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教师的基本角色是教学引导者
杂志文章正文
教师的基本角色是教学引导者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20        返回列表

冯东俊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核心理念的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化,客观上要求广大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善教育教学行为,同时也促使广大教师对自身的职业角色进行重新思考、理解和定位。随着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身处教学工作第一线的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的角色是多种多样的,但就教师的职业特点和现代教学的性质来讲,教师的基本角色越来越倾向于教学的引导者,学生的指导者和朋友,而不是发号施令的奖惩官。

(一)无论从教师维度,还是从学生维度,教师成为教学引导者都有其必然性。

首先,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他们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都还没有形成,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社会生存能力尚不健全,因此,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困惑、困难和问题,也很容易产生无助感和孤独感,客观上需要得到具有良好素养的教师的指导、引领和帮助。

其次,学生虽然是成长中的个体,但他们也有个人的思想、独特的个性、人格和尊严,对学习和生活也有着个人的理解和感受,并且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差异,作为教师,一方面不能无视差异的存在,采用千篇一律的眼光和方式来消除差异,另一方面也不能采取强制性的办法要求学生接受成人的价值观,更不能以此强求一律,甚至钳制学生的思想,而是要在学生现有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予以适当的引导。

再次,教师只是引路人,学问全靠自用心。作为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掌握知识与方法、提高技能素养,更不能代替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教师的职责倾向于“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个交换意义的参加者,一个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也就是说,教师所能做的只能是从情感上感化,从方法上指导,运用自己的工作魅力和人格魅力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通过各种途径给他们创造条件,通过言传身教引导他们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正如记忆英语单词一样,教师只能交给他们发音以及发音的方法,却很难代替他们去体验记忆的过程。

最后,现代科学知识信息量大且发展快,教师要在短短几年的学校教育时间内,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经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因此教师的职能已经不能再只是传授教科书上现成的知识,而应该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也就是说,教师应把教学的中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引导他们学会学习,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目的。

(二)从引导的内容来讲,引导可以表现为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告诉其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辩明方向。也就是说,引导不仅包括价值和做人,同时也包括方法和思维。具体来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好引导者的基本角色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激励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学会如何利用现有知识去达到发展自己的目的。因为丰富多样的世界,浩瀚无际的知识使得每个学生时刻面临着选择和判断。学生必须学会认知——学会从各个角度来了解他所处的环境,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辨别是非,学会运用自己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来学习,这就需要教师的及时帮助和正确引导。从教学实际方面讲,教师如果不顾学生的心理特点,不给他们留出思考的空间,一味地关注自己的教学进度,教学效果也不会明显。因为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及学得好不好。一句话,没有学生思维参与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像,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是要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帮助其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愉快地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习兴趣的培养,一方面在于学生自身的需求,更重要的还在于教师的妥善引导,尤其是在知识更新加快的时代中,教师再也不能满足于仅仅传授书本知识了,而是必须“唤起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个人热情,唤醒未被知晓或沉睡中的能力,使得每个人都能分享到人们完全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幸福”。唤醒的过程其实正是教师对其进行适当引导的过程。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都是学生发展的驱动力,从教学实际来看,没有信心或自信心不强的学生很难对自己学习的内容和事物感兴趣,其潜能也难以得到完全释放。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结合教学实践,运用符合学生现有水平的任务和内容,耐心细致地进行知识传授和引导,帮助他们不断获得成功感,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三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实现自主学习。当前终身学习已成为一种国际潮流,也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学校教育在人的一生中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学生的终身发展更主要的是要依靠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离开学校后,学生在工作、生活中仍能通过主动学习以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进步,更能彰显学校教育及教师的价值。因此,就学校教育来讲,教师的任务更主要的是提供知识材料,为学生在丰富的教学背景下,生成新颖而独特的思想创造条件。“教师是否有威信不能仅仅只看他是否博学,更要看他是否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师的工作并非只是传授知识,而是通过知识、信息等载体,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通过合理引导,帮助他们积极主动健康地发展。

(三)要扮演好教学引导者角色,教师除了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完成激励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等任务外,更重要的是——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养。具体来讲,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即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学生具有独特性、发展性和主观能动性等特征,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感知、观察、分析和思考,也不能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师只能通过各种科学的方法和途径影响他们而不是塑造他们,引导他们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和思考,从而使他们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在自己的人生征程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其次,主动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和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的形成,学生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强烈的受保护感和依附感才会产生,他们也才会对教师报以信任和尊敬,主动接受教师的引导。

再次,妥善利用教材,实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一方面是目前教材的设计更多的是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来设计,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另一方面,教师要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就要结合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和组合,使教学内容和过程更加切近学生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只有这样,学生才更容易接受,教学效果也才会更明显。

最后,增强教学反思意识,提高反思能力。即一边加强学习,一边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学校发展实际,对常见的教育教学问题,以批判和创新的眼光进行细致深入的思考,逐步明确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坚定的教学信念,以“更理智的头脑、更适度的热情、更恰当的行动”投身于教学实践,唯有如此,才能担当起学生发展引路人的重任。

(作者单位:信阳工业城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