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诚信教育于点滴中渗透
杂志文章正文
诚信教育于点滴中渗透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9        返回列表

曹杨春

人无信而不立,当今社会诚信的缺失已经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较为冷漠。学校教育目标是教书育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把育人放在首位。诚信教育的落实,有多种渠道,要挖掘教材中的诚信资源;教师要注意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予以感染;善于捕捉生活中诚信的事例,用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只要教师时刻注意诚信教育,学生就可以不断提升诚信待人的品质。

一、挖掘教材中的诚信资源

教材中有很多有关诚信的内容,教师不妨从教材资源入手,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渗透诚信思想。教育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需要震撼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不断挖掘教材中的内容,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如《诚实与信任》一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托教材文本去感悟“诚信”的意义。教师不能一味给学生讲道理,要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自己去感悟、体会。

学生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我”与“小红车主人”之间的电话交流,双方表达的都是一种真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小红车的主人为什么不让“我”赔钱,反而打电话向我表示感谢呢?根据情节往前推原因。因为“我”在四周无人的情况下,主动给小红车的主人留下一张字条,表示出我的诚实,使“小红车主人”深受感动。由此让学生感悟,人与人之间诚实和信任是无价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通过让学生阅读感悟,体会诚信的意义,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从“我”和“车主”的身上学到了什么。这样,诚信的种子在学生的心底生根发芽,必然可以开出灿烂的诚信之花。

教材中渗透诚信的文章很多,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挖掘,如《谈礼貌》中讲的三个小故事,也可以作为品德教育的材料。《九色鹿》一文深刻鞭挞了“调达”的见利忘义、背信弃义的丑恶嘴脸。学生如果能够从心底产生对“调达”的厌恶,也就实现了对诚信的维护。教师不要忽视教材内容对学生诚信品质的教育,要随时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这才是文以载道的深刻体现。

二、利用教师日常行为感染

教师要教育学生诚实守信,自己在言行举止中必需先做到这一点。小学生善于模仿教师的日常行为,教师要以诚信为准则,才能赢得学生的心服口服。看似很简单的小事,对学生的影响则会非常大,如“迟到”。“迟到”在学生中是比较常见的事情,教师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惩罚”措施。如果是无理由迟到的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背诵一首古诗,其长度和难度要由其他学生来定。当然,这一规定同样适用于教师。

一次,因为有事耽误,上课铃打响后两分钟我才赶到教室,并且很诚恳地接受迟到的“惩罚”。学生带着一副原谅我的神态,但我仍然坚持让学生选择一首长一点的古诗“惩罚”我。有的学生选七绝,有的学生选七律,最后我选了《春江花月夜》,并且保证用课间10分钟的时间背熟、备查。为了在学生面前好好表现,我努力在10分钟内背熟了这首较长的古诗,赢得了学生的掌声。在以后的教学中,学生迟到的现象大大减少,即使有也心甘情愿背诵古诗接受“惩罚”。我觉得教师有错与学生同“罪”是最好的诚信表现,并且能说到做到,更给学生树立了诚信形象。

三、生活中的诚信事例影响

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取材,诚信教育也是如此。我们可以联系生活中的事例,用身边人或者网络中的事教育学生讲诚信。如在学《诚实与信任》的时候,可以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多媒体展示一组漫画:两车剐蹭后,互相推卸责任,哪怕影响交通也争吵不休。有时候并非不可解决,只是因为“恶语”伤人,才导致各不相让。还有的肇事者,造成事故后,只要没人看见就溜之大吉。这一组画面都是不讲诚信的表现,其结果也是很恶劣的,与课文《诚实与信任》中“我”的表现截然相反,更加突出了“我”讲诚信的高尚品质。诚信还可以传染,“我”的真诚传染给“小红车主人”,从而突出文章的主题:诚信比金钱更重要。

讲诚信的事例古来有之,流传比较广泛的如“曾子杀猪”,充分体现了言必行的诚信品质。与之相对的则是“烽火戏诸侯”,不讲诚信最终将失掉国家。在学习《九色鹿》的时候,可以补充类似出尔反尔的事情。我们身边也不乏其事,如学校门口的快餐店经常接到订餐电话,结果套餐“打好包”却无人来拿,打过去电话说是临时改主意吃别的了。类似的事情,都可以拿过来让学生分析辩论,以解读诚信的重要性。

现在的学生有很多不好的习惯,比较常见的是抄作业、考试作弊、编说谎话等,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给予纠正。在平时的教学中,更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诚信”资源,达到口心相传。教师也要做到身正为范,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轻易给学生承诺,一旦允诺必定兑现。教师还要充分利用身边“诚信人物”的诚信事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努力打造学生有担当讲诚信的品格。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岔河镇岔南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