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实施策略
杂志文章正文
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实施策略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8        返回列表

周继莉

[摘 要] 教育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在引领教师专业进步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本文通过对教师的教学反思分析,梳理了教师教学的现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教学反思;教师专业;现状;对策

教育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在引领教师专业进步方面,指出“要加强教师管理和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管理职责及管理内容,新形势下提出新要求,新任务带来新挑战。在做有未来教育理念下,如何有效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内涵建设,应成为学校管理中研究和推进的课题。

一、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途径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不会反思的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停留在经验层面。只有经常不断地反思,教师的理论素养、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化水平才能不断增长,是由“经验型”向“研究型”教师转化的必由之路。这也正是众多优秀教师、教改先行者、教育专家的成长之路。教师成为反思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教师教学反思现状分析

教师教学反思早已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学校、教师都进行了实践和探索,我校也不例外,通过教学后记、教学随笔、教学案例、微论坛等途径进行了积极的尝试。考察当前我校教师反思现状,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有:在反思意识方面,多数教师能认识到反思的作用价值,但思想上重视不够,多是当作任务完成。缺乏反思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反思行为方面,多数处于回顾总结水平,形式单一,重现象描述,缺乏對问题深入思考。在调查影响反思效果的因素方面:主观上和教师自身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掌握反思的方法有关。客观上与缺乏有效指导和环境氛围有关。由此可知,教学反思对教师改进工作、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效果不明显,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质目的,还有一定差距。

三、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实施策略

通过对教学反思理论的解读以及对一线教师教学反思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教学反思绝不是纯粹的个人的内省活动,而是由学校大环境、个体、教师团队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激发教师反思意识的内在驱动策略、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方法策略、引领教师提升反思能力的行动策略、学校保障的外部支持策略,提出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指向性的教学反思策略。

1.激发教师反思意识的内在驱动策略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教师自我反思意识是促进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教学反思只有转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益,才能把反思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激发教师渴望发展的内在动力,使反思成为工作常态,形成一种习惯。

2.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方法策略

反思方法是解决教学问题和反思问题的门路、程序。方法得当,事半功倍,一些教师不愿进行反思有些是因为没有掌握方法。掌握了反思的方法和策略,教师就拥有了开启反思之门的钥匙。

3.引领教师提升反思能力的行动策略

学校一直把构建“反思型”教师团队,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采取有效策略,引领教师在学习中反思、在研究中反思、在交流中反思,将教学反思逐步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提升反思能力。

4.学校保障的外部支持策略

学校是教师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平台,学校的氛围是一种无形的、看不见的精神力量,影响着教师的发展。教师反思行为的发生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反思能力,还需要积极的反思氛围和健全机制的支持。一是构建反思氛围。学校要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创设全员参与的反思氛围,校领导率先垂范,做反思型队伍建设的带头人,勇于自我超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学习意识,让反思成为工作常规,通过反思不断改进干部的管理行为,增强管理效益;利用多种途径和方式为教师搭建交流研讨平台,有听评课、课例研讨等正式性的,更多的是在课后相互请教为代表的非正式交流、对话活动等。在学校范围内形成了积极融洽、沟通有无的氛围。二是建立相关制度和奖惩办法。确立专家引领制度。自我反思需要理论导师的指导,专家引领的实质是理论、经验对实践的指导。为鼓励教师积极反思,学校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办法,坚持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以及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从而对教师的教学反思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贾建国.关于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分析——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J].教育探索,2011(10).

[2]张菁燕.共享实践性知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J].江苏高教,2011(3).

[3]赵冬臣,马云鹏.教师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的新进展:TEDS-M评介[J].全球教育展望,2010(12).

注:本文为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为: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CJYC17250170。

(作者单位:河南郑州市郑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