活动,充分发挥名师的专业示范引领作用。

建立评价体系。区教委以文件形式印发了系列评价标准,我们会定期举办义务教育阶段管理干部专业标准考试,每年全区1000余名学校中层及以上学校管理干部都要参加考试,考试紧扣《校长标准》的5个基本理念、6项专业职责和4方面实施建议进行,考试范围主要是基本理念和专业职责,着重考查学校领导干部对校长专业职责的理解和实践应用能力。同时,还会定期组织中小学教师课改合格课验收活动,《开州区课堂教学改革评价标准(试行)》要求,全区各中小学教师全部都要参加课堂教学改革合格课达标活动。同时,为扎实做好教学常规,全面构建有效课堂,根据区教委《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质量考核办法(试行)》中的要求,每年都要组织全区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不断被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加强学科研究。做好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指导与服务工作,每年都要组织一定数量的专家讲座、学术研讨、专题讨论、教研沙龙、教法推介等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以充实教研内涵、提高教研质量。同时,还定期组织一些有推动力和影响力的教育教学活动来促进教师的成长,通过举办观摩课、研讨课、优质课评比以及技能展示等活动,促使教师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到一起,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

做好支持服务。开州区各中心学科组经过大量调查及研究,结合区域各年级教与学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基于课标下的教学支持与服务”活动,建立了基于网络的教师校本研究培训机制和成长机制。区级研训机构分年级教学,有针对性地指导区域教学工作,把具体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按课程标准不同级别分解到各年级中,从基本教学策略、重点问题导引、教学进度与考核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供教师参考。

2.片区帮扶平台

完善研训机制。完善片区研训工作激励机制,寻找最闪亮的教师、研训教师和教研组长,打造学科培训片区基地示范校,评选片区研训工作优秀组织单位、优秀教研组、优秀校本教材、学科教研先进个人等。

组建研训团队。一是要了解片区师资现状、教学现状、研训现状,完善片区教师信息表并拟定片区学科研训计划。二是建立片区学科研训团队,确定片区学科研训教师、片区学科组组长。三是做好片区学科带头人、教学教研能手的培养工作,打造学科骨干及名师。四是积极开展片区教学课题研究,不断提高研训教师和教师组长的科研能力。

落实研训重点。把“开展好基于新课标下的教学支持与服務活动”作为片区学科研训工作的重点。一是鼓励教师开发教学产品,如优化各年段的教学设计、教学PPT课件、课题研究、教学论文及检测评价试题样卷等;二是大力推进教研组对教研成果的物化,如论文集、导学案集、研究课视频课例集及课题研究等。三是鼓励片、校研发校本教材。四是建立片区学科教学教研评价体系,为评选片区学科培训基地、示范校等提供合理的依据。五是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探索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的有效途径。

3.校级着力平台

规范教研作风。提倡爱岗敬业精神,避免出现自恋、自负及自卑心态,教研组长要加强教学视导与课堂观察,做好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指导与服务工作。

加强校本教研。例如,小专题研究,提倡校本特色和课堂观察的维度;各年级段的教学目标达成实施建议;课型模块及流程的探讨;校际的教研互动交流;将特色教研活动以成果形式展示,将校本教材推荐到区级研训机构。做好学科研训工作,明确职责,完善教研制度,开展各种听课、评课、说课、备课和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发展。

开展课题研究。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和实际,坚持以研究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推广先进的教学思想为手段,以专题研讨和微格教学为主要形式,以总结教学经验和开展小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鼓励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承担或参与科研课题研究,让他们能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教学,在研究中得到提高。

深化课堂改革。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自主高效课堂。在教学中引入标准化教学,使教师的教学行为能更规范、更科学、更具有可复制性和推广价值。组织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如新授课、巩固课和复习课等典型课型。特别是要围绕教材,加强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加大对课堂教学训练的研究力度,开展“创设教学情景、实施实践教学活动”课题的研究,经营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培养学生的运用、创造能力。

总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均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新时期,我们要积极探索能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充分发挥研训机构的功能作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助推学校整体发展,提升区域教育质量。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州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