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无为”教育:教育的一种追求
杂志文章正文
“无为”教育:教育的一种追求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18        返回列表

张世明

不久前,笔者在互联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一项调查显示,孩子认为父母应该改变教育方式,和他们多交朋友的占80.2%,要求父母尊重孩子个人爱好,给予独立成长空间的占67.3%,仅有3.7%的学生能接受父母现行的教育方式。这就不难发现,当今家庭(包括学校)有相当多的空洞、枯燥的说教已经与青少年不断增长的自主意识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教育中,劳而无功甚至事与愿违的情况屡见不鲜。

现代社会管理的发展趋势是:给人以更多的尊重,更大的自主,同时要求人们有更高的自觉和更严的自律。那么,体现为无为管理思想的“无为”教育无疑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路、新的方式、新的途径。

一、“无为”教育的特征

1.教育意图的隐蔽性

“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集中概括了“无为”教育的首要特征。

这里所说的教育意图的隐蔽性大致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指教育者有明确的教育意识,但被教育者并没有意识到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另一方面是指教育者并没有教育意识,但受教育者往往在意外中受到了教育。例如,有一篇散文《妈妈喜欢吃鱼头》,写的是有一个孩子他小时候,每当吃鱼的时候,妈妈总是把鱼肚子上的肉夹给他吃,而妈妈自己却吃鱼头。有一天外婆到家里来,吃鱼时,他又发现外婆把鱼肚子上的肉夹给妈妈,而外婆却吃鱼头。他很疑惑,是不是鱼头比鱼肚子上的肉好吃?于是他便试了试,结果当然不是。长大后,他终于明白了,妈妈为什么喜欢吃鱼头的道理了。这位母亲并没有有意示范,孩子并没有认为母亲的行动是在有意教育他,但母亲行动的本身完成了一个教育过程,使受教育者在对比中得到了心灵的净化。

2.教育手段的间接性

教育者的某些行为,在有意或无意中触动了受教育者的心灵,促使其觉悟。这种间接手段有时更有力量。例如,有一位父亲因劳累病倒,在家庭生活拮据的情况下,母亲瞒着孩子下班后贩些水果卖。一天孩子嚷着要跟妈妈要钱买玩具,妈妈顺手递了2元钱,孩子哇一下哭了:“别人的家长都会给很多,可是你们……”说着一下把钱撕了。这时母亲抡起巴掌要打,但想想又落了下来。第二天,母亲理直气壮地将水果担子挑到学校门前的大街上去卖,并不躲着孩子,她知道这会给孩子努力奋斗的勇气。下午放学的时候,孩子来到母亲的摊前,眼里噙着泪,递给母亲那张用纸粘得好好的被他撕掉的2元钱。“妈妈,我在教室里看了一天,怎么没有多少人来买?”母亲抱紧孩子,泪如泉涌……从那以后,孩子明白了家中的困难,每月家中给他的零花钱都有节余,作业本写完了,翻过来写背面。没有玩具自己做,还获得了小制作奖。后来这位家长跟老师谈起这件事时说:“面对孩子,我们实在羞愧,打又能怎样?我得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生活的艰难之中,送给孩子一份艰难的体验。”

3.教育者自身的示范性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示范,崇高的师德是最具魅力的无为教育。榜样作用既包括教师高尚的人格建设,即理想精神、敬业态度、情感立场、道德情操和意志品格等;也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诸多自我形象的塑造。可以说,它是一部立体的,无时无处不在供学生阅读品味的活的教科书,对学生发挥着支配作用,所辐射的感召力甚至胜过教科书。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在教学管理中首先把目光朝向自我,努力于自我形象的塑造和高尚人格的建设,所以同学们都能以当魏老师的学生为荣。还有窦桂梅老师也是注重用自己高尚的师德去濡染学生。有一天,当她刚走上讲台,同学们齐声唱道:“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才知道那块黑板上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不难看出,他们的人格魅力已经使学生发出超乎寻常的向心与依赖之感,在学生的灵魂深处化为一种高度自觉且感人至深的内驱力和自策力。这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养成的最起码的品质,如果没有它,全部教育终归失败。

4.受教育者亲身经历的体验性

没有亲身体验,就不会有觉悟。“无为”教育是学生作为主体的自我教育。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行事,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有一位孩子在周末晚餐时,准备跟爸爸要10元钱,作为下星期的零花钱。爸爸沉默了片刻说:“如果明天你能帮姨妈卖20份报纸,我们再商量这事。”第二天这位孩子从姨妈的报亭取了20份报纸,到车站去叫卖,到了傍晚,这位孩子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爸爸又给他出了一道数学题:卖一份报纸净挣2角钱,你今天卖了20份,共挣多少钱?孩子这才明白爸爸安排他去卖报的良苦用心。孩子惭愧地低下了头:“爸爸,你们挣钱不容易,今后我再也不乱花钱了。”这位家长安排孩子卖报既是给孩子以自信“我能行”,又是提醒孩子凡事都应该去真切地体验,只有通过行为体验,方能感悟人生。

