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要“一”以贯之
杂志文章正文
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要“一”以贯之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6        返回列表

李彬

[摘 要] 近些年,为整合学校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均衡发展,农村中小学校逐渐走向了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模式。2012年,我们罗通山镇中学与中心小学整合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这样的办学方向是大势所趋,那么,如何让九年一贯制学校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特别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三维”目标办学方向;矩阵管理模式;校本研修;学校文化;实践

校长是学校办学的灵魂,校长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有一位好校长就会有一所好学校。六年来,作为一校之长,我艰难地行走在乡村教育之路上,每天从小学到初中,研究一个个问题,解决一个又一个突发事件。九年一贯制学校绝不是小学加初中那么简单。如何做好小学与初中的有效衔接,面对九年,着眼六十年的教育规划设计,办好明天的教育,这是校长必须经常思考的课题。同时,校长要智慧地整合人、财、物、信息等,尽可能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实施人性化管理,建设和谐学校,这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磨合期、整合期和成熟期。六年来,我坚持“一”以贯之的办学思路,努力探索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新举措,办让社会认可、家长信任、师生幸福的学校。

一、确定一个办学理念,坚守“三维”目标办学方向

我校地处农村偏远小镇,论教学质量,几年来中考成绩都在全县后位,学生疯狂择校,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师的职业倦怠,师德形象每况愈下。提振师生自信,这是当前我们必须要做的一件大事。经过领导班子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征求师生和家长意见,我们确定了“修德扬善,培养良好习惯;全面发展,彰显个性;实现“三维”(升学有实力,就业有能力,发展有潜力)育人目标,“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这一办学理念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来的,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认同。办学理念要求我们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要常抓不懈,这些习惯就包括良好的品德习惯和学习习惯。夯实习惯培养,是为学生的一生负责,有了良好的习惯,学生未来的路就会越走越宽。我校大部分学生的家都在农村,将来很多学生都要留在农村,为农村的发展和建设服务,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因而,“三维”育人目标非常适合我校的办学方向。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有两层意思:一是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要从两个方面出发:既要培养能升入大学的人才,又要培养有就业能力的学生。既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学校有了办学理念就有了灵魂,它就像一面旗帜引领我校健康有序发展。

二、建立一套矩阵管理模式,精细管理流程

针对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学部和小学部领导的管理,我校探索了矩阵管理模式:校长分管中学部教学校长(中学部日常工作处理)、小学部教学校长(小学部日常工作处理);学校工作分六块:教学工作、德育工作、后勤工作、安全工作、工会工作、党务工作。校长要对六块的分管副校长的工作进行直接检查。这六位副校长要对具体分管工作的主任进行管理,如此,每一块工作都由分管副校长统筹兼顾,不留死角,避免了工作中相互推诿的情况出现,充分体现了全局意識。管理模式确定后,精细管理流程尤为重要,我校的管理流程为:校长与副校长要讨论各位领导的责任分工,这是关键的一环,责任必须到人。各位领导要制定分管领导日、周、月、学期的工作安排,这是每名领导的管理基本功,常态化是管理的基本要求。接着是日、周、月、学期管理流程:月初,每名领导都要制定月工作安排,我校主要以表格形式体现,醒目实用,其中一项是“创新工作”,这是考验领导的管理智慧,也是管理的突破部分。月工作安排确定后,分管领导要具体落实,这就要求每位领导都要做到周有工作备忘录,每日有工作纪事,日有所做,周有小规划,到了月末还要召开领导班子例会,汇报分管领导的月工作情况。学期初要写计划,学期末要写总结,如此一步一个脚印,每日事每日毕,所有领导的管理基本功就都能得到夯实,日积月累,管理水平在提高,分管工作也成效显著。

三、培养一支学习型教师队伍,抓实校本研修

学校发展离不开优质的教师队伍。一所地处偏远小镇的学校,没有任何优势可以留住教师。无论是小学部还是初中部,缺少教师的问题一直都存在,而现有的特岗教师队伍也十分不稳定,每年都有特岗教师想方设法地去外市县或其他单位报考。未来三年,我校的在职教师将大面积退休,这样的教师队伍不能不令人担忧。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我的答案是抓实校本研修,自己培养一支学习型教师队伍。

