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小学低段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
杂志文章正文
小学低段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5        返回列表

周尤

[摘 要] 素质教育把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作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重点。但是,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还有很多学困生,这些学生已经成为制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关键因素。本文就小学低段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关键词] 小学低段;数学;学困生;成因;对策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两极分化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为阻碍小学阶段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对此,数学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导致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对策帮助其脱困,最终实现所有学生共同进步的教育目标。那么,如何帮助小学低段学困生脱困,是数学教师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小学低段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1.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质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也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研究发现,很多小学低段学困生是父母离异、存在家庭暴力,或者一直由祖辈或其他亲戚照看,从小就缺失情感,对数学课不感兴趣;一些学生娇生惯养,再加上父母疏于管教,缺乏学习动力;一些家长的教育方式粗暴、简单,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影响数学学习。基于上述家庭因素,我们发现:正是因为小学生身上存在的懒散、抵触、涣散、脆弱的性格特点,导致他们成了学困生。

2.教师因素

教师是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有很大影响。但是,仍有很多教师秉承“严师出高徒”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布置超量的作业,并采用严厉的语言训斥学生,久而久之就会让小学生望而生畏。再加上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难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时间一长,一些学生就会逐渐掉队,最终成为学困生。

3.自身因素

学生自身的问题是导致自己成为学困生的关键原因。学困生的类型主要有:①学习习惯差。没有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课堂上心游神离,课下从不订正错题。②学习方法不当。这类学生习惯死记硬背,主要使用模式化或程式化的方法解题,不会融会贯通,学习效率低下。③智力不佳。这类学生的认知、记忆、思考、观察能力都比一般同学差一些,做题出错率较高。

二、小学低段数学学困生突破困境的策略

1.营造良好家庭环境

要想帮助那些因受家庭因素影响而成为学困生的学生成功脱困,家长就要明确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影响,并努力为学生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父母最好亲自教育与管理孩子,每天都要与孩子沟通。如,在学习“认识钟表”这节课的时候,家长就可以虚心向孩子“请教”认识钟表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孩子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并让孩子体会到家长对自己的关注,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从而逐渐帮助学生摆脱学困生的标识。

2.推行因材施教方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设计分层教学方案,并积极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与自信心。如,在学习“克和千克”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购物情境,让学生通过实物,对这两个重量单位有直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设置难易度不同的训练题目,帮助学生巩固“克”与“千克”的换算规律,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传输有效学习方法

要想帮助学习习惯差、學习方法不对、智力不佳的学困生摆脱困境,数学教师就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对他们进行引导,使他们都能转变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明白:只有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取得好成绩。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将自己认为“很难”的内容标出来,并在课堂上重点学习。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总结混合运算的一般规律及做题时的易错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困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质量,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总之,要想帮助小学低段数学学困生成功脱困,教师就要细致掌握学困生的成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最终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洲海.谈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4):256.

[2]叶阳阳.浅析山区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与教学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7(11):60.

(作者单位:四川华蓥市高兴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