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教师发展需要自我调度
杂志文章正文
教师发展需要自我调度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3        返回列表

陈碧瑜+黄文龙

自我调度就是要展示自己的责任感,自主行使自己的职权,自行保障自己的权益。自我调度有利于自身知识、能力和智慧的增进,而且有利于自身人格的完善,有利于提升自身生命的价值。

一、目标调度

目标是做事的起点,也是做事的终点。一个教师,不仅要能为自己当前定位,而且要能够为自己设定将来的目标,并且愿意为实现目标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从时间跨度来看,教师的目标调度可以分为中长期和短期两类。

1.中长期目标。教师个体即便无力“定位宇宙”,起码也得“安排人生”,由此自然要考虑自己生命过程的终极目标,以及职业生涯的总体目标。教师的社会分工决定了教师个体不可能只是个别性地完美地“独善其身”,他还必须从群体性出发去“兼善天下”。传统教育给教师也给国人以深刻的影响,教育自古及今都把“成人”这个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放在首位。《论语·宪问》里孔子已经涉及到人的知性潜能、德性力量的开发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说明“成人”就是全面发展的人,荀子则在《劝学》里进一步把“成人”看作是“积善成德”的过程,是可以通过学习、思索、力行和修养来实现的。而今教师要使学生“成人”,首先自己就得是“成人”,要发展学生,首先就得自己发展,因而在制订中长期目标时,教师还必须多从群体性和人文性的角度去思考。

2.短期目标。教育界通常把“三年”作为一个教师的教学周期,我们大体可以把教师生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三年”是新手期;第二、三个“三年”是满师期;第四、五、六个“三年”是成熟期;第七个“三年”(从教19年)后为探索期。进入各个阶段的时间因人而异,教师的禀赋和奋斗是其缩短时间的利器。不管教师从哪一个阶段开始人生规划,短期目标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关乎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超越和自我实现,当前的短期目标的不能实现,中长期目标就必然崩盘;不管教师从哪一个阶段开始人生规划,所有的短期目标都必须是长期目标属下的不游离其外的组成部分,长期目标是统帅,是相对稳定的,而短期目标在制订者的个人因素和外部因素形成较大落差时,就必须进行力度较大的修正。

二、时间调度

信息时代改变了人的生活节奏,不仅改变人们处理日常生活的时间的方式,而且促进时间层次的新发展,使人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计量时间,更加科学地获得、保持并利用时间。在目标确定之后,就必须决定事情的先后顺序,决定事情完成的截止时间,因而就得特别在意计量时间和利用时间。

1.计量时间。计量时间反映了教师的时间管理能力。教师身处的学校一般而言是其所在地的文化中心和文明中心,因为教育的特性,它相对封闭和独立,学校的围墙基本上阻断了社会的喧嚣和浮躁,围墙里有自己的独立运行体系,按照自己设定的时间进程有序运作。因此在这种外力干预极小的状况下,教师是最便于从容安排自己并准确估算时间的。教师的最主要工作是学、教、研,教是工作的核心,学是教的基础,研是发展的途径,学、教、研既有相对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这些工作因为时段的不同而有轻重而有缓急,但多数还是可控的,可以预先计量时间的。即便是出于教学需要的沟通交流,包括与同事以及与学生的交流,也都可以在事先预留时间。准确计量时间,就能使教师做事更加从容不迫,从而获取更大的回旋空间,保证工作实效的最大化。

2.利用时间。准确地计量时间仅仅是保证工作进展有条有理,而大量的工作成效和意外收获往往来自于利用时间。教师自有其必需的家庭生活、休息消闲和交际娱乐时间,除非自己万分乐意,一般是不提倡“利用”这部分时间的,教师可以“利用”的时间主要是课余被剪碎了的各个片段。时间,从来就不存在够与不够的问题,存在的只是我们不知道怎样有效地利用的问题,教师能够做的常常就是把那些被剪碎了的时间片段串联起来,告诉自己,现在正是最好的时机,任何明天的需要、后天的盼望、将来的理想都必须踏踏实实地经过今天工作的这一关。利用时间,就得为事情的重要性编排顺序,所有人都在为自己的价值观生活和工作,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来推定事情的重要程度和成功感受的,教师也必须根据职业角色、学校文化和自身价值观来决定工作的顺序。

三、心态调度

从社会性讲,人的心理会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从自觉能动性讲,人的心理不仅具有计划性、目的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而且还有非常独特的自我意识,所以人不仅能够认识外界,还能够观照内心,并对各种复杂关系进行调节。心态决定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所以必须使教师始终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而当前教师最需要的莫过于勇气与自信。

1.勇气。外部因素是造成教师勇气越来越稀缺的主要成因。从国际上看,当西方发达国家取得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话语权后,很多民族就逐步丧失夺回主导权的勇气;当我们看到自己国家的大量专家学者变成西方教育家的掮客后,我们深感我国教育界重新振作勇气的沉重。从国内看,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与低评价、教师工资待遇的长期低迷等等,都对提振教师勇气形成重挫。我们毫不隐讳负面影响,我们也绝不忽略利好因素。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国家教育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的研拟,特别是中国教师始终不变的振兴教育的情怀,都能给教师以勇气。最值得珍视的,还是教师内在的勇气。古人说,“凡有血气,皆有争心”,主管部门应当千方百计从各种层级各个环节激励教师的勇气。不论是理想、希望,不论是目标、规划,不论是使命、责任,也不论是调整、控制,甚至于承担责任或者改变思路,更不论是与他人竞争,乃至于与自己竞争,特别是“临门一脚”,都可以擦出勇气的火花。

2.自信。自信与勇气是相辅相成的,自信是勇气的基石,勇气是自信前驱。没有勇气,自信只是想入非非的自我陶醉;没有自信,勇气只能是一触即溃的银样镴枪头。教育的旨归在于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受教育的学生的发展,而且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发展,学生需要有所学、有所教、有所成,教师同样需要有所学、有所教、有所成,社会需要高质量的教育,教师需要公允的待遇和评价,自信是与正常诉求的满足成正比的。生活处处有压力,有压力本不是坏事,但是压力如果始终强大到不可应对,就会压垮人的自信心;绝大多数人都尝试过向自己设定的参照物挑战,如果挑战始终看不到成功的希望,那么勇气就会再衰三竭的。显然,自信必须立足于自知之明和自我理解,自知之明就是对自己有个明确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自我理解就是要充分认识自己在复杂环境中的优势所在。只要教师冷静客观地分析比对,宽容自己,悦纳自己,唤回自信就不消花费过多的力气。

自我调度归根结底就是自我领导和自我管理,“自我”是意识,“调度”是行动,也就是积极主动地调集各种资源来有序地服务于自己设定的目标。教师能够自我调度,就能持久地把自己最亮丽的一面展示出来,就能够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轻松愉快地接受分量沉甸的“教师”这个称谓。

(作者单位:福建南安市溪美中心小学

福建南安市福玲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