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初中语文习作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杂志文章正文
初中语文习作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3        返回列表

吴学俊

[摘 要] 语言的学习渗透于各个学科,最明显的就是语文学科。语文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深层的底蕴,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理解。初中是学生思想逐渐成熟的时期,这个阶段对写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键词] 初中;语文作文;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语文习作能力是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手段,因为每个人的思想和情绪都是不同的,所以,写作并没有自己固定的方程式,老师所能够提供的就是基本的写作手法以及大体的写作要求。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去阐明自己的观点,去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一、多样取材,思维发散

就语文学科的特点来讲,它并不是像数学一样有着严密的公式,它培养的是学生们的发散思维。这一点在写作的过程中是体现得最为明显的。在日常的习作中,老师应该顺应这个特点,为其提供一个平台,发散自己的思维。首先,在布置作业的前提之下,老师可以组织相关的讨论。老师可以说是抛砖引玉,给学生们一个话题,分小组去讨论。组员之间思维的碰撞。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意见的交换。而作为老师,其思维见解跟学生们的思维也有很大的不同。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是打开学生们思维的一个关键步骤。其次,就是作业中鼓励学生将不同的见解渗透习作之中,感受情感丰富的洗礼。习作之后,学生之间交换习作的批改也是很重要的环节。批改完成,发表感想,这样,习作过程才是完整的。思维的碰撞,能够让学生思维更加发散,习作更富有生命力。

二、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写作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是有一些困难的,经过调查了解,是因为许多的习作话题学生们不知道从何入手,的确有些陌生。针对诸如此类的情况,老师们做到“对症下药”,选题生活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生活点滴的小事之中有所感悟。其中最重要的是生活化,生活中的小事是最普遍也是最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写作能力的。比如,在让写春天的文章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去亲近大自然,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挖掘春天的特征,身边绿油油的小草、自家屋檐飞来的燕子、丝丝的春雨等,这些和学生离得非常近,让学生对春天有亲近的接触,这样,学生在描写春天的时候,就会既亲切又充满生命力。引导学生,做一个有感情的人。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感悟生命的奇迹、感受你我它的紧密的联系。教导学生,灵感来源于生活,萌芽于生活,生根于生活,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

三、表达自己,思路清晰

老师在课堂上会对写作方法有一些介绍,但这些只是基础,我们需要更多的是学生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自己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思路方式。像是婉约派、豪放派的诗词人士,自成一派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可理解,其核心的观念就是表达自己。在原本空洞的框架之下加入自己的灵魂,这样一来,作品就有了自己的生命,而这个鲜活的生命就是自己的,有着自己的标签的作品。老师在这个过程,所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将自主的权利交给学生。语文是一个设计范围十分广的学科,老师尽可能地将学科从课本延伸到现实生活,还要引导学生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当前,学生们的写作被很多的事物所束缚,让初中学生情感的表达不够淋漓尽致,从而让文章显得尤为空洞。所以,引导学生走自己的路,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用自己生活点滴的积累,用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去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色彩。表达自己,清晰的思路,真挚的情感,巧妙的手法,如此之作,肯定是天之神笔。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要整理出自己的思路,做到条理性,不能一股脑把华丽的辞藻进行堆砌。这样才能让思路更加清晰,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初中语文习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一点一滴积累的过程。语文习作的设计针对学生们的现状。引导思维的发散,引导取材的多样,源于生活,升华于生活,植根于生活,创造出有血有肉的作品。语文是思维的延伸,是学科的集合,是重要的学习工具。习作是思想的表达,适当的引导创新、引导学生敢于做“第一人”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在习作方面,做自己,表达自己,表达最与众不同的自己。

参考文献:

[1]杨郝军,周同军.立足文本基于差异——浅谈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J].好家长,2017(77):89-90.

[2]王生来,沈晨光.兴趣指引,快乐书写——试论初中语文作文兴趣教学措施[J].新课程(中),2017(3):177-177.

[3]梅林花,赵听涛.在快乐中作文,因作文而快乐——初中汉语作文教学方法初探[J].读写算(教师版),2016(33):126-126.

(作者单位:安徽安庆市宿松县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