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我的“故事”
杂志文章正文
我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3        返回列表

陈林

每学期班主任身边都发生着各类事,而这一个又一个的事构成了班主任的生活。当这些事成为了故事,留给我的是很深的启迪和思考。

一、我和我的“小班主任”

2013年9月我担任高二(3)班班主任时碰到了成绩优良、个性鲜明、性格独立的学生朱小蒙。他经常在班级使用手机,晚间在宿舍直接“无视”老师存在,接打手机与校外人员称兄道弟,这种“肆无忌惮”的行为,以及对我这个班主任的“无视”,学生都看在眼中,悄悄地观察着我。

我知道这个问题处理不好,我将没有办法带好这个班级,我深入了解了他以前的情况,为了手机问题与前任班主任是矛盾重重,而与他“交锋”的结果是:他不可能不用手机,哪怕是学校开除他。

我一定要合理妥善处理好这个问题,既保护好他的学习积极性,还要消除他对班级带来的“负面”影响。我想到他非常自负,于是我向他表达了将班级交给他管理的想法,他觉得不可思议,但又“狂妄自大”地接受了。我在班宣布朱小蒙同学是班级的“小班主任”,而且为了方便我与他联系,他可以使用手机,我辅助他管理班级,不可随意干涉。

在担任“小班主任”期间,他将他的“权力”发挥到了极致,他要求全班同学晨读前、午饭后绕教学楼闲逛一圈,每周将我的一节数学课变成体育课,每两周举行一次歌唱比赛,同学们跟在后面是玩得“不亦乐乎”,我是“目瞪口呆”。他又组建了四人学习小组,提出了“理科作业日日清,文科背诵周周过。”学生们在班级内学得“天昏地暗”。

学生之间的约定我不了解,他与同学之间的管理细节不足为我所知了。我也从不过问他的手机问题。我只知道他看见我时总悄悄将手机收起来,到宿舍时也看不到他使用手机。而我这个班主任彻底成为了一个“闲职”。

学生管理学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我也曾经“恋爱”过

2014年寒假后,我班男生袁浩和女生李雨谈起了恋爱,成绩明显下降。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可又束手无策。

一场偶遇,酝酿了一次春游班会,同学们跟我兴高采烈地来到了溱湖风景区,来到了茶吧前,一会儿,一名同学发现了我的沉默,又有人发现了她的红脸,于是起哄开始了。老师:“你们是什么关系?”“你们曾是高中恋人?”

陈飞问:“老师,那时,你是不是很疯狂,没心思学习啊?”,“是的,那时候课堂上心定不下来,课间总跑到她身边。”

“姐姐,你是不是一开始就同意了?”

“当时觉得特有面子,心里挺乐的,可后来成绩变化大。”

“那你们分了吗?”“没有。”

“为什么”“不知道,可能是为了面子”。

“陈老师,后来你们怎么没在一起啊!”

“进入大学之后,离得远了,而且我的审美观发生了变化,渐渐淡了。”

“老师问你们,你们中谁谈恋爱了?”

“李雨,姬小凯,朱妍……”学生在互相“攻击”中散开了。

春游回来,两人的状态渐渐好了,成绩回升了。学生生活在社会中,借助于社会的教育力量,比老师空洞的教育更能令学生接受。

肖川在《信息、知识、经验和智慧》中写道:“智慧是个体面对现实情景解决问题,以求得更好的生存、发展和享受机智和策略。”我将“智慧”的处理好发生在我身边的每一件事,使它成为一个个不留下遗憾的故事。

三、我的“抄袭”班会

2014春学期,多名家长先后诉苦:子女对他们厌烦、顶撞、甚至谩骂,为了尽快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我决定从网上照搬别人的班会。

于是,我召开班会“给父母洗一次脚”,我将主办的流程和要求张贴到了班级,让学生积极准备。

班会开始了,在轻音乐中,开始播放视频,有人笑了,他们谈论着别人,渐渐议论的声音小了,一声“哇”的哭声打破了教室内的宁静,“老师,对不起,我以后再也不会让我的父母为难了。”杨雨佳的倾诉,调动了学生的心弦。“我觉得我以前特别不理解父母。”,“我不应该跟我的父母顶撞。”学生的心灵境界得到了升华,最后我让学生说出了对父母的看法、想法。

这一节“抄袭”的班会,带来的效果让我非常吃惊,我不是伟人,也不是专家学者,所以我经常直接使用别人的成果,其实有些事,我们只要照做了,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姜堰市罗塘高级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