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杂志文章正文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8        返回列表

章强 庞惠华

许多班主任老师都有相同的感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沟通。特别是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往往暴露出不少心理问题,甚至会走向极端。笔者在近一年半的时间里接触了一个经历心理成长烦恼的学生,记录了一些关于他的小故事。

高二新学期开始,由于文理分科我们物生班分进来三个从强化班退出的学生,男生某某就是其中的一位。上一轮我也接手过从强化班退出的学生,他们经过高一一年强化班在学习上的残酷竞争,这些孩子在心理上很可能极度自负也可能非常自卑,所以我会更多地关注他们。开学第一个月他在学习上一直不算认真,上课时不愿意记笔记,课后对作业书写马虎,错误也不愿意订正,在这种情况下我决定和他谈谈。某天的活动课我把他找来,对他说:老师发现并且其他老师也反映你的学习细节做得不好,对待课堂知识和课后作业不够重视。他立刻表现出很不在乎,他说:我们强化班以前讲的比现在难多了,现在课上老师讲的内容不多也不难,我都用脑袋记住了,不需要记笔记;课后作业我看看就知道怎么做了,不需要订正。一句话就让我们的谈话终止了,我心里真希望他阶段测试考得差点挫挫他的傲气。阶段测试的结果如我所希望,他在班级倒数五名之内。成绩揭晓以后我一直默默观察他的表现,他情绪很低落,挫败感很强烈。

他给我的感觉明显是一个心理自负的学生,认为自己聪明,学习能力强,不需要付出和别人一样的汗水就可以收获成功。但是现实是残酷的。

在与学生的沟通中,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形成原因,这样才能使沟通达到预期的效果。自负的学生往往是老师、家长心目中的好学生,这些学生聪明,社会活动能力比较强。这些优势在一定的条件下,会滋长学生的自负心理。自负的成因基本是三类:其一,父母、老师过多的赞扬和关注,容易使学生产生自我为中心,缺乏对自己客观的自我评价;其二,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别人的尊重,自负的学生常常目中无人,唯有自己,夜郎自大;其三,自负的学生不仅在自我评价上存在偏差,而且思维方式容易片面。他几乎符合以上所有的特点,自诩聪明,同学们都不愿意与他相处。针对他情况,结合了学校专业心理辅导员的建议,我决定从以下三个方面帮助他:第一,帮助他建立客观的自我评价,明智的方法是既要充分肯定他的优点,也不回避他的缺点。第二,教会他眼中要有他人,学会欣赏别人;第三,帮助他学会承受挫折。自负的学生如果矫枉过正,可能会把他们的自信心也打掉,走向另一个极端,一旦遇到挫折和失败,情绪更容易会一落千丈。

我把他的所有学科的试卷请任课老师进行标注错误原因,并找了一个他平时看不上但成绩中等同学的试卷。做好准备,我决定在晚自修时间和他单独谈谈。首先给他展示他的成绩单,看到成绩他很惊讶自己会考得如此差;其次我给他展示他的试卷上老师的标注和错误分析,事实告诉他高一一年既没有学好知识也没有养成学习和解题的好习惯;最后我给他看了那个同学试卷,并且告诉他相同考试时间内别人做的比他好,说明平时别人学的比他扎实认真。你也有优点,他也有优点,关键是你如何取他人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通过这次交流他低下了自己高傲的头,透过他的眼神我看到他还有点不服,但我发现决定努力学习。

针对他的情况,我觉得需要更多的资源来帮助他,首先我和他的父母进行了沟通,让他们了解他的当前状况,并请他们给予他足够的鼓励和帮助,请他们给他写了一封关于激励和信任的信;其次我请任课老师帮忙,对于他的作业能尽量面批,并多鼓励和表扬,这样能让成绩能提高得快些,毕竟成功是对自信最好的肯定;其次我多和他交流,让他知道高中知识量多难度大,你高一一年时间没有积累,怎么可能会因为你一个学期的努力成绩就立刻火箭般上升,成绩的提高需要长时间的知识积累和足够的韧性。

班主任老师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其中“解惑”不仅是知识之惑、生活之惑,更重要的是心理之惑、成长之惑。教师和家长一样是学生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教师要多关心、多支持、多鼓励处于心理困境的学生,对待他们尤其要有耐心的期待。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

(作者单位:江苏南菁高级中学

江苏江阴高级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