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语文综合性学的设计与实施
杂志文章正文
语文综合性学的设计与实施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18        返回列表

周荣斌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基础,以调查、实验、观察、交流、协作等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综合其他学科、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的学习内容,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得到语文素养的发展。把握精神实质,突出“语文性”

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或内容过度宽泛,成了各科知识大拼盘的常识介绍课;或专门强调人文,成了政治思想教育课;或过于追求热闹,成了吹拉弹唱的艺术表演课;或偏离学习目标,成了历史、地理专题课……这恐怕是很多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缺乏理解和研究所致。实际上,尽管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综合,把语文、艺术、自然、社会、历史等方方面面的内容都整合在一起来学习,但不管它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些方式,其最终目标都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不是对各门学科的整合,而是带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一切活动都应当围绕语文学科的目标、特点和性质来进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综合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苏教版语文课本中提供的综合性学习主题中都涉及了跨学科的内容,如“黄河——母亲河”涉及地理常识,“探索月球奥秘”涉及天文学知识……教师在指导这些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必须意识到:其他学科知识的介入,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其初步获得了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我们仍然要以增长学生的语文学科知识为重点,而决不能舍本求末,华而不实。否则,课堂再热闹,气氛再活跃,都不能算是成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加强学科联系,体现“综合性”

“综合性”的要求,目的就是要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其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特性,从目标上看,它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综合;从内容上看,它是语文学科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的综合;从形式上看,它是教师的设计、组织与学生的自主参与、实践的综合,是读书、写作、表演、辩论、参观、采访、搜集资料、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的综合。

因此,在指导和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应当从目标、内容和形式等多方面综合设计考虑,使学生在不同学科内容与学习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在自主的实践活动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发展语文素养。

注意知识迁移。强调“实践性”

实践性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之一,语文学习的本来面目就是语文实践。语文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语文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实践性就更成为其重要特征之一。为此,我们要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性,多设计、开展一些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语文学习活动,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参与机会,让他们更多更直接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增长才干、扩大视野的机会,通过大量的实践体验性活动积累感性认识,培养兴趣,发展能力,形成素养。

注意广泛参与,着眼“广泛性”

能否让大多数同学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能否使大多数同学都经历实践、领悟、探索和创新的过程,并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这是教师设计和开展综合性学习时应当注重的又一个问题。有些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然而整整一节课之中,却始终只是少数几位同学参与,大部分同学则成了陪衬,这看似热闹的课堂根本不是在进行有效的综合性学习。我们所提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是尽可能让全体学生都来参与其中、获得体验、增长能力、提高素养的学习活动,而不是老师做导演、少数学生做演员、大部分学生做观众的节目表演。

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和开展,要从整体出发,着眼于全体学生素质的发展,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以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评价方式,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平时活动较少的学生,使他们有机会经历探求知识的过程,增强听说读写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重视资源开发。体现“多样性”

“语文的外延就是一切社会生活”,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巨大优势在于它突破了教材的有限性,利用丰富的资源,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实践,到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里,蕴藏着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利用并开发更多更新的教学资源,创设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环境,扩大综合性学习的领域,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拓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舞台。如何利用和开发语文教学资源?一方面,我们要利用好课本资源。另一方面,正如《新课标》所提出的,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我们还要用好自然、社会、人文等各方面的语文教育资源。例如:报刊、图书、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等形式,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这些都是我们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宝贵资源。此外,要因地制宜,将课本内容与本土资源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本土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真切的环境中学习,其效果自然会更好。

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效,我们在构思设计中应该准确把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性质,那就是以提高语文素养为出发点,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整合于活动之中,力求全面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并在自主实践中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重视资源开发利用的多样性;在具体组织时,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开展综合性学习所需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和活动过程中培养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切实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