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如何让学生要学、乐学、会学
杂志文章正文
如何让学生要学、乐学、会学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7        返回列表

周晓竹

教师在备课时一般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即教学需要达成的目标要求、教学的基本内容、学生的个体素质、器材、教学手段、学生的运动负荷等,此外,还有三个方面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要加以足够的重视,即如何让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一、学生要学

1.问题成因

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设计教案,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学习得好不好,决定权在学生,取决于他们对所学的知识、所开展的活动有没有兴趣,只要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产生要学的动力。

2.问题本质

生命在于运动。教师进行运动技能和技巧的传授时,通过一定量的运动练习,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体魄的目的。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运动对于自身的意义时,就会内化为学习需求,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激情投身于学习之中。

3.解决策略

(1)知识引领。教师首先要分析教学内容,努力探寻、挖掘该教学内容与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结合自己的理解,选择、改编、归纳成适合学生学习的知识点,并通过一定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起学习内容和个体需要之间的联系。

(2)切身体验。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亲自操作练习,体验体育运动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影响,从而进一步巩固并完善体育与自身密切联系。

(3)评价反馈。进行体育运动后的效果怎么样,学生迫切需要得到认可和提醒,这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如跑操教学,特别是在期末考试临近之时,组织学生进行跑操,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在跑操活动结束之后,可以让学生谈谈跑操之后的感觉,并和跑操前的感觉进行比较,使学生感受到跑操活动可以缓解疲劳、减轻压力,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学生乐学

1.问题成因

每一项运动技能的掌握不仅仅只需要兴趣爱好做支撑,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意志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教师要精心考虑活动的组织形式,通过教师的科学引导和鼓励,让学生始终以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情绪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运动带来的无穷乐趣。

2.问题本质

运动技能必须通过身体和认知共同配合才能掌握,而这两者配合的好差又受学生情绪的影响。只要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进来,就会觉得虽苦犹乐。

3.解决策略

(1)情境创设。宽松、和谐、有趣的情境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情,同时也可以从中体验运动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如队列训练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集合的训练,音乐播放时学生可以自由活动,当音乐停止时,学生就要快速地集合,做到静、快、齐。学生玩得高兴,教学目标也顺利达成。

(2)语言鼓励。当学生感到疲劳或者遇到困难时,教师适当的语言鼓励,可以形成积极的情绪体验,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教师可以用这样的话,如“加油,你一定能克服的”、“你是小小男子汉,这点困难肯定难不倒你”等帮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3)效果评价。效果评价既是对一个阶段练习的小结,也是对学生练习情况的肯定,如教学掷垒球,教师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进行教学,一是徒手练习,二是分组投掷,三是比赛。每个阶段练习结束,教师都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表演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体验成功,获得快乐。

三、学生会学

1.问题成因

教学主要以班级形式进行,每个班级大约有四、五十名各具个性的学生,他们的基础不同,学习能力、运动能力也不一样。如何使体育教学的效果更好,唯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

2.问题本质

学生在进行运动技能的学习时,需要对动作进行分解,这些动作有先后顺序之分,又连成一体,不可打乱。怎么分解,怎么排序,这就是学习的策略,也可以说是学习的方法。

3.解决策略

(1)原理传授。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相关的认知原理,如怎样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怎样提高自己的观察力,怎样把握动作要领等。

(2)策略选择。教师在做示范动作给学生观察时,一般可以采用三种形式:一是面对学生做镜面示范,二是背对学生做顺向示范,三是站在学生中间做围观示范。这三种形式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老师就可以教给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观察位置,以获得更好的观察体验,这就是认知策略的选择。

(3)媒体辅助。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有时传统的教学方法还不能胜任,这时就需要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学,如利用视频播放跳远的慢动作,使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运动轨迹。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城东镇西场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