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别错过了那些最美的“风景”
杂志文章正文
别错过了那些最美的“风景”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2        返回列表

迟玉萍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也就是说,在生活中处处都隐含着教育的契机。适时抓住教育契机,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和心理上的共鸣,会将常见的教育问题“化繁为简”,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下面我就几个案例谈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所抓住的几次教育契机。

案例一:

钊是一个普通学生,说他普通是因为刚开学同学们都用不同的方式在表现着自我,以期给自己“树立一个光辉形象”,而钊却一如往常,绝不“造势”,每每找他谈话,鼓励他上进,他都无动于衷……为此,我倍感焦急,不断地找寻机会。大课间学校开始跑操了,跑了几天后,各种“偷工减料”的问题开始凸显,而钊却每次“狂奔”在班级的前几名,看到钊在旁边大口地喘着气,我看到了希望……周一班会上,我细数大家跑操中各种“状况”后,对钊大加表扬,全班同学都愣住了,钊的脸红了……当一个人自身想改变的时候,这种变化的力量是惊人的,钊学习比以前积极了……钊的改变让我明白教育的真谛重在教而贵在发现,这种发现很多时候就是学生成长的新起点。

案例二:

新学期开学后的一天,上课时学生们都在大声地朗读、背诵,有的直视前方,有的眼睛紧盯课本,有的低头沉思,无意中我发现玥不同于其他学生,她一边背诵,一遍握着笔不断地在本子上不停地画着,我好奇,走近一看,原来,本子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背诵内容,“玥,这是?”“老师,我发现一边背一边写记得牢”,我和任课老师们经过“验证”发现玥的确记得更牢固一些。在得到这一“重大发现”之后,我便在班里开了一个“不动笔墨不读书”——“玥式学习法”推广班会。在班会上我将玥的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结合古人的“不动笔墨不读书”进行了分析,并将老师们对玥的学习效果的评价进行了说明。同学们都对玥刮目相看,玥瞬间变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于是趁热打铁把这种边学边写的“专利”授予玥,更美其名曰“玥式学习法”玥非常高兴,并建议说,大家可以专门拿出一本本子放在眼前,随时读写随时用,随写随画,“随心所欲”不用限制格式、书写,只起到巩固所学的作用。这一建议的提出,立刻受到全班同学的一致赞同,并给这本“与众不同”的本子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万能本”。随着“万能本”在班中的普及推广,学生由单一的读和背变成了读写结合,上课随记,随练,随画。学习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案例三:

一天,学生梦的校服后背上出现了一个模样清纯的“小姑娘”,那垂下来的头发,那清澈的眸子一笔一画俨然真实的人物,第一次看到在校服上作画引起了我不小的触动,“梦,这是谁的杰作?”“这,这……”梦迟疑着,“没事,这幅画画得太好了,我想见见这位高人。”我半开玩笑地说,“这,这是宇给我画的”。宇是一个老师们眼中学习成绩一般,在学生们眼中也是“名不见经传”的女孩。刚开学不久,我在了解学生情况时宇的那番话仍让我记忆犹新,“老师,我在初一初二学习成绩就一般,爸妈也对我考高中不抱希望,不是我不努力,我努力了也就这个样子。”这幅“大作”居然出自她手,这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同时,我似乎看到了新的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经常和宇聊天,并向她暗示,只要他能够努力,画画不仅不是“不务正业”她甚至可以凭借自己的这“一技之长”迈进高中大门,“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可以在衣服上做出如此美丽的画的姑娘,一定可以通过努力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宇把我写在她作业本上的一段话当成了自己的座右铭,并在自己的作文中写到:“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我们去努力,去全身心的投入,目标肯定是能实现的。”时间在一天天中过去,宇真的变了,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努力,最终果不负众望,宇凭借美术特长走进了高中的大门。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有激情,一切才有可能。如何抓住契机激发学生的热情和上进心,如何用我们的真诚去点燃学生心中的那把火?答案就在日常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眼中有学生,心中有爱,就一定能发现。

无论用什么方法,老师的目的只有一个:教育好学生,使他们有健康的思想、有远大的理想、有正确的人生观、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教育的途径也只有一条:爱。惟有平时对学生爱的累积、爱的责任、爱的奉献,才能小处见精神,细微处见教育。教育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市城阳区第十五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