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在“教”与“玩”结合中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
杂志文章正文
在“教”与“玩”结合中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18        返回列表

李可飞

体育作为小学教育中一个特殊的学科,把“教”与“玩”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一、“教”与“玩”结合的必要性

(一)小学生独特的性格特点和特殊的成长阶段的需要

小学生天性爱玩好动,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个特定的事物上,他们兴趣、爱好广泛,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世间的一切都充满了疑问和好奇。由于特殊年龄阶段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需求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需求,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学玩结合,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下快速学到知识,学中充满乐趣,玩中学到知识。这样既达到了教师教学的目的,又培养了孩子们的兴趣。

(二)小学生身体健康成长的需要

小学生通常的年龄阶段是6~12岁,正好处于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其骨骼、脊柱、心率、肺活量等身体各项技能尚未发育完善,极易产生疲劳和不适的感觉。因此体育老师在进行户外教学过程中,不能给学生超负荷的运动量,适当的休息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松弛有度,循序渐进,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们身体素质的提高,又能很好地组织教学。

二、“教”与“玩”结合应遵循的原则

(一)以“教”为中心

体育教师应明确在教学工作中“教”永远是最终的目的,“玩”只是为了实现更有效地教学的一种手段。因此教师应把科学的教学作为出发点,通过玩的辅助作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真正目的。

(二)由浅入深

考虑到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学习能力偏低,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首先选择一些相对简单的游戏或活动,掌握好难易程度,一步一步加强鼓励和引导,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例如:在体育课上练习学生的躲闪能力时,对高低年级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低年级小学生,可组织开展比较简单的游戏活动,如踩影子、丢手绢、老鹰捉小鸡等。高年级,则可以开展组织学生带球躲闪等难度比较大一些的躲闪游戏、羽毛球等竞技游戏。

(三)寓教于“玩”

玩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纯、无要求的“玩”,一种是有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的“玩”。两种玩的形式虽都是身体运动,但是具有的意义完全不同。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教”与“玩”相结合,是指把“玩”作为教的手段,以“玩”来帮助学,也就是说要在“玩”的过程中体现“教”的意图,从而实现“教”的目的。

三、“教”与“玩”结合的有效方法

(一)讲授与实践相结合

体育教学的课堂不是纯粹的接受体育知识,还必须有实践操作和锻炼,这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因此体育老师应该把学生集中起来,首先详细讲解一下动作要领,之后让学生逐步练习,这样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就能及时解决。比如某节广播体操的学习,体育老师应首先讲一下有几个动作,每一个动作如何规范操作,自己先演示一遍,再让学生跟着来练习。这样老师才能及时发现学生掌握的动作要领以及熟练程度等情况,从而进行指导和学习。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强调每个动作怎么做,而不让学生具体练习,无法领悟真正的操作方法。

(二)劳逸结合

由于小学生成长阶段独有的特点,上课过程中易疲劳而导致精神不集中,因此体育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把握松弛度,适当的休息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体育老师教学生训练跑步环节中,通过加入一些充满趣味性的跑步方式,如环形跑、障碍跑、倒退跑,或设计一套趣味十足的体操活动,可同时放一段欢快轻松的音乐,让学生们尝试随着音乐的节拍以舞蹈的形式来做体操等。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教与玩的过程中,保持着愉悦的心情,同时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这样不仅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下学到知识,更能激发小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三)实行自主创新奖励制度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体育老师可以以小组比赛的实践活动形式呈现教学。老师通过自主命题,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可以自由发挥和创新,并对最后胜出的小组给予一定奖励。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还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创造了机会,也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袁庄镇袁庄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