二、“无为”教育的策略

1.变劝告训斥为理解沟通

教师教育学生的最基本形式就是与学生谈话。但是,令大多数教师深感头痛的是:面对教师的谆谆教导,学生或勉强接受或不愿与教师交谈,甚至有的产生逆反心理,这是因为学生往往只能从教师那里得到劝告或训斥。其实学生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思考和合乎情理的感受。学生最需要的是理解而不是劝告、训斥。只有在理解的背景下,有意义的交谈才能自然地发生。特别是在教育过程中如果碰到性情易于冲动的学生,教师万万不可以师威压服,让学生埋下自己的情绪,而应该掌握一些心理沟通的机智。明智的做法是:教师对待学生的冲动,不妨幽默地笑一笑,并巧妙地转移话题,若能做到引导学生“宣泄”,让他将心中的不快或要求表达出来,教师耐着性子倾听,多一点对他们的理解,不失为是一种缓解矛盾的心理沟通“机智”。

2.变空洞说教为体验教育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教育对象在亲身经历中实现情感体验,获得真切感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我们常教育孩子要学会生存,但是如果这种教育只是流于一种说教,那又能达到什么教育效果呢?有位家长对孩子这方面的教育是这样做的:有一天,他带着孩子去商店买东西,不料买了一个假冒伪劣商品,面对商家不予退货,他免去了无谓的争执,而领着孩子去消费者协会交涉此事,让孩子参与整个过程,使之得到圆满解决。通过这种“体验教育”,让学生懂得得到的绝不仅仅是金钱,而是孩子从中受到了更多的生活启迪。

3.变讽刺挖苦为情感激励

对一些调皮、成绩欠佳、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教师往往有一种“真不知如何奖励他”的烦恼,其实任何一个学生都有他的优点,只是教师注意他的缺点,而把他的优点忽视了。以前我班上有一位学生常把课桌弄得乱七八糟,可是却对美术很感兴趣,我一改过去常用的批评方式,而是在夸奖他的美术成绩外,又鼓励他:何不设计一个漂亮的“白宝箱”,既能放好多东西,又可美化书桌。谁知就这么一鼓励,他真的改变了乱放东西的习惯,之后,我又常常鼓励他,他本来不理想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4.变“刚性教育”为“柔性教育”

我们有些教育工作者不考虑教育对象的个性,思想心理动态变化发展的需求,文化素质及道德水准的差异,从而采用一种千篇一律的程序化、公式化的教育方式。例如,校园的草坪、花圃一般竖着牌子写的都是“严禁践踏”、“严禁攀摘”、“爱护草坪、人人有责”之类的语气强硬的话,当然这样的“刚性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讲也能到一定的教育效果,但这种教育往往只是“他律”,难以达到“自律”。如果换一种“柔性教育”的方式,把牌子上的内容改为“芳草萋萋,何忍践踏”,“小草正在睡觉,请勿打扰”,“共织一片绿阴,长留一份深情”教育效果就会不一样,就能达到“内化”之目的,也会转化为一种“自我教育”。“有自我教育能力的人善于扶植心灵真善美的思想,勤于清除假恶丑的东西,对外界的东西也有分析筛选能力”,也就是说“人具有了自我教育能力,就有了自我调整的能力,使思想荧光屏的图像趋于清晰、真切”。

5.变厉声训斥为耐心等待

对教育对象错误、过失的产生,要给以充分的理解,使其在宽厚态度、宽松环境中得以自省。如果说“出奇制胜”的兵法运用在教育领域是教育方法的极致,那么教育者的宽容使教育对象无地自容,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诗篇。这里举一个列宁家庭教育中的“花瓶事件”的例子:列宁的母亲已经猜到阿尼亚姑妈家的花瓶是8岁的列宁打碎的,但儿子不承认,当姑妈问大家时,他也跟着说“不是我”。问题就复杂了,现在他要面临着承认两件事:既要承认打碎了花瓶,又要承认说了谎话。母亲没有采用直接揭穿办法,取而代之的是沉默和等待,是慈祥的目光和温柔的体贴。母亲足足等了3个月,凭着敏感她知道良心正在折磨着孩子。一天临睡前她坐在孩子床沿,抚摩着他的头,他一下子哭了起来,说:“我骗了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花瓶,其实是我打的。”母亲慈祥地安慰了孩子,要他自己给姑妈写信,姑妈会原谅他的。在这场道德斗争中,诚实、勇气和良心取得了胜利。

综上所述,“无为”教育要实施的是“不教而教”,它时常表现为无言与无形,它是教育的较高层次。这更需要教育者要从创设情境到引导经历,从教化进入悟化,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新的感悟、新的体验,获得精神的升华、灵魂的净化。■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开发区八里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