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冷眼看“热激励”
杂志文章正文
冷眼看“热激励”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23        返回列表

蔡志军

鼓励性的话语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表扬语变多了,学生的积极性高了很多,但静下心来思考一番,热闹就代表着高效率吗?总在表扬声中度过,就如同吃糖,天天吃还能吃出甜味?在这股激励的浪潮中经常存在着不和谐的声音,值得我们深思。

现象一:无视内容,一概鼓励

教师提问后,一名学生说:“我会。”教师说:“你真棒(说着竖起了大拇指),没学就会了。”另一名学生也回答了出来,教师接着说:“你也很棒。”这时,下面举起了很多的小手,嘴里还喊着“我也会,我也会”。对于学生偏离轨道的回答,教师也一味地激励,再加上一年级的学生主观上辨别的能力较弱,当听到教师的表扬,他们就会思维定势地朝着那个方向去走,从而导致整个课堂都乱了。

【思考】是非分明,恰当评价

当前的教育非常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总是百般呵护幼小的心灵,深怕受到一点伤害,不过学校教育还是不能一味地包容,科学合理的评价才能培养孩子完整的人格。因此在评价的时候要注意:是非分明。对于正确的回答,予以表扬,而对于错误的答案,理应指出。学生都有一定的自尊心,特别是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不能简单地指责,要尽可能照顾学生的心理,可以先正面鼓励然后再委婉地指出不足,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了保护,也能保证其不偏离正常的轨道。评价既让学生得到教师的赞美和鼓励,积极性不减,也明白自己回答中的不足,顺着教师指明的方向继续思考。

现象二:过于平凡,泛滥不精

教师问:一年有几个月?学生回答:12个月。教师听了,很高兴地说:“你知道得真多,大家表扬他。”教室里立即响起整齐的掌声,教师又问:“每个月有多少天呢?”另一个学生回答:“有的是31天,有的是30天……”在教师的一声号令之下,教室里又想起了阵阵掌声……这样的表扬会让人窒息。学生都在忙着鼓掌,还能思考问题吗?更何况不论什么回答都能得到表扬,根本不需要付出努力,学生的斗志会逐渐丧失。

【思考】富有选择,恰到好处

我们都知道“物极必反”,铺天盖地的表扬就相当于没有表扬,没有任何的激励价值,我们在面对学生的回答时要有选择性地加以表扬,这样才能让表扬恰到好处并发挥作用。例如,学生的回答精彩,打破常规,出乎意料,特别有见解,要得到全班同学的表扬;对于内向的学生好不容易鼓足勇气回答问题,需要得到教师特别的呵护;班级整体学习积极性不足,精神状态不佳,教师可以加以鼓励、调动。当然不管怎么选择,教师都需要注意语言的变化,不能“你真棒”的表扬之声从头说到尾,要有针对性地细化丰富表扬的话语。

现象三:物质奖励,误导学生

当前,学校中不仅有口头上的表扬,更外化为物质,一张“笑脸”、一颗“星星”等。表面上看,学生活了,动了,学习积极性高了,不过看多了之后发现这样的奖励会带来一些问题:首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目的。学生没有了内在的学习欲望,都变成为了得到奖品,难以想象,哪一天没有了奖品或者没有了新鲜的奖品,学生还愿意学吗?其次,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了,奖品的诱惑远远超过知识,得到奖品的只顾着得意,没有得到的满心沮丧。

【思考】双管齐下,逐步内化

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机的形成有两种:一是外部条件,二是内在需要。对于学习需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需要两方面结合,不断把学习动机由外在条件转变为内在需要。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自我管控能力很欠缺,可以适当运用外在诱因来激发积极性,不过外在的条件也不一定就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可以虚化,比如教师爱的拥抱、竖起的大拇指等。对于中高年级则更多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依靠教师的语言魅力,知识的生活化情境,可以走进生活,感知到知识的实用价值。

现象四:整齐划一,淡而无味

曾经听一位教师说过:“怎么我的表扬一点都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走进他的课堂,一节课听下来,我明白了,这位教师说来说去就是“你真棒”“大家表扬他”,难怪学生听着没劲,这样的表扬确实淡而无味,学生没有任何的惊喜和期待。看来对于激励,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思考】多样评价,多份期待

不管什么一成不变总会让人厌烦,如何更加全面地发挥激励的积极性作用?可以这样试试:一是形式多样。除了传统的表扬语和小礼物,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崇拜教师的心理,从教师自身挖掘表扬的形式,如微笑、抚摸、鞠躬、握手等,这样的形式虽然简单,但却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而且还不会浪费时间转移注意力。二是内容多样。评价不仅仅指激励性的肯定,其实也包括指出错误的否定评价。课堂上要两者结合,当然否定的时候要委婉,不能打击学生。三是人员多样。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不再单一地崇拜教师,他们也在乎其他同学。于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来一次同学互相评价:“同学们,你认为今天这节课谁能得到最佳表现奖?”广泛参与能使评价更加公平合理,还教会学生留心身边的人,学会自我反思。

因此,激励就好比“食品添加剂”,用好了可以烹饪出美味佳肴,用得不好会伤身。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河口镇景安小学)endprint