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激发问题意识 彰显课堂魅力
杂志文章正文
激发问题意识 彰显课堂魅力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15        返回列表

吴芳

“问题”是教师与学生传递思想、情感的纽带,是沟通师生认知活动的桥梁。学生能否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主动参与,能否生成交互的、和谐的、高效的、完整的学习过程,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问题应该流淌于数学课堂中,贯穿于学生求知的全过程。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有问题”呢?

一、勇于质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质疑”是学生动脑筋的一种表现,是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义,以求解决问题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好问和好奇的天性,教给质疑方法,使学生乐于质疑,从中能享受到质疑的乐趣。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倒推策略”一课中,有这样一道例题:“小军收集了一些邮票,他拿出一半多2张给了好朋友小华,这时自己还剩25张,求小军原来有多少张邮票?”在让学生自主探讨倒推方法时,有学生根据一半多2张,所以第一步用25-2=23,然后乘以2得到原来一共46张邮票。对于这样一种解答,教师没有直接否定,而是用疑问的口吻反问学生:“其他同学都是这样想的吗?”激起学生质疑的兴趣,有学生举手反驳,此时教者没有直接让他们发言,而是提醒学生们质疑需要有根据。接下来的课堂中,学生们通过检验等方法对刚才的解答进行的反驳,同时教师要求反驳的同学帮人要帮到底,请他们指出错误解答的错因并说明正确的思路。

以上案例中,教师充分发挥了自身巧妙引导的作用,激发了学生质疑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同时在学生互相帮助的和谐氛围中,将问题的探究过程引向深入。

二、鼓励求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数学课堂中要鼓励学生求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红星小学有44名师生,现在要租车去游览。有两种车供选择:4座的小汽车,每辆租费36元;7座的面包车,每辆租费56元。怎样租车才能使每个旅客都有座,又最省钱?”

我先请学生自己设计好方案,然后再进行交流,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了以下方案:小汽车每座需:36÷4=9(元),面包车每座需:56÷7=8(元),可见面包车每座租费比小汽车便宜,因此,应尽量多租面包车,少租小汽车。因为,44÷7=6(辆)……2(人),所以要租用面包车6辆,和1辆小汽车。这种租车方案租费为:56×6+36=372(元)。

以上方案只考虑了第一方面,即多租每个座位花钱少的车,而忽略了第二方面,即要使空座位尽量少,提高座位利用率。这时我就启发学生在上面方案的基础上作调整适当的调整,从而得出最佳租车方案:少租2辆面包车,增加3辆小汽车,即租用面包车4辆,小汽车4辆,租费为:56×4+36×4=368(元)。这种方案,既能使每个旅客都有座位,又最省钱。

三、创设生活情境,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若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既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解决问题”时,我或是借助挂图,或是讲个故事,或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只为他们提供数据信息,让他们通过看一看、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画一画等形式,经历搜集信息、感受信息的过程,引导学生想一想:“根据信息,你会解决哪些问题呢?”或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在老师有鼓动性的问题引导下,学生都会提出有各自特点的问题的。例如,去游乐场划船是学生所熟悉的情境,那么37人去划船,大船每只限坐5人,租金为8元,小船每只限坐3人,租金为5元,你打算怎样租船?这时学生想出了各种各样的租船方案,教师指着这些租船方案引导学生,如果让你选,你会选哪一种呢?为什么要这样选?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明白得选出最合理的一种方案。

“学启于思、思启于疑”,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的问题,一个优秀的学生往往也在于他提出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为开始,以产生新的问题为终点,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总之,只要教师拥有对学生负责的心态,勤于钻研,勇于探索,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作者单位:江苏泰州师专泰兴附属实验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