校本研修的路径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关于自我反思,我们都有要求教师去做,但是效果一直差强人意,究其原因就是反思的肤浅化、应付性,还有就是没有面向全体教师进行。从领导方面看,对于教师的反思,我们重视的一直都是数量,而忽视了质量。对于自我反思,很多教师都是东抄西摘,没有触动问题的实质,围绕问题转圈走,问题越转越多。学校领导要认真批阅教师的自我反思,而且领导要带头写反思,反思要让每名教师都有“疼”的感觉,不痛不痒,流于形式,是对教师的不负责任。反思考核要在质量上下工夫,可以选出优秀的反思,学年末汇集出版。关于同伴互助,可以先选出教师中的领头羊,让他们组成教师社团,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小课题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班级管理经验交流、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等活动。培养首席教师,是同伴互助的抓手,校领导要能够识才、爱才,要积极地为他们提供发展平台。专家引领,这是借他山之石,来发展自己。专家引领中的专家选择非常重要,要突破报告、讲座的传统培训形式,要让专家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教师中间,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把脉。不要迷信专家,要敢于创新。学校不要只是盯着外面的专家,还要利用好本地的专家,尤其是进修学校的教研员,多请进来,让他们成为教师的良师益友。

无论是教学领导,还是德育领导,都要放开视野,研究校本化培训,不拘泥于形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生活质量都能提到提升。

四、筑建一幢精神大厦,校园处处有文化

学校发展离不开精神文化建设。我校以“做良心教育”为契机,结合校园石“德”与“善”,在师生中开展“修德扬善,德行天下,日行一善”活动。师德教育还要结合校训“做最好的自己”来激励全体教师,今天和昨天比,我进步了吗?一周周比,一月月比,一年年比,天天在进步,教育理想的实现就会越来越近。

我校非常重视环境文化建设。自2013年起,学校先后栽植了金丝垂柳、草坪、桦树、枸杞林、樱桃林、丛生福禄考等植物,建立了综合实践示范园、读书亭等。有花、有草、有亭、有景,每年五月,校园都繁花似锦,再加上各个活动园地都有介绍,以及处处可见的环境教育警示语,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

学校整合后,原来小学和中学的传统文化活动都被传承了下来。每年3月5日的学雷锋纪念日,我校都会开展“我为困难学生献爱心活动”,鼓励学生用压岁钱为那些贫困学生购买书籍、书包、鞋和学习用品,这一活动已坚持了20多年。五月份会开展“走进罗通山,感受大自然”活动,羅通山是我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我们都会组织学生进入旅游区,拾路边垃圾,集中装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端午节,我们会开展“端午节送温暖”活动,组织学生去敬老院为老人送鸡蛋、表演节目、打扫卫生等,让学生懂得尊老爱老。此外,教师节、重阳节、国庆节,我们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手抄报比赛、经典诵读、文艺活动等。

我校非常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每月都会开展“最美教室”评选活动。各班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喜好布置教室,形成一班一文化的特色。

文化是自觉的,它会融入师生的一言一行,化为血脉和生命中的一部分;文化不需要提醒,那是一个人的精神密码。立体文化构筑了学校的精神大厦。

五、开辟一块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亲近自然和实践

学校整合前,原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全县有一定的影响力,为此,学校整合后,我们将其保留了下来。我们还是从种植、养殖和就业三个方面入手,开辟了一块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有两个大棚,一个用来培育花卉和绿化苗木,为本校提供绿化用苗木;另一个是用来种植白菜、大葱和菠菜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去动手实践,也为食堂提供一些蔬菜,一举多得。我校的综合实践示范园,除了大棚外,还有一些闲地,我们一般都是自己培育一些葱苗,然后再栽种的。学生有时会在教师的指导下,现场上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为花和菜除草、打农药除虫等。

我校非常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我们针对七年级开发了《生活常识》、八年级开发了《实用种养殖技术上下册》、九年级开发了《就业思维指南》。这些校本教材已全部进入课堂。针对小学开发了《可爱的家乡》校本课程,预计2018年新学期投入使用。

作为一所地处偏远小镇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我们会咬紧牙关,坚持坚持,再坚持,办出自己的特色,发出自己的声音。

(作者单位:吉林柳河县罗通山镇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