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小提问里大学问
杂志文章正文
小提问里大学问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19        返回列表

吴银霞

【案例一】《大禹治水》最后一自然段是: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为了让学生们理解“安定的日子”,我在备课时设计了这样的提问:安定的日子会是怎样的生活?当时在备课时对这个提问就有些犹豫,似乎问得太突兀、太笼统了,二年级的学生可能会无从回答,可当时却又不知道该做怎样的改动才能让提问巧妙些。于是,上课时我便照问了这个问题。学生们的回答还算超出我的预想,他们的答案很丰富:有的说,安定的生活就是他们不用再害怕洪水了;有的说,安定的生活就是他们不再受洪水的影响了;还有的说,安定的生活就是无忧无虑的生活。

【案例二】我提问:如果要你画老百姓安定的日子,你会画些什么?让学生们重新展开了讨论,有的说,我会画一户人家全家人坐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饭;有的说,我要画一只小猫和一只小狗在草地上做游戏;还有的说,我准备画一个老奶奶坐在家门口晒太阳。学生们的答案多优美多丰富,在他们的描述中,既有面上的勾勒,又有点上的细描,点面结合把一个个场景描述得那么生动活泼,内容充实且富有立体感。这样一问,为学生们的回答搭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学生们的思维也便有了一个着陆点,答案也自然就可以更具体、更形象化了。而且,采用询问学生会画些什么的提问方式,这本身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们回答的兴趣,也更能激发学生们发挥想象力去想象安定生活的场景。

教师是否可以把这两个提问结合在一起,先问:“如果要你画老百姓安定的日子,你会画些什么?”待学生们充分想象了一个又一个画面后,再回归文本,紧接着问:“现在,你理解的‘安定的日子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呢?”由此回到对文本的解读上。这样,前一个提问先激发学生的想象,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们先从情感上对文本产生共鸣,继而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个提问,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一个个性化的解读,这样岂不更好?

我们一直在思考怎样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提问。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口语训练的重要手段。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这种看法不无道理。一节课正是由一个个问题在支撑整个课堂教学。提问设计好了,这堂课至少也就成功了一半。要设计好提问,笔者认为要抓住以下三个关键点:

1.情感先行易共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本就像海绵一样充盈着丰富的感情汁液,这感情的汁液恰恰是最易浸润人心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机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老师在带领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呆板、理性地分析和讲解,如果没有用自己的真情去拨动学生的情弦,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那么学生便没有情感的体验,无法和文本产生共鸣,自然也就无法充分挖掘作品中的深层韵味。我们在接触一个文本,尤其是饱含情理性的文本时,首先应把自己完全融入其中,让自己的情感和文本共鸣,然后,通过好的教学设计,好的问题导学,把学生的情感也带入到文本的情境和作者的内心深处,用情激情、用情促思,使学生“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机体中欢腾跳跃”。这样,“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文本中的感情汁液才能被我们挤出,浸润我们的心田。

2.文本解读为根本。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语文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应该上出“语文味”,而要上出“语文味”的关键便是要有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和品读,也就是对文本的解读。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谈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首先提出了“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于永正老师对解读文本也有过精辟见解,他认为“要想真正地上好语文课,必须要学会解读文本,走进文本,要深入挖掘教材,不能片面地停留在文本的表面,要挖出文字背后蕴藏的东西,只有钻研出语文的味道来,才能上出带有语文味道的课来”。百变不能离其宗,无论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再多变幻,我们都不能丢了语文教学的根———对文本的解读。我们的课堂提问亦如此。在历经了学生和文本的情感共鸣后,我们的提问最终还是要把学生引回文本,回归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品读,回归对文本的解读,而不能只是停留在情感体验的表层。深入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所在。

3.促进思维是关键。问题是思维的导向,只有把问题设计得好,学生才会积极思考。美国教学法专家卡尔汉曾说过:“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由此可见,提问是为了“促进学生思维”。我们的提问要能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矛盾,从而形成学习的内驱力,激发思维的动机。精彩的提问应该是能使学生智力振奋、情绪高涨,能激发起学生思维的涟漪,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只有主动地思维、积极地思考,学生才更能进入文字的意境、体悟作者的情感、感受语言的优美。所以,我们一定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我们的课堂提问技巧,要问得巧、问得妙,要问得学生思维活跃、妙语连珠。

如此看来,小提问里也有大学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