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发挥育人基地的作用
杂志文章正文
发挥育人基地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6        返回列表

李良智+宋美秀

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中小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不可或缺。这种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课堂外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是德育的核心。然而,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德育的“首要地位”得不到落实,变成了“软任务”;“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甚至不要。”德育没有像智育那样形成一套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并相对稳定的传授体系,因此,探索适应新形势和学生实际的中小学德育模式,是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育人基地是新形势下进行学生德育建设尤其是核心价值观养成的最佳载体。育人基地的作用不可小觑。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社会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使他们一方面充满生机、风华正茂,另一方面又极易变化、缺乏稳定性,对各种事物和观点缺乏识别。在这个时期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主要有:树立正确的爱憎观,真正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憎恨腐朽没落的东西;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使他们敢于挑战困难和挫折;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自觉履行应尽义务,学会行使权利。“抓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工作,直接关系到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效,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这已是中小学德育工作重要性的共识。

青少年教育实践活动育人基地,是政府重点建设的国办青少年学生校外实践活动场所,它集青少年思想教育、军事国防、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科技创新、生存磨炼、突发事件应急教育为一体,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的良好场所。通过活动的开展,可有效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环保意识、科技意识、安全意识、生活生存意识、民族团结意识和探究意识,进而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关键阶段,我们作为教师,更应该义不容辞地把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重要任务认真抓好。育人基地,让学生走出校园,通过活动开展,使学生在养成教育方面,尤其是核心价值观养成方面会有一个大的提高。

例如,通过开展卫生评优活动,培养学生自觉讲究个人卫生和维护公共卫生的好习惯,同时充分利用餐厅文化及农场实习基地现有设施,教育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一丝一缕当思来之不易”、“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树立劳动光荣观念,确立崇尚节俭意识。

再如,通过开展机械维修、生物探究、电子技术、摄影、驾驶、电脑常识、文体、手工制作、美术创作、服装设计、机器人等实践活动,学生亲自动手,既分工又合作,或者拆装一辆自行车,或者连接一个简单照明电路,或者制作一个洋葱切片,或者创作一幅卡通漫画,或者编制一个中国结,或者调试机器人走正方形格子,或者制作一幅电脑动画,或者设计一套服装并现场表演,等等,让学生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实践证明,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凭借课堂道德说教,效果相对较差,其养成效果远远不如在实践活动中更好。道德说教,还往往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而凭借育人基地开展的活动,大家团结协作,一起动手,效果要好得多。以活动实践育人基地为主要依托形式的中小学生教育,耗费时间虽然不长,但教育效果却事半功倍。他们在活动中思考,懂得了什么才是核心价值,什么才是真善美。他们在思考中动手,学会了把力量传递给他人,学会了开放自我热情交往,学会了团结协作互助共进,学会了感恩,懂得了父母的无私给予和大自然的馈赠。

同时,以育人基地为依托,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爱心公益活动、益德益智的科研发明和创新创造活动、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这又是育人基地的延展功效了。

(作者单位:山东青州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