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农村班”是关爱留守儿童之举吗?
杂志文章正文
“农村班”是关爱留守儿童之举吗?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24        返回列表

熊丙奇

重庆市南川区道南中学是该区两所重点中学之一,学校现有学生3800人,他们中有不少是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初中部共有26个班,其中6个为“农村班”。学校之所以实施“农村班”“城镇班”的划分,是为了让农村学生,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得到更多关爱。但对于学校的关爱之举,留守儿童和家长并不领情。

从该校针对“农村班”推出的特殊教育,比如“代理家长”“留守儿童之家”“农村班”老师“家务委员会”,确实可以看出,学校是想关心留守儿童的。但为什么这些关爱之举,却不受欢迎呢?

在学校领导看来,推出“农村班”的初衷是好的,因为这样可以针对农村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但是,对留守儿童因材施教,其实并不需要将他们单独编班,而单独编班,恰恰不是因材施教。

把农村留守儿童单独编班,对于学校来说,是可以“展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的,这就如同近年来一些学校会举行爱心棉衣发放大会,贫困学生汇报演出,这些教育活动,可以展示出学校开展了帮困助学活动,但却没有考虑贫困学生的感受。

真正关爱留守儿童,应该在分析留守儿童的心理基础上,采取既让他们得到关爱,又不会让他们感受到被“另眼相看”的教育方式。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生活环境、行为习惯等原因,农村留守儿童往往在同龄孩子中,表现得敏感、自卑、孤僻。把一校的同学,分为“城市班”“农村班”,正刺中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敏感神经,“农村班”其实不是关爱他们,而是为他们贴上身份的标签。这正是很多留守儿童不愿意提起农村班的根源所在。

开设“农村班”,还与教育公平理念相违,不论校方如何解释是出于为农村孩子好的初衷,都不能回避这一做法,在忽视对农村孩子的人文关怀之外,事实上为农村孩子提供不平等的教育环境。家长不由担心,为“农村班”孩子配备的师资,是不是要比城市班差;对农村班孩子的要求,是不是比城市班低;农村家长送孩子进城市读书,本就想让孩子向城市孩子学习,而现在学校却用这种方式阻断了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互相学习的机会。学校的这种做法,与若干年前,一些中学推出重点班、快班、慢班、补习班,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开设重点班、慢班的理由,不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吗?

该校对设立农村班还有如下解释——“如果把他们和城里孩子安排在一间教室学习,无疑会在生活、学习、心理上产生不适应感。初中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转型期,环境因素对他们的影响至关重要,如果学校在此阶段不给予他们特别的重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他们不负责任。”如果因为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有所差别,就把他们分开来教学、分开来管理,这样的教育管理,又将教育本应承担的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集体精神、团队意识、鼓励孩子取长补短、学习多元文化等等功能,置于何处呢?按照这样的逻辑,一所大学,是不是要把各省市来的学生单独编班呢?他们的差异可是更大啊!

相对于设立“农村班”,让所有农村留守儿童自然地融入学校,与城市孩子平等学习、交流,这才是真正对留守儿童的负责之举。目前学校采取的“代理家长”“留守儿童之家”等教育方式,仍旧可以继续存在,但应从张扬变为隐秘,让“代理家长”“留守儿童之家”对孩子的关爱,悄悄地进行,只要孩子能感受到温暖、感受到爱,何必搞专门的“结对”,大规模的活动呢?就如现在一些大学已经取消有形的“绿色通道”,而变为无形的“绿色通道”,取消助学金发放仪式,变为把助学金直接打进学生的卡里一样。另外,在城市、农村儿童混编的班级里,老师应根据集体中每个个性的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团队活动,以增强同学间的合作与了解,让农村孩子尽快适应城市学习环境,也让城市孩子认识到农村孩子身上的优点,这才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