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高效课堂中教师的六个“学会”
杂志文章正文
高效课堂中教师的六个“学会”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2        返回列表

延永胜

[摘 要] 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做到了六个“学会”,即学会放权,学会从容,学会减累,学会铺路,学会提炼,学会激励,如此,就达成了高效课堂。

[关键词] 放权;从容;减累;铺路;提炼;激励

一、学会放权

刚刚颁发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中提出了“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提出了“采取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要求。实施以“发展学生为本”的教学,教师就应该转变角色,还给学生的学习权利。我经常用以下的“是与不是提醒自己和教师”:教师是导演,不是演员;教师是媒人,不是恋人;教师是裁判员,不是运动员。课堂上,教师必要的任务出示和引导之后,不再需要过多的情不自禁和滔滔不绝,而应该退避三舍,用有意的“无为”,让学生更好地“有为”,使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成为学生讨论、探究、质疑、展示的舞台。而教师过多的包办代替只能体现出勤劳,而表现不出智慧;只能是剥夺学生学习权利,而不是在解放学生、发展学生。

二、学会从容

从容,就是不慌不忙,有条有理;从容,就是沉着稳健,豁达淡定。网络上有一篇美文——《人生有种品质叫从容》,里面有一句话“从容就是稳健的进取”,我想,课堂上教师的从容是一种超脱和智慧。教师在课堂上的“从容”大致有以下的表现:一是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不情不自禁。一个问题提出以后必须留给学生探究的机会,如给学生出示情境图,“你从中知道哪些信息”,如果过于急着让学生回答,多数学生观察的信息不全,务必会让探究效果打折。二是给学生留足巩固的时间,不火急火燎。教师学习任务布置后,学生的学习不充分不进行展示验收,如果过于急着赶进度就会出现多数学生没有学会而展示,影响学习效果。三是实行学一点、教一点、练一点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边学边教边练中学习、内化、巩固,一步一个实脚印。

三、学会减累

学会减累是一种智慧。当教师就应和画家一样,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学会“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关于教师减累我觉得从以下两点开始尝试。一是学生学习内容的设计上,要删繁就简。课堂上珍贵的40分钟,是探究规律的40分钟,教师应设计最简单的例子,帮助学生探究最基本的规律。在数学教学中,我坚持在例题的取舍上将大数字换成小数字、假分数换成真分数、多位数换成一位数,让学生不因为繁琐的数字运算浪费黄金一样的时间,而用在探究和发现规律上。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上,要简政放权。我把小组作为最基本的学习单位,小组长就是小老师,大量应用独学、对学、群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力争做到“三不讲”:凡是学生学会的不讲;凡是学生讲会的不讲;凡是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很少站在讲台上高谈阔论,像“开大会”一样解决问题;而是走进学生,如“走基层”一样为贫困户排忧解难。

四、学会铺路

高效课堂是学生“有位”教师“无为”的课堂。教师“无为”还要高效似乎难以自圆其说,这就要求教师有足够的教学智慧,我认为教师学会铺路是最必备的教学智慧。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遵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学生从已知到求知,从不会到学会。以我校“数学五步尝试教学模式”學案的前三个环节设计为例,阐述我的一点看法。第一环节为“准备过渡”,就是联系生活实际或让旧知识充分延伸,为学生学习新知预热过渡。第二环节是“尝试探究”,通过分散难点,有坡度的设计学习内容,让学生探究数学规律。第三环节是“二次尝试”,学案设计一些验证性、拓展性、实践性、易错性的内容让学生论证、巩固和运用。这三个环节贵在为学生的探究铺路搭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五、学会提炼

一个人会总结是本领,会提炼是艺术。高效课堂是少教多学的课堂,少教并不意味着不教,少教并不意味着不说。教师整堂课少不了要引导、点拨、归纳、总结、激励,因此更要学会在语言上练就一种言简意赅的本领,教得精致,说得精彩。特别是在以下几方面锤炼语言,高度提炼。一是阶段学习的总结上,二是概念知识的阐述上,三是探究规律的归纳上,四是学习方法的提炼上,五是板书设计的展现上,做到语言干净利索,简捷概括,有的放矢,让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大量的信息。

六、学会激励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耶鲁大学校长莱文先生把激励学生的能力认定为评价一名优秀教师的三大标准之一。我认为激励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激励。教师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坚持把微笑带给学生,把宽容带给学生,坚持“学生无错”的原则,允许学生出错,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亲切感,是一种无形的激励。二是公平竞争就是激励。我校实行六人小组为单位的教学,搭配小组时按成绩均衡、性格互补进行组合。每堂课、每一阶段均实行小组捆绑式评价,评选最佳小组,让孩子们在荣辱与共中努力进取。三是无声激励和有声激励同样重要。课堂上学生有精彩表现和奇思妙想时,给学生一个赞许的目光、鼓励的微笑、微微的点头、竖起的拇指都让学生兴奋不已,兴趣盎然。

(作者单位:陕西绥德